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7高一语文期末考试:4篇作文题目分析

2020-05-30 17:57:01
相关推荐

会自觉不自觉地掩饰自己的本来面目、压抑自己的个性。当我们活在别人的目光中,就不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了。也就是说我们“睡着”了。

通过材料的分析,这个题目是一个思辨性较强的题目。那么就可以从“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享受孤独”等方向进行思考,确定立意。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 00字的文章。(6 0分)

①2012年8月13日,在北京,3岁男孩明明在京旺建材城门口踢球时,不幸坠入一口深95米、直径4 2厘米的空调井中。明明最终没有救上来,因打捞难度巨大,孩子只能就地掩埋,长眠井下。

②2016年1 1月6日,保定6岁男童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跌落4 0米深的枯井中。消息传出后,当地各方力量一直不间断实施救援,热心人士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并送来物资、现金等物品,形成强大的后勤保障,试图联手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 2016年11月10日夜间,坠井男童被发现,奇迹却没有发生,孩子不幸已无生命体征。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分析

这样两则材料的题目,要进行对比分析,也就是找到两则材料的异同点。

相同点:孩子不幸坠井

不同点:

材料一,因为打捞难度大,放弃打捞,孩子死亡。

材料二,齐心协力,不间断营救,虽然没能挽救生命,但是这个行动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思路1:通过对比,一般会赞同于材料二的行为,可以从这则材料中体现的精神意义去分析。各方力量、热心人士的行动上,去讨论这么做的意义,虽然代价是巨大的,但是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这是良好的社会风气,更有“人情味”,体现了“生命重于一切”。

思路2:我们也可以从坠井事件多发的角度论述,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这个思路要比第一个思路差一些,但是不跑题。)

这类作文是近年典型的任务驱动写作,审题的时候,要注意分析材料。

对于单个材料的,要仔细分析其中涉及到对象,比如第二则材料中,涉及到坠井男孩、本地力量、热心人士等三个对象,分析其行为结果。

对于多材料的,要综合分析、对比分析。找异同点,再延伸思考,这种不同、这种变化体现了什么。进而确定立意方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难忘的人作文400字 家乡的小河400字作文 六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300字 五一游记作文400字 可爱的小猫作文200字 与书同行作文600字 最美的什么作文600字 动物的作文400字小狗 描写事物的作文400字 她进步了作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与什么相伴的日子作文 游重庆作文500字 芬芳润心田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题目 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作文 美丽的雪景作文400字 四年级作文读后感400字 开学第一课作文600字 老师谢谢你作文500字 送给母亲节的礼物作文 关于成长的作文700字 教师节感恩老师的作文 积极向上的作文600字 我的空闲时间英语作文 漓江一日游作文 六一节的作文400字 感谢老师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