趣文网 > 读书笔记 > 大学读书笔记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1500字

2019-12-11 14:33:22
相关推荐

知道杨澜是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她的主持,她高雅的气质,俊美的外形吸引了我,现在很多电视节目的女主持人都很漂亮,但是我觉得总没有杨澜的那样睿智,后来我就在网上把她主持的《杨澜访谈录》几乎全部看了一遍,让我更加欣赏和喜欢上了她,因为她是一位博学多才,满腹内涵的女子。所以当我看到商店书架上赫然摆着杨澜的《一问一世界》这本书,一眼就被书封面上身着白色礼服的杨澜吸引住了,她手拿话筒,低头沉思,那静静的眼神,再加上飘逸的衣襟,感觉很美,一种很有内涵的美。拿起书,看看封底,杨澜穿着一袭黑色长裙,身段高挑,眼睑低垂,旁边有几行小字:“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再渺小的个体也能折射出宇宙的大义。作为一个以提问为生的人,我祈望以一个个问题打开一个个世界,它可能是地理的,可能是行业的,可能是心灵的……”看看照片,再看看这几行字,想去深入了解这个如此精致的女人她精彩的人生,暑假里首先选择了这本书。

1996年,走出青涩时代的杨澜完成了她的处女作《凭海临风》,15年后,作为入行20年的回顾,杨澜在新书《一问一世界》中,亲自讲述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从事电视行业的心路历程:与电视偶然结缘、离开央视、出国留学、创办阳光卫视的失败与艰辛、十年《杨澜访谈录》的台前幕后,节目团队的组建、人员分工配合和团队成员做节目所付出的辛酸和努力,担任申奥形象大使等,以及她眼中的传媒江湖。书中还透露了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过招,杨澜以及她的团队如何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对嘉宾巧妙提问,如何精益求精地创造这个有价值的节目。

作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提问校但是提问难免会问及令对方尴尬的问题,比如说,她采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导演和制片人都说,杨小姐你一定要问问他莱温斯基的事情。杨澜感到这让她有些为难,即使是一位离任的总统也应得到尊重,怎么去问人家这种难堪的问题?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杨澜做足了功课。

了解到克林顿离任以后建立了克林顿图书馆,并在图书馆里设立展厅,展示了莱温斯基事件始末。于是,杨澜就大胆地问克林顿:“通常总统们在自己的图书馆里都会布置那些让自己感到非常骄傲的历史,您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一个展示呢?”克林顿不愧是有涵养的政治家,他直面这个问题,谈及他意在告诉后人美国党派之争的恶性发展。杨澜又问道:“您在自传里说过,在莱温斯基事件初期您一直是过着双重生活,什么时候您才从这种痛苦中解脱的呢?”这时,克林顿毫不回避地说:“因为我从小生活在一个父母离异、充满暴力的家庭里,我觉得别人不会理解我,我只有自己来处理自己的痛苦和麻烦,所以我一开始拒绝任何人进入我的空间。但是我最终决定把真相告诉我的妻子,我突然觉得我的痛苦解脱了,可以面对任何人了。”

当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的时候,我仍然感到自己走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记者的世界、电视媒体人的世界。这本书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杨澜个人的成长历程;另外一条线索是电视传媒界的兴衰与发展历程。两条线索交织着,按照时间顺序正叙。作为一代中国最著名的记者型主持人,我看到杨澜的奋斗与坚持,也看到很多电视传媒人、世界知名主持人对这个领域发表的观点与思想。它不是一本深刻而严肃的教课书,相反里面更多的是活生生的人与一些看似琐碎实则折射出人性的细节,它由种种真实的故事串联而成,让一个行外人了解到了一个优秀电视传媒人的眼界及思想。读完之后给我印象最深刻启示和思考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印象很深的书中一句标题是:“世有疑惑,必须发问”

这是书的序言标题。杨澜讲述了她求学时的经历,在美国上大学,她有一种深刻的感受就是之前在国内教育体制下,让中国的学生们几乎不善于提问校而这也是让我感同身受的。我们在上课时,提问方似乎永远是老师而非学生,作为学生,我们只是接受知识,再把这些知识反馈给老师。思考-发问-思考,却是探索的过程。提问,代表着一种思考的积极性与讨论的参与度,它标志着从被动接受的过程向积极探索的过程的转变。

第二,如果想要进行跨文化对话,那么掌握一门母语以外的语言,是绝对必要的。

这个的重要性自不必言说,掌握一种语言,就为我们推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杨澜英文专业的背景也为她后来的发展与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掌握某一些学科的专业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杨澜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主动选修了社会学专业。杨澜的书中也说过,提问并非来自于无知,相反只有知道得越多,才能提出更多越有价值的问题。杨澜表明了她的看法,如今的新闻时代,早已超越了仅仅是问who,when,where,what,why就能写出一篇好报道。现在,一个优质的报道www.qwen.cn更多地与背景链接有关,即把一个孤立的事件放在一定时间和社会背景的坐标上,给受众一个理解和思考的框架。而这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能写出优质的文章,总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与广阔的思考,要么是政治与经济领域,要么是人文科学领域,要么是自然科学领域。

第四,无论是不是记者,最重要的都是好奇与坚持。

“真相从不简单纯粹”,CBS主播丹·拉瑟曾对杨澜如是说。2002年获得普利策奖的艾美·高斯坦说:“成为好记者的两个特征是好奇与坚持。”不仅仅是记者,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好奇心引领着人们一步步接近真相,好奇带来思考,思考引起发问,发问得到答案,然后再质疑,再发问校这个反复的过程就是探索与深入地了解,只有好奇心,那种迫切的想要了解、想要知道的热情能带领我们。坚持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相与探索真理的过程从不如人们所希翼的那般一帆风顺。

道理说出来的时候往往总是很简单,看似是常识一般,而我们却总善于遗忘。记者是以提问为生的人,但提问与思考,对于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对于大多数人的意义,更多的时候,我们不是向别人发问,而是向我们自己,我们的整个生活发问校不仅仅是“让我问问你”,也可以说“让我问问自己”。

从书中我发现光环的背后是近乎吹毛求疵般地追求卓越,是不断地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求最佳的动态平衡。在央视《正大综艺》工作三年后,在大家看来春风得意的时候,毅然决定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学习国际事务专业。这种勇气与魄力,非一般的女人能比。通过哥大学习,培养了她国际化的观察视野,更加专业的新闻素养,更加纯正地道的英语,建立了国际化的人脉关系,开始了她幸福的婚姻生活,在事业上给她诸多支持的老公——吴征。记得曾经看过一期采访吴征的电视节目,谈到他们夫妻二人创业初期,杨澜对于电视节目的那种纯粹,甚至有些单纯的执着,吴征都默默地支持着。当杨澜创建的阳光卫视最后出现财务危机的关键时刻,吴征为了给妻子一个电视梦,通过自己娴熟的资本运作方式,最终让杨澜的梦想没有破灭。读到这里,我从心底佩服这个外表看起来有点胖、有点憨的男人。正如书中所说,判断一份感情品质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情感中的两个人是否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杨澜游刃有余地平衡着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事业上,她是资深媒体人,家庭中,她是幸福的太太,两个可爱孩子的妈妈,她凭借着聪慧成为了精致的女人,演绎出了她精彩的人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爱国主题作文 新年作文600字 开学作文400字 迎新年作文 日记作文300字 春节的作文400 校园一角 作文 九年级英语作文 小学生作文300字 三年级优秀作文 时间作文 三年级300字作文 九年级作文 成功的作文 科技作文 50字作文 作文四百字 高一作文优秀范文800字 开学第一天作文500字 新年愿望作文300字 温暖的记忆作文600字 最美的时光作文600字 少年风采作文600字 我的愿望作文400字 中考满分作文500 新年习俗作文 藏历新年作文 去游乐园玩的作文 走亲访友作文 抽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