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招聘信息

一针见血

2019-12-13 08:30:01
相关推荐

【成语名字】一针见血

【汉语拼音】yī zhēn jiàn xiě

【成语解释】

一针刺入手指,鲜血即出。语本《晋书.卷六六.陶侃列传》。后用“一针见血”比喻言论简洁透澈,深中肯綮。

【成语典故】

《晋书.卷六六.陶侃列传》

又尝如厕,见一人朱衣介帻,敛板曰:“以君长者,故来相报。君后当为公,位至八州都督。”有善相者师圭谓侃曰:“君左手中指有竖理,当为公。若彻于上,贵不可言。”侃以针决之见血,洒壁而为“公”字。以纸裛手,“公”字愈明。及都督八州,据上流,握强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成语注解】

1、如厕:上厕所。如,往、至。

2、介帻:古代文人不分尊卑贵贱通用的长耳头巾。

3、敛板:古代官员双手端持手板,贴近胸前,表示恭敬。

4、竖理:垂直的指纹。竖,音。

5、裛:缠绕、包裹。

【成语出处】

1、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六.鲁索学案》:“案此论可谓一针见血,简而严,精而透矣!”

2、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一三.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是故讲学者,苟以真我之自由以外之物为目的,虽有善言,终不免于奴隶之学。此康氏一针见血之教也。”

3、清.梁启超《新民说.第一八节.论私德.私德之必要》:“(王)子曰:『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何等稳当。』此真一针见血之言哉!”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言论简洁透澈,深中肯綮。

使用类别 用在“议论精确”的表述上。

【一针见血造句】

1、这篇文章评论当今社会问题,真是一针见血。

2、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司的弊端,得到大家一致的赞许。

3、他脑筋清楚,逻辑观念又强,分析问题往往一针见血。

4、你用“中山狼”来比喻这种忘恩负义的人,真是一针见血。

5、他平时虽然少说话,但发言时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6、老师一针见血,几句话就把此次比赛失败的原因讲得明明白白。

7、在会议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反复无常的决策,将为公司带来严重的伤害。

8、这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解孩子的心理,是写作儿童文学的基本前提。”

辨识

【近义词】:一语中的,一语破的,一语道破

【反义词】:不着边际,游谈无根,隔靴搔痒

辨似:

形音辨误

同 “一针见血”及“一语道破”都有议论简洁透澈的意思。

异 “一针见血”指言论直接切中要害;“一语道破”指直接道出真相。

一针见血 一语道破 辨似造句

在会议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反复无常的决策,将为公司带来严重的伤害。

她隐藏很久的秘密,被人一语道破,只好逃之夭夭。

【参考词语】:一刀见血

【汉语拼音】: yī dāo jiàn xiě

【成语解释】:犹“一针见血”。见“一针见血”条。

1、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人所难言,累百言而不能了者,我须一刀见血,直刺题心,以数精湛语了之,则人难我易,倍觉生色。”

【一针见血的成语故事】

陶侃(公元259~334),字士行,浔阳人,东晋名臣。父亲早年亡故,自幼由母亲抚养成人,并以恩威并重的方法教导,对陶侃日后为官的清廉,有着很大的影响。【成语典故】此处是记录陶侃的一段故事:有一次陶侃上厕所时,看见一个身穿红衣、包着头巾的人,说他以后会做到八州都督的官位。另外一个看相的人,也说他左手中指有一条垂直的指纹,将来地位会非常尊贵、崇高,会得到“公”的爵位。陶侃就用针刺破手指,鲜血喷洒到墙壁上,居然形成了一个“公”字。再用纸包裹手指,而“公”字竟愈发明显。陶侃后来果真当了八州的都督。这是关于“一针见血”的一段故事。后来“一针见血”这句成语当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但已和此典故无关,转用字面义,表示一针下去,血即涌出,用来比喻言论简洁透澈,深中肯綮,如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文集六.鲁索学案》:“案此论可谓一针见血,简而严,精而透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另一条路作文 幸福为题作文600字 国画作文 我真高兴作文400 恐怖的梦作文 布娃娃玩具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集 女人梦见写作文 国庆婚礼作文 你是我最难忘的人作文 老鼠和猫的故事作文 描写羊的作文 我的故事作文 写英雄事迹的作文 作文班级趣事400字 我是劳动小能手作文300字 拖地的作文300字 邓亚萍作文素材 夏天的海边作文 家庭小风波作文 秋天里的童话作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作文 留言条的作文 关于心得体会的作文 有关亲情的作文题目 三年级作文400字 我的愿望作文200字 什么的滋味作文700字 英语作文五十词 父母的爱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