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应用文 > 说课稿 > 语文说课稿

《隆中对》说课稿和教学反思 |评课稿

2020-02-01 02:00:02
相关推荐

《隆中对》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分析

这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的,围绕新课标,教师转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观念,冲破文言文的考试评价体系的规囿,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活动教学模式),按照“见仁见智”的阅读原理,实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先让学生各抒已见,再由教师相机点拨,从而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撞击阅读心得的火花。这也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的进行学习。

(二)教材分析

《隆中对》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这篇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之为“隆中对”。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战略形势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因此,学习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也可以体会到刘备做为一代枭雄的非同寻常的气质,更可以借此感受整个的三国文化,还可以为下一课《出师表》的学习垫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什么?他们与七、八年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想一是知识容量的拓宽,二是学习深度的增加。对于九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仅仅围绕一篇课文对字词意义和句子翻译,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九年级课文文言文课文较长,“句句串讲,字字落实”的模式高耗低效,效果不明显。学生“只是用耳,用手,耳听手记,惟独不用口与心,思维禁锢了,积极性压抑了,学习能力泯灭了”只有找到一个教学新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九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要。

(四)教学重点及确定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这个形象的塑造是逐步深入完成的,所以教学重点是: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五)教学难点及确立

作者始终围绕着诸葛亮对策这个中心思想,围绕着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叙写议论。结构布局为清晰十分严谨,这是学生学习全文的一个关键,更是一个难点。

(六)说学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难忘的一天作文500字 可爱的小猫作文400字 快乐的一天作文600字 新学期新展望作文 假如我变成了什么作文 四年级作文一件难忘的事 冬天的景色作文300字 关于读书的作文800字 我家的小猫作文300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文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包饺子作文800字 可爱的小狗作文300字 写春节习俗的作文 写人记事作文500字 愉快的五一作文 我是小小消防员作文 我们的节日春节作文 介绍我的家人英语作文 初三作文800字优秀作文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 热闹的元宵节作文 工匠精神作文800字 那一次我真什么作文 假如我是一只鸟作文 坚持不懈的作文素材 过年真热闹作文 打雪仗作文300字 我的家人作文300字 小学语文作文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