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之2000年高考满分作文

2020-06-22 13:33:01
相关推荐

篇一:2000 年至 2010 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选集一满分作文 编号:2.3.1.002.1 2000 年至 2010 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选集(一) 共八十篇 北京文育培训中心 制作 一花一世界 世界是什么?真的很难回答,因为可以有如此多的答案。人生如何 选择?真的很难挑选,可以快走追赶,直指成功是什么?”我知道, 那是不安分的心在叩问灵魂。世界是什么?数千年前,尼罗河畔, 那些长髯飘飘的学者们便在争论这个难题。有的说,世界是火,有 火才有生命;有的说,世界是水,海是我们最初的家园;还有的说, 世界是空气、是泥……一个叫毕达哥拉斯的老头甚至认为,世界是 数。其实,他们都对。世界是如此多元,惟其多元才丰富,惟有丰 富才有我们这些思想迥异的人。 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 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儿是春住 处?”王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还有苏轼说、秦观说、黄庭坚说……王安石倒是承认,二十四番花 信风罢了,春自然也走了。春归何处?引得这些词人话语纷纷。其 实他们都对,诗人有诗人的天地,对万物莫不有自己的理解。大千 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世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丰富的答案。 或许理解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一个人总只能占一位臵,一位臵就只能见一方风景。不同的只 是,有的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有的人站得低些,见的片面些。 一张白纸上有一黑点,有的人认为这是一张白纸,有的则认为那是 一团黑点,他们从不同角度看,答案便多样。 角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多样。一团乱麻,头绪纷纷。可以像徐志 摩那样细心地解,解得“眼儿疼,手指酸”,可终于笑解烦恼结;也 可以借长剑,手起刀落,亚历山大王除了连环套。哪个是更好的方 法?殊途同归,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不同的人只有合适与不合 适之别。 多样的方法形成了多样的答案。面对这个考题,可以写议论文,可 以写散文,可以写记叙文,甚至写诗歌;面对我们的人生,我们可 以有多彩的选择。可以扬鞭大漠,可以隅居江南,可以坐拥书城, 可以铁马金戈。只要我们记住对祖国有益,那么人生的答案尽可以 丰富多样。 多样的理解,多样的角度,多样的方法,多样的答案。 世界是什么?真的很难回答,因为可以有如此多的答案。人生如何 选择?真的很难挑 如是想,不安分的心慢慢归于平静。因为开始明白,自己不过是多 元天地中小小的一元。一花一世界,世界开满各异的繁花。 瞧这一家子 看着四个儿子干着与各自性格相悖的职业,最终以失败告终,老学 究感慨万千:不同性格的人适应不同需要的行业。 老学究是搞社会科学的,研究了大半辈子社会的他,事业有成,学 术界人人尊敬;家庭幸福,四个儿子各有所长。 老大,政府机关工作,长得慈眉善目,白白胖胖。人如其貌,为人 圆滑的他,在机关里慢慢攀升,前程无量。 老二,报社记者,瘦瘦高高,一副“酒瓶底”的眼镜,小眼聚光,极 为锐利。此人可是时事评论专栏的一支“名笔”,因其笔法锐利、思 想深刻,在报社有“小鲁”之雅称。 老三,工人,长相普通,个头普 通,属于摆在人堆中绝对找不出来的那一种。 老四,商人,长相精明,为人极灵活,鬼点子也多,在生意场上打 滚,凭着小聪明也赚了不少。 老学究每每向外人提起这四个儿子,总不知该如何评说,只能说各 有其特点。独自一人时,他总爱琢磨,老大太过圆滑,要是有老二 的深刻、尖锐就好了;老二要能圆滑点,肯定能升级快点,总不能 总是小记者!老三太老实、平庸,有老幺的精明就不至于一辈子平 庸;老幺太滑,沉稳点肯定会更成功。 一次家庭会议上,老学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四个儿子,建议他们兼 份职,完善完善自己。儿子们也觉得父亲的话有理,便试着做起了 兼职。 老大到老二的报社做见习记者,虽然能融洽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 系,但终因其性格 的圆滑,无法写出令人称赞的佳作来而离职。 老二到老大工作的机关干小文员,虽然思想有见解,但终因过于尖 锐,让领导无法接受而辞职。 老三借老四的资金作本,做了点小本生意,虽然为人老实,有些熟 客,但竞争激烈的商场将平庸的他淘汰,最终血本无归。 老四进了工厂,朝九晚五,按程序操作单调的工作。最终他还是干 起了老本行。 看着四个儿子干着与各自性格相悖的职业,最终以失败告终,老学 究感慨万千:不同性格的人适应不同需要的行业。 圆滑或许显得世故,但在关系复杂的某些政府部门,它却能发挥巨 大的调和作用。尖锐或许太伤人,但在某些地方却需要它的锋芒。 普通显得平庸,但生活中,大多数人是基石。 见机行事,有点小聪明,或许给人不踏实的感觉,但它却适应竞争 激烈、变化万千的行业。 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 性的。 沧桑看云 看云,就是解读生活。看那流云飘忽不定,苍穹底下立着小小的人 影,每个人都在看云,每个人都在经历看得见摸不着的生活。 看云,就是解读生活。看那流云飘忽不定,苍穹底下立着小小的人 影,每个人都在看云,每个人都在经历看得见摸不着的生活。 不同的人,看云看出不同的形状色彩;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 理解,不同的答案。答案千姿百态,人对生活的追求便不一,于是 生活便因了答案的丰富而多姿多彩了!生活,一个多大的概念?纵 穿古今,横越中外。总之,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花木兰的人生字典有孝勇二字,这便是她对生活的答案,于是身披 战袍的她终于演义了一首感古动今的千古绝唱! 古今中外,那难以计数永卧沙场的将士,与敌人殊死搏斗不言退缩, 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答案就是:是军人,就要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 还!生活便因此抹上了浓重的豪情壮志。四百年前罗马鲜花广场上 被熊熊烈火烧死的那个不屈的灵魂,毕生信守的人生答案便是坚持 真理,几百年后的世人在仰望真理的同时,生活里又有了关于真理 的动人色彩。不甘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在仕途不如人意的迷惘 中,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中得出了新的答案,于是在广阔山水中挥 洒不羁情怀,挥毫成就一篇篇传世文章。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一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闪光历程,这也是他 对生活惟一的答案,所以当他的骨灰撒向滚滚浪涛时,亿万人民痛 哭失声,永远铭记这一伟大灵魂。 唐太宗的目光深远地看到了回纥的牙帐、吐蕃的城堡,他明白,统 治的稳定首先要有民族的和睦:他的答案不同于成吉思汗的继任者 们。于是,皇城的大门打开了,迎来了高原的气息、苍山的风、洱 海的浪、东北的大风雪。于是,这个封建君主的人生便以独特的姿 态立于历史祠堂中。 不同的历史人物作出了不同的人生答案,演义出的,是一部丰富的 历史。而生活的丰富与美好,还在于有差别的创造,当然,它也源 于对事物不同的答案。一亩快要丰收的麦子,农人看到的是饱满的 麦粒,凡高看到的是生命的激情,诗人看到的是色彩与海浪的组 合……于是社会的物质大厦与精神大厦便拔地而起,生活便丰富坚 实。 朋友,走过历史的烟云,你对生活有什么答案?你将如何面对现实? 你将以什么姿态去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别忘了,我们正年轻,“看 云”的日子不要迷失在天真浪漫中,寻找一个理性的答案,让我们追, 让我们飞。生活要我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是我们自己的! 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 我进入时空隧道,输入 1666 英吉利林肯郡沃尔斯索普村。按下“前 进”钮,只觉一股强大的加速度,恍惚间,我抵达了目的地。 我进入时空隧道,输入 1666 英吉利林肯郡沃尔斯索普村。按下“前 进”钮,只觉一股强大的加速度,恍惚间,我抵达了目的地。篇二:2012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2000 字2012 广东高考作文精选 2012 高考作文题目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 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 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 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 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 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 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 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 得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第一篇:生逢其时 我想起《双城记》中开篇时的那句话,这是一个最繁华的时代,这 是一个最萧条的时代,我们永远在时代的夹缝里徘徊、挣扎、踌躇 独行,天上地下人间更仿得找不到一个立足之地。而我却以为,不 论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们都该怀着宽恕与爱,去面对这个世界、去 活着。 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狄更斯,彼时改革初行社会动荡,英国贵族与底 层贫民矛盾激化,资产阶级戴着虚伪的面纱招摇过市,那算不上一 个好的时代,换句话说,那并非一个适合文艺发展的时代。可是生 活在那个时代的狄更斯并没有纵情歌酒怀着绝望的心情自暴自弃, 也没有愤懑偏激、用一支笔写作生命的孤注一掷,相反他给当时的 英国开出的一剂良方是宽恕与爱。他书写《双城记》、《雾都孤 儿》,他写的不是革命时史,而是捕捉了那个时代的氛围,用一个 故事告诉人们仇仇相报终无已时,流血只能造成更多的流血,只有 宽恕能拯救这个世界,仁慈如狄更斯看似最不适合那个阴暗的时代 的,可是他能勇敢地直面它,用自己的力量去感化那个社会,在最 不适合的时期里做出了最合适的壮举。 而在现代,二十一世纪的伊拉克,我仿佛又看到了这种力量——那 个生活在巴格达的八岁少年卡马尔。哈希姆。他行走在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的那片土地,有这么一句诗歌形容这个时代的中东,“山坡 上的灵车来来往往,日以夜继。”没有少年的玩乐,没有吃得饱的热 饭,只有硝烟与战火,明灭不熄,多少人在贫民窟、难民营里祈祷, 来生不要生在这里,可是卡马尔并没有,他拿着相机记录伊拉克的 点点滴滴,每一个温情的画面:有老人坐在书店的门口阅读,太阳 从棕榈树后徐徐升起,咖啡馆的门外摆着一杯免费饮料。这算是一 个糟糕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孩子愿意生活的时代,然而卡马 尔用自己的微薄的力量去记录那些爱与温暖,鼓励每一个伊拉克人 勇敢地、努力地活下去,这是在最不适合的时期里最合适的救赎。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卒,然而又有多少人终生困于自己的生不逢 时而最终郁郁而终。如那个错生在帝王家的亡国诗人李煜,如那个 最忧愤了一生最终病死的贾谊。倘若他们能正视自己的年代,能用 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一些什么,那么历史会否有所不同? 不论我们生在繁华的时代,抑或萧条的岁月,都应当拿出自己的力 量。那不是残忍的力量,不是无情的力量,它或许微弱并伴随苦难, 却能在深渊中带来光明,在坚韧中捍卫我们的爱 ——这便是生逢其 时的全部诠释。 评语 文章一开头便点明“个人”与“时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及“个人” 对“时代”、“世界”所应该采取的人生态度,这种思路和观点显然是 考生在阅读、理解原材料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思考”。接着,文章采 用了两个例证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分别生活在 19 世纪的狄更斯和 21 世纪的伊拉克少年摄影者,他们一个用文学,一个用相机,来实现 “个人”对于“时代”的价值:在“阴暗的时代”,狄更斯作品里的“宽 恕”、“仁慈”独有意义,在“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战乱时代,卡马 尔相机里 “温情的画面 ”独有价值。这两个例证,都较为充分、深刻、 细致地阐释了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用的生活”的基 本观点。最后两个自然段,作者否定了“生不逢时”的人生观,并且 指出,既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卒”,那么, 在任何时代,“拿出自己的力量”,都可以说是“生逢其时”,从而强 化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可以看出,这篇文章自始至终都围绕了“人们 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用的生活”的主题,中心突出,观点鲜明, 立意深刻,论证充分,结构严谨,是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 但这篇文章有几处语病和标点符号的错误,有些知识陈述也可以更 精准严谨。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吴敏 优秀作文第二篇:我想生活在唐朝 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那里是诗的世界。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梦回无数次,幻想千百回,我想生活在唐朝。在唐朝,我可以与李 太白一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我可以与他并肩闯天 下,学诗学道,任剑闯逍遥。每日,我与他高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 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放诗句。我与他于花间独酌,于月影下 舞剑。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那里是属于诗的神圣殿堂。太白秀口 一吐是半个盛唐。在唐朝,我可以接触到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 来者的陈子昂,感受他的悲愤;我可以接触到畅言阁中带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王勃,感受他的才气;我可以接触到那春风得意 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登科后才人,感到他的得意和轻狂。我 想生活在唐朝,生活在诗的世界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生活在唐朝,我可以领略到杨贵妃的惊人美貌,可以感受到唐玄宗 的痴情,可以感受到那股缠绵悱恻的哀怨之情。马嵬坡下的溅血, 散发的是一股苍凉。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我想领略唐朝的情,唐 朝的气度,唐朝的盛转衰。传说中唐朝恢宏大度,充满泱泱大国的 气度。我想生活在唐朝,如诗如画的世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 千门次第开,一骑只为妃子笑;漠漠水田飞白鹭,莺莺夏木啭黄鹂, 王维眼中的唐朝如此如诗如画,吸引着我的向往。我想生活在唐朝, 每日陪伴王维看那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看那明月在松间上,那清 泉在石上流。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想生活在唐朝,那个用诗来构造的朝代。安史之乱的践踏,使我 感受到了杜甫的悲愤。当他听闻河南河北收复之时,高吟青春作伴 好还乡时,我感受到他的狂欢。我想生活在唐朝,领略一群爱国人 士发出的肺腑之音,聆听大唐王朝的号角声,领略由盛转衰的悲壮。 没有人为杜甫送葬,没有人为他默哀,我想守在他身边,用他的诗、 他的才,来表达那股爱国之情。 我想生活在唐朝,无论是盛唐还是衰唐,它都是诗化了的世界,充 满了诗意,如画江山在王维手中成了诗境,豪迈之情在太白口中一 吐便成了千古之情,热血洒落的战争在诗的表达下尽显其情境。唐 朝,一个诗的朝代。 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那是诗的世界,埋藏着千年的情感。 评语 本文是一篇颇有诗情画意的议论性散文。作者能够由高考作文提供 的材料写出自己的一种愿望 —— 梦想生活在唐代。作者围绕这一点, 比较有层次、有逻辑的阐发了这种愿望主要缘于那是一个诗的时代, 诗的世界.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就可以直接去感受李白、陈子昂、 王勃、王维、杜甫等的诗情才气和他们所创造的诗境,甚至可以跟 着他们学诗学道.作者不但能表达出自己这种梦想性选择的理由,而 且能使整篇文章的语言较有文采呈现出较浓的抒情色彩。这篇文章 还表现出作者对唐诗意义有较透彻的理解并且能根据表达的需要通 过思考对唐诗进行重新整合。应该说它是高中生学以致用的典范之 作。当然本文也存在不足,比如文章有的内容(如杨贵妃例)与立 意不够吻合;三个文段用作标题的诗句与全篇立意的关系显得牵强。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周小蓬 优秀作文第三篇:各有千秋 江山代有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言,道出了每个时期都有着自己 特有的灿烂文化的真谛。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者虽处于动荡之 世,思想却激跃出前所未有的夺目火光。儒、道、法 ??各家思想在 碰撞中交流,在争辩中借鉴,它们是乱世中明亮的火焰,照亮了中 国前进的道路,造就了诸子百家的璀璨辉煌。篇三:北京 1980 年高考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 2000 字北京高考史上 第一篇满分作文 文/王大绩 北京高考第一篇满分作文出现在 1980 年。当时对满分作文的认识 和现在不大一样:现在认为,只要在内容、语言、结构达到一类文 上线,没有错别字等硬伤,就可以给满分;那会儿可是认为完美无 缺才能给满分的。 1980 年高考作文题目给出了一则材料: 画蛋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 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洛伦萨,拜名师佛罗季奥为师。 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 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 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 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 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 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季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 蛋,就是严格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 做到手眼一致, 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 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造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作文要求:仔细阅读以上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 感,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完整。 阅卷中,有一篇作文受到大家一致好评。但是能不能给满分,却有 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满分没有先例,总得扣 一两分;也有人认为,这篇作文无可挑剔, 应该可以给满分。经过热烈而审慎的讨论,最后,阅卷领导小组终 于做出了破天荒的勇敢决定:这篇作文无懈可击,为什么不可以给 满分?给满分! 这北京高考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作者是谁?也引起阅卷老师们的 兴趣。当时,还有许多社会考生。一开始,大家断言,这篇作文决 非一个应届毕业生的手笔;应该是一位社会考生所作,而且是一位 有相当写作经历和经验的作者,例如记者或报刊通讯员,常写社论、 短评的人。试卷启封,作文的作者是北京五中一位应届毕业生。 作文全文如下。 读《画蛋》有感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 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 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弗罗基奥手下出了 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一例。 当芬奇投师于弗罗基奥时,弗罗基奥没有首先教他创作作品,却要 他画蛋。这是佛与凡人不同之处。十几天只是画蛋,芬奇自然是不 耐烦了,这时,那位名画家才告诉他画蛋的意义所在:他的目的是 严格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这正是佛罗基奥 的“有方”。正是由于这有方,才使芬奇得以日后有成。 我也曾有过一位“有方”的老师,不过她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只是 一个大我几岁的女孩子。几年前,我请她教我拉小提琴,她先问我 做事有无耐心,我不明白她的意思,自然是回答 “有 ” 。开始学习了。 她先给我做了做示范,看着她那娴熟的表演我真羡慕。可轮到我时, 她却让我练习拉空 弦。几天过去了,她给我的任务还是如此。她告诉我,拉空弦是基 础,只有练到运弓自如了,才可拉曲子。现在想想,她这话实在有 理。是的,她不是什么“名家”,却也是个会做老师的人。 然而,我并没有成功,又拉了几天空弦,我听到的总是那单调的 “拉拉”的声音。哪有一点儿我为之陶醉的乐曲呢?我一烦之下,一 弓挑断了琴弦,发誓再不学了,于是我的提琴只好休息了。由此我 想到,师固然要有方,更重要的是徒要不怠。芬奇的成功,关键的 一点就在这里。佛罗基奥讲清道理之后,芬奇便刻苦练习,用心学 习,正是经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他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 而我的失败,恰恰也在这里。这时我方感到,怕艰苦,在困难面前 懈怠,终究是要失败的。 不仅学习艺术是这样,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要从一点一滴的 细微之处学起,只有打好基础方可学出成绩。 我喜欢写作,真羡慕那些作家,而我的老师却要我天天记札记,把 所见所闻的小事都记下来,当时我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只是坚持了。 现在,当我一本本地翻看那一摞札记时,方悟出了老师的用意:她 是让我积累材料,感悟生活,从基础做起,一点点地提高啊!所以, 我在写作上的进步——虽然它微小——是老师教之有方的结果,同 时也是自己没有懈怠的成果。 芬奇画蛋直至学画成功和我的失败进步都说明不仅教者要有方,学 者更应不怠,两方面因素结合起来,有什么知识学不会,有什么事 情做不好呢? 这篇作文结构严谨,先总后分,首尾照应。选择两个方面构筑作文 主体:一方面是“师之教有方”;另一方面是“徒之学不怠”。两方面 具体论证都使用了比较法,但比较的方式并不雷同:前者用类比, 用两位教徒“有方”的老师教法实例来说明观点,例证不显单薄;后 者用对比,用芬奇学画的成功和我学琴的失败为例表明观点,孰可 取孰不可取,取谁舍谁,一目了然。而为了增加文章的厚重感,文 章没有拘泥于“学习艺术”一隅,而是宕开笔法,开拓到“学习文化知 识”的领域,用个人经历中的正面的事例论证,而这既和前文的负面 事例相映衬,又有别于前文“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式的“师、徒”分 说。它呈现的是 “师 ”的指导与 “ 徒 ”的勤奋配合相得益彰的喜人收获。 结尾收束,高度概括,揭示本质。 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在严整的结构思路、缜密的辩证思维,在阅读中, 我们循着文章思路的引领,会体会到阅读的深层愉悦,这种愉悦属 于“理趣”。此外,说理辩证,联想自然,语言质朴平实但是严谨冷 静,不容置疑,有很强的说理性。例如作文第一段。这一段话共四 句。第①句提出中心论点:“名师出高徒”。用“人说??”表明这一观 点早有历史渊源,而我完全同意:“这话实是不假”。第②句提出两 个分论点:“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用“依我看, 这原因有二”既表达出自己对前人观点的延伸,又表达出分论点与中 心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第③句从反面重申两个分论点以及它们与 中心论点的关系。第④句“??便是很好一例”扣接到作文题目给出的 材料。起承转合,一气呵成,严谨有度。与《六国论》的典范开篇 异曲同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在家做家务的作文 安全为主题的作文 我的期中目标作文 记事作文400字五年级 安全出行作文300字 写目标的作文 家国情怀作文题目 作文案例 人物作文素材 丘索维金娜的作文素材 托福作文批改 分享作文怎么写 小猫和小狗的作文 有关环境保护的英语作文 拖堂作文 心有阳光作文800字 我的本领作文400字 詹姆斯英语作文 晒出我的作文 校园里的春天作文500字 夏天的作文250字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套用模板 开放的中国作文 作文300字高中 老师作文四百字 母爱的作文300 怎样交朋友的英语作文 关于称赞的作文 我的梦作文600 幸福在身边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