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读后感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2篇

2019-12-28 17:30:01
相关推荐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篇一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是赞叹的季节,也是令人回眸的季节。在这美好的时节,中国军人迎来了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了感受当年先烈们经历的艰难与困苦,我们云岗中学初一、初二年级的全体学生在十一月初的时候参观了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从那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中,我了解到了许多革命先烈的光荣的事迹,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虽然新的时期,新的社会,很多文化与理念交织、冲突,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但作为新世纪的新一代,在我们自我奋斗的时候,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坚定不移,必须继续的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品质,我们要永远的铭记长征精神,传承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

进入馆内,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每一件展览品都围着不少人,我与田欣挤了半天才挤进去。在“军民情深似海”展区,有一件珍贵的展品让所有参观者含泪而观、含泪而去。它既不是文物,也不是史料,而是一段由一组连环画组成的故事:红军战士谢益先在过草地途中,遇到一个带着两个奄奄一息孩子的母亲,他们衣衫褴褛,饥寒交迫,谢益先把自己包袱里仅有的粮食全给了母子三人。母子三人靠着这袋干粮终于走出了草地,当他们拿着写有“谢”字的干粮袋找到谢益先所在部队想感谢恩人的时候,才知道谢益先同志已经因为断粮而饿死在草地……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让我们走近了红军感悟了长征,在这座精神宝库中找到了人生价值与民族精神。但我们知道,一个再完美的展览,也难以全面展示长征的伟大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前不久中央政治局“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主题学习会上所讲的那句话: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发扬光大党的光荣革命传统。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500字篇二

对于长征,我的了解是不多的。除了以前课本上的介绍,其他的几乎都不知道了。不去年12月份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听到一次讲座,使我对长征和抗战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讲座的老师是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高华老师。他连续讲了两场讲座,一场是关于抗战历史的几点问题,另一场就是关于长征研究的若干问题。而我现在所说的一个人与一本书就是他谈到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自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这支军队就突然神秘的消失了,当时的南京政府,苏联中央,共产国际以及一些西方国家都不知道这支军队去哪里了,去干什么了。红军的内部也没有留下任何照片,材料的相关资料。可以说现在我们说的伟大的长征在当时是一件神秘的事情。而“红军长征”的历史是怎么传下来的?以及“长征”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呢?

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12月,毛泽东在报告中首先用“长征”一词,他说:“讲到红军,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成长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传队,是宣言书,是播种机,是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结束”。从此,“长征”一词进入史册。

1936年下半年,毛泽东就开始号召写红军长征的回忆,直接起因很现实,就是争取外国人对红军的物质援助。1936年7月初,燕京大学美国讲师、记者斯诺在上海中共地下组织和宋庆龄的联络和安排下前来陕北采访,这是一个向外宣传红军和争取外部援助的极好机会,这样,征集长征史料的工作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8月5日,毛泽东和军委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联署,向参加长征的同志发起征稿:“现因进行国际宣传,及在国内和国外进行大规模的募捐运动,需要出版《长征记》,所以特发起集体创作。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文字只求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写上一段即是为红军作了募捐宣传,为红军扩大了国际影响。”

经三个月的努力,到十月底共收到稿件200余篇,约50万字。至1937年2月22日完成,由朱德题写书名,共收有回忆文章100篇,歌曲10首以及附录等,是为《红军长征记》(又名《两万五千里》)。这本书的主编叫徐梦秋。编辑是丁玲和成仿吾(后人民大学校长)。

《红军长征记》在写作过程中,一是写作时间非常短,离长征结束非常近(中央红军),二是写作时并没有提出什么指导原则,指导思想。所以可以说这本书是记录红军长征的最好,最真实的一本书。另外还有几本关于长征的书,一本是陈云由1935年12月去苏联开会的路上写的。陈云为了表现得更真实一些,他化名廉臣以一名被红军俘掠西方传教士的身份写的名叫《随军西行见习录》。当时就发表在法国巴黎的《救国时报》上,后从上海法租界传入国内。这是当时国内主流们最早了解到的长征。还有两个外国人写的书,一本是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一本是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事》(此书在我校北区图书馆可以找到)。两本书都比《红军长征记》要晚,但在外国影响比较大。还有一本书是走完长征后叛变的叛徒蔡孝乾所写的,叫《江西苏区、红军西窜回忆》,里面内容较为真实。

在这几个版本中,依然是《红军长征记》是最早而且最真实的。这本书一开始是党内发行,建国后只有1954年付印过依次,依然是党内发行流通。虽然我们熟知的大多数故事都是从这里传播出来的,不过真正看过这本书的人还比较少。直到2005年5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李海文主编出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亲历记》。这本书对《红军长征记》几乎不作删减,相当于再版《红军长征记》,这本书我校的北区图书馆中可以找到。当时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几乎是如痴如渴的把他读完,读完之后的感觉就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也不是天天打仗。一般都是部分军队在打仗,大部分都是正常行军,试想在当时国民党围追渡截的情况下,红军能够从容跳过重重包围圈。的确是一件多么不简单的事情。“湘江之役”是红军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写的比较沉重。而我们小学时学过的《老山界》就是在湘江之役发生不久写的,我们并没有看出里面有多么哀伤。

这本书的主编叫徐梦秋,1923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后被派往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进入江西苏区,曾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和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徐梦秋在长征过雪山时冻坏了双腿,到延安后被锯掉,之后徐在党内任文职工作。编完《红军长征记》之后,他被送去苏联治病,在苏联的路上,到新疆的时候,徐梦秋听闻苏联正在进行大肃反,不少中国同志也被害,曾一度打消去苏联医腿的念头,留在了新疆,和陈潭秋、毛泽民等一同工作。1941 年4月,徐梦秋去苏联安装假肢。后苏联方面因其伤重,又将其送往德国准备安装假肢,行至边境时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冬天,徐梦秋全家辗转经哈萨克回国后滞留在乌鲁木奇。1942年,军阀盛世才反共,徐梦秋被捕,毛泽东指示要重点营救徐梦秋,但此时徐梦秋已经投降了盛世才。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亲历记》后记上,李海文用了一个虚笔。说“留下一个肢体不灵的同志工作,但年代久远已不可考”。

我想这一段历史是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我也是听了那次讲座和读了那本书之后才了解的。有时候我在想徐梦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在长征最艰难的时候都能坚持下来可是到后来又叛变了革命了呢?像这样的人还有蔡孝乾、张国焘、林彪等。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后来革命的意志被动摇了,他们认为走过了长征之后就不在需要艰苦的长征了。

时下有许多纪念“长征”的活动,其中大部分都是说二万五千里长征很难走。实际上我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亲历记》并没有看过多少掉队的、艰难的描述。我想“长征”精神应该是时间上的坚持,而不是距离上的到达目的地。陕北可以走到,“共产主义”不容易走到。当一个人以“陕北”为目的地的时候他注定很难超越了。由此想到黑格尔说过一句话: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人的一生都是在“长征”中,对于共产党人,这个“长征”是多少代人都不一定走的完的。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没有作好长期的准备,这个“长征”是注定失败的。而在我们党员中树立长期革命的意志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我们当下要反思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秀作文400字写事 希望作文 作文传统节日300 英语作文介绍自己家乡 快乐的元旦作文200字 关于法治的作文 一篇写人的作文500字 描写狗的作文450字 我的小院作文300字 礼物作文初中 英语作文短语 绿色文化作文 中考总结作文 英语评论性作文怎么写 考后反思800字作文 朋友给我带来快乐作文 关于努力的作文600字 美丽的季节作文 小学二年级写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四年级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同学特点作文 畅想未来作文 篮球训练的作文 小狗的作文三年级 乡情700字作文 关于抽烟的作文 想象作文ppt 作文愉快的一天 课间十分钟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