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以“节日”为话题作文

2020-06-30 12:51:01
相关推荐

以“节日”为话题作文 简书

以“节日”为话题作文雪纳瑞六六关注赞赏支持以“节日”为话题作文关注2019.12.02 12:08:55字数 7,120阅读 1,083图片发自简书App

范文赏析

爆竹声声

小时候,总是在爆竹声声中盼望着和爸爸妈妈一起上外婆家过春节。

记忆中,农村到处弥漫着爆竹那喜悦的火药味,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外婆家自然也早早地张罗起来了,火红的春联里里外外贴满了小院。“外婆!外公!”我们几个孩子活蹦乱跳地舞着花进来了,然后是二姨、三姨提着大包小包接踵而至,闹哄哄地挤满了小屋。

每到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忙前忙后,甚至顾不上揩一揩新棉衣上的油渍!大鱼、猪头、兔包,还有外公前一天就炖好的鸡等,摆得一张大圆桌上连放碗的地方都没有。于是,姨夫们便端着酒吃,阿姨们则重复着她们小时候的故事,个个面红耳赤,我和表弟几个则早拉着舅舅去放烟火了。

那一夜,外婆家的小院子里没有天黑。

长大了,我依然去外婆家过春节。但是爸爸妈妈要加班,我便自己去了。

村子里的爆竹声依然是那样热烈,只是点着爆竹玩的小孩已是几个新面孔了。

外婆依旧早早地张罗好了一切,小院铺上了瓷砖,它干净得令我不敢下脚。春节,我窝在外婆家的小阁楼里看了一天的电视。夜幕下,爆竹声声应和着烟花的绚丽,渐渐清晰,几个来串门的亲戚也都回自己家去了。新年的晚风瑟瑟地钻进外婆的小屋,捎来了外面爆竹歇斯底里的喊叫,有点刺耳。

桌上的莱依然丰盛,我端着碗,竟不知从何下筷,以前总是和表弟抢着吃某样菜,现在表弟不在,竟有些疑惑——外婆的手艺是不是退步了呢?

外婆不住地往我的碗里头夹这夹那,夹着说着:“你舅舅还在西安,机票太贵了,过两天再回来;你三姨一家去外地做生意了,恐怕过年赶不回来;你五姨在杭州,估计初四回来……你爸妈很忙吧?”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似乎领悟到了什么。“忙,现在都忙啊……”外婆这一沉默,屋子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屋外的爆竹声声依稀可闻。幸好电视里的春节晚会正咿咿呀呀地唱着,这才有点像春节了。

我看了一眼外公,他正就着温热的黄酒吃菜,眼睛直直地望着电视,没有什么话,很认真地吃着,偶尔评论一句节目,几个字,几个词。

我开始打量外婆小屋里的摆设。门楣上,一张“子孙满堂”的横批,红得耀眼。在那个位置,我清楚地记得,年年都贴着一张“子孙满堂”。今年,一定是新贴上的……

选自《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版2008年第3期,作者李怡雯

①以时间为序安排材料:先写小时候过春节的热闹,再写长大后过春节的落寞,前后对比,结构清晰。。 ②场面描写:孩子们活蹦乱跳放烟花,二姨三姨提着大包小包挤满小屋,外婆外公忙前忙后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喝酒聊天,热闹喜庆的过年气氛跃然纸上。。 ③恰当运用关联词、提示语:连贯自然的写出春节习俗依旧,爆竹声声依旧,可是气氛已改。现在的冷清和以前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④语言描写:外婆的话质朴自然,巧妙交代了如今春节冷清的原因。“忙,现在都忙啊……”简短的语句透露出老人的孤独失落和中年人为经济大潮裹挟的艰辛和无奈。

⑤线索:题目是爆竹声声,文中四次写到爆竹,由喜悦的火药味到歇斯底里地喊叫声,一线串珠,脉络清晰。

⑥结尾意味深长:一张“子孙满堂”的横批透着无奈、透着讽刺,揭示主旨,发人深省。

教师点评:

1.这篇写春节的文章读来让我们心头一酸,本该喜庆的节日却弥漫着失落与淡淡的忧伤。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先写小时候在外婆家过春节的热闹情景,再写长大以后一个人陪着外公外婆过春节的落寞情景,前后对比,写出了当代经济大潮下中年人生活的艰辛,老年人生活的孤独,传统意义的“年味”渐渐走远。

2.文章标题为《爆竹声声》,儿时爆竹声里的是喜悦,长大以后爆竹声里是落寞,一样的爆竹,别样的滋味,时过境迁,感受深刻,自然更能够感动读者。

3.好文章是心头那份情感的自然流露,有了源头的活水和活泼的情感,文章的语言自然、生动、连贯,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都在作者的通盘考虑之中。如果没有充实的内容,缺少真切的情感,下笔如有千斤重,想把几个句子写连贯可能都是件难事,更不要说把一篇文章写得流畅自然了。

名家名篇:

以节日为话题的范文:

《春酒》 琦君

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住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活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罩还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于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顺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伞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衙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足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 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又是一年粽飘香

五月的清愁像一泓流泉,淡淡地漫过我的心间。我如故乡飘落的一枚树叶,在这人声鼎沸的地方悄然滋长着无尽的乡愁。

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超市就已经在最显著的位置上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粽子制作典雅,精巧,如可人的女子一般,给人一种想拥有的冲动。

淡淡的音乐在超市里飘荡,透着一丝颓废和苍凉,勾起人无尽的遐思。我站在冷藏柜前,心游离着,脚步踟蹰着,眼睛却在粽堆里漫不经心地寻找着。

我在寻找什么呢?是寻找一种似曾相似?还是寻找储藏在时光暗河里的那段记忆?抑或是,我只是想重温一段过去?

寻觅了好久,最终还是失望地走开了。尽管面前的粽子玲珑剔透,软糯如玉,仿佛一口咬下去就会甜腻到心里,但却少了一份天然与温情!

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要包几斤糯米粽子给我们解馋。糯米是自家种的,天然环保,入口润滑,回味悠长;粽叶是在大姨家采摘的,新鲜的叶子,如二月初绽的新绿,捧到手里就有了小小的喜悦。这份喜悦,是记忆里永不凋谢的三月。即使花谢了,柳枝萧条了,岁月溜走了,这喜悦依然还在。

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放下所有的农事,换上干净的衣服,将煮好的粽叶拿到天井里,又将称好的糯米用筲箕淘洗干净,然后沥干水分,调好食用碱,一并拿到天井里待用。早晨的雾霭还未散去,阳光淡淡地洒在母亲的身上,柔和,清雅。母亲熟练地做着这些,我像尾巴一样跟着她进进出出,如过年一般,喜滋滋的心态不言而喻。

一切就绪,母亲终于坐下了。她先将粽叶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将调制好的糯米用汤匙一点一点地放进‘漏斗’里,直到‘漏斗’饱满,轻轻一压就会溢出米来,再用筷子一点一点地扎紧。筷子扎的时候要轻巧,不然戳穿粽叶就前功尽弃了。扎好后,母亲用剩余的粽叶一层一层地将其包裹起来,裹成锥形,然后用粽绳牢牢系紧。

整个程序精细,繁琐。母亲做来却是那样的专注!

我蹲在母亲身边,如痴如醉地看着。母亲的嘴角往上轻轻扬着,浅浅的笑容在眉眼里铺展,流溢;她挺直的鼻梁上,已涔满了细密的汗珠,远远看去,就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在淡淡的光晕里,母亲竟然是那样的美丽,美得如一尊素净的画,在我心里不停地跳跃,无限地放大......

粽子的香味很快就在屋子里沸腾了。来不及等到它冷却,捡肥实的捞起一个,剥去粽叶,轻轻咬一口,便觉得芳香四溢,口舌生津,唇齿飘香。

这是我吃到的最好的粽子,它的清香永远盘踞在记忆的最深处。母亲温情的姿势也永远定格在童年的梦里,清晰如昨……

母亲去世后,家里再也没有包过粽子,粽子也就成了一种怀念。每到端阳节,我们也会在街上胡乱买一点,算是应付了节日。街上的粽子口味繁多,香的,甜的,肉的,素的等等多如繁星,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只是这些粽子披上了商业的外衣,就成了节日的妆点,多了些浮华与世俗。虽然一样的香糯,但远没有母亲包的好吃。去年,偶尔闻到那久违了的香味,便寻香找去,见是一个老妈妈推着车子在沿街卖粽子。老妈妈慈眉善目,温和少言,像极了当年的母亲。心里那根柔软的弦突然被轻轻触动了,温情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漩漩。我忙掏钱买了几斤。迫不及待地回家煮熟,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香还是香,糯还是糯,却依然少了那一股浓郁的味道。

这浓郁的味道,是记忆深处永不飘散的温馨。它是粽子的味道,也是母亲的味道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作文 新学校的作文 崇武古城的作文 一次劳动作文400字 美丽的地方作文200字 庆国庆作文400 我的旅行记作文 英语作文my holiday 新闻报道作文200字 我喜欢秋天的英语作文 有阳光真好作文800字 描写桃花的优美作文 表达对父母爱的作文 不要轻言放弃作文 越来越坚强的我作文 我喜欢的节日春节作文 不变的是那份痴迷作文600字 最喜欢的食物作文 发生的事情作文 后悔的事作文600字 描写桃花岛的作文 国庆节作文题 我的家乡呼和浩特作文 同在一个屋檐下作文600字 关于手工作品的作文 我和祖国共成长作文500字 松花江美景作文 三年级写事优秀作文 作文摘抄加批注 关于饮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