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学生关于《活着》读后感800字

2020-09-13 09:21:02
相关推荐

活着读后感800字,望对你有所帮助!

活着读后感800字

很久前就知道这本书,是通过老师的介绍;今天才翻,缘于她的介绍。

夕阳下一位叫福贵的赶牛的老人用不同的名字吆喝着老牛,就象一个个亲人又站在眼前。他们的生活未尝不象那头老牛一样负重着。解放前的生活如一张破了洞的网一般,紧紧地扣着他的呼吸。从阔少爷到佃户,一夜之间的身份改变完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在他的生命中,几个名字撑起了他的一生。

想起家珍,一个善良而坚韧的女人!富裕的生活没有让她变得慵懒世俗,反而愈加衬托出她的高贵。富裕的时候她并不高傲,我脑间唯有是她 一个城市女学生那个清纯的背影;转折时她并不惊慌,怀着8个月的身孕在牌场上的哀求让我为之动颜,离开了主房去茅屋住时的沉静让我为她赞叹;还有失去有庆的悲痛,凤霞走时的镇静,加上那让她难堪的软骨病,都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想起她,活着是一种沉重!

想起有庆,一个可怜而乐观的孩子!在城里出生半年就被母亲带回了茅草屋,也就那么短暂的生命却经历了几次的生死磨难。最真切的感受是他对羊的喜爱,赤脚走几十里从来不喊累,那么小的孩子每天就这样上学、割草、喂羊从不怠慢,我欣赏这样的一种品质!最痛心的是他的夭折,一个这么可爱懂事的孩子却被狠心的医生活活地抽血而亡。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太残酷的世界。想起他,活着是一种折磨!

想起凤霞,一个失聪而纯净的孩子!一场疾病夺取了她的言语,却夺不去她那颗天使般的心。优越的童年的背后是无穷的灾难,而一个柔弱的女子却支撑着一个破碎家庭的重担。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对于父母的理解和对弟弟的爱护;最让我心酸的是她为了一段地瓜和别人争夺,仅仅为了给家人一点干粮;最让我痛心的是由于哑而遭受的欺凌;最让我惋惜的是幸福向她招手时,她却在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后悄然离去!想起她,活着就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想起二喜和苦根,一对在书中短暂走过的父子,惟有的只是对活着的诠释

一个个走过的人,让经受了坎坷的福贵,最后近乎了麻木,对于他,活着只是等待着死亡的自然到来,于是,那头夕阳下的老牛就和他默默相伴而行

《活着》读后感心得体会

周末看了一本书叫 活着 ,作者余华。看完这本书我抹了两次眼泪,太惨,惨的让人窒息,又为主人翁的坚强折服!

《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主人翁福贵是民国时期乡村地主家公子,依托家里的富贵取了城里米行老板的女儿家珍为妻子。福贵由于出身富贵,和大多纨绔子弟一样整日不学无术,经常进城游荡于青楼妓院,后来沉迷于赌博,被赌场老板设圈套输光了家产。其父变卖了所有家产帮其还债,同时其父也被气的病倒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他们家也搬出了老宅子,住进了新搭建的茅屋。这次的惨痛教训让福贵彻底醒悟,没有了生计来源之后他思考着如果维持这个破败的家,家中还有老母、妻子、女儿和即将出生的儿子。于是他又向用赌博骗取其家产的老板租回了5亩地开始学习耕作。

米行老板生气福贵的败家,强硬的把其妻子家珍接回城里去了,后面直到儿子有庆出生之后,家珍才带着孩子回来了。一家人就这样贫苦的过着日子,没多久其老母由于劳累过度也病倒了。家珍拿出其父给的仅剩的两块银元让福贵去县城请郎中。福贵来到县城不巧被国民党抓壮丁,这一抓就是随军走南闯北两年多杳无音信。

福贵家母生病在床上躺了两个月后也离开了人世,在没有福贵的日子,家珍一个人拖着一双儿女忙里忙外,下田种地。还好一双儿女都懂事乖巧。但由于太过于贫穷,女儿生病发烧没钱看病而导致了失聪哑巴,非常懂事、聪明、漂亮的孩子就这样遭受着苦难。

福贵在战场上经常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两年后解放军打赢了国民党,国民党投降了,福贵才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家乡,见到了自己的家人。

解放之后,又遭受了三年的自然灾害和大跃进的社会变迁,人人饥不果腹,山上、田地能吃的都被挖了个精光,实在饿的不行了就死命的喝水充饥。由于太过劳累加上饥饿,家珍患了无力病,给这个贫苦的家庭又是雪上加霜,而两个孩子由于饥饿也是面黄肌瘦,但都非常懂事。

儿子有庆大了,福贵和家珍商量着该送小孩去上学,但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就只能把女儿凤霞送给别人领养,以节省家里的口粮来供有庆读书。有庆很懂事,为了不让脚上穿的鞋过快的破烂,能够多穿久点,每天上学来回都是把鞋脱下来提在手上,光着赤脚来来回回,哪怕是冬天的大雪天也是这样。就这么一个乖孩子还是没逃脱噩运。十三岁的时候,女校长分娩难产需要输血,学校组织学生去献血,只有有庆的血型是符合的。医生为了需要更多的血,就活活的把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给抽干了。一个好好的孩子就这样没了。

福贵忍着悲痛从县城的医院把儿子有庆背回家,为了想瞒着生病的家珍,就草草的把有庆埋在了父母坟边。回到家骗家珍说儿子生病了,在住院,要休养好一段时间。以后的日子福贵每天收工之后晚上就故意往县城方向走,说是要去看儿子有庆,然后就转到儿子坟前坐个通宵回来。大概过了半个月,家珍突然问福贵,儿子是不是死了?福贵知道瞒不住了,就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家珍说她听见每天早上福贵回来的方向都是往村西方向来的,村西方向是坟地,那里埋着他爹他娘,所以也猜到埋了有庆。

女儿凤霞不忍心离开父母,没过多久就自己跑回来了。然后就这样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忙里忙外。福贵老两口想着,以后他们走了,谁来照顾女儿凤霞啊?所以就想着给她找个归宿,于是请队长帮忙找了个对象叫王喜,是县城里的一个搬运工,有点偏头残疾,不过人品还老实,也勤快。于是就帮他们小两口把婚事给办了。小两口也恩爱,过的幸福和孝顺。过了一年,凤霞怀孕了,一家人非常高兴。分娩的那天,福贵也从乡下来了,和女婿王喜一直在产房外面守着,但凤霞进去之后迟迟没消息没出来,最后医生告诉他们小孩生了是个儿子,但凤霞由于难产失血过多离开了人世。大家很是悲痛,从医院背起凤霞回到了乡下埋在了有庆身边。

原本病重的家珍,遭受如此打击之后一个月后也离开了人世。

王喜自从凤霞走了之后,就像失去了灵魂,但为了活着,为了刚出生的孩子 叫苦根,坚强的活着,每天把孩子背在身上去做搬运工。孩子就这样在他的背上长大到了四岁。噩运又降临了,王喜在工地出工的时候,被吊机吊的水泥板压死了。福贵又把王喜也背回了乡下和凤霞埋在了一起。

福贵带着四岁的外孙回到乡下相依为命,孩子很聪明很懂事,五岁就知道下田帮着收割麦子。有一天,福贵把孩子早早的拉起床,带到田边,孩子说头晕,福贵一看是生病了,就把孩子带回家让在床上睡着,为了不让孩子饿着,就摘了一碗新鲜的豆子煮熟了放在床边,让孩子苦根饿了就自己吃点。然后就下地去了。晚上收工回来,感觉家里不对劲,特别安静。结果进房间一看,孩子苦根由于吃豆子过多给撑死了。最后,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富贵自己。

在接连失去所有的亲人之后,富贵也想开了,自己也老了,早晚要去陪他们的,能过一天算一天吧,没想到自己过了一天又一天,村里老的、小的都一一先他而去了。他还依然活着,从而被人戏称为老不死的。

这本书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一个社会的变迁和苦难,才感觉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幸福的。生活、事业上的一些挫折,真的不算什么。应该懂得珍惜和感恩。为活着本省而活着!

这本书,我希望有时间的人都看看,绝对可以提升你对生活的态度!假如,这都不能触动你的心灵的话,那说明你就是没心没肺!

《活着》读后感

我得为余华的《活着》写一篇读后感。有哪本书比《活着》更有意义,能更好地有感而发呢?是《青春之歌》,是《兄弟》还是《冷山》?《活着》,一个悲惨的故事。虽然不会像看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时哭得稀里哗啦的,但看《活着》会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种不肤浅的感觉,一种看了让人深感悲凉凄惨的感觉。这书看过很久了,但余华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还是令我难忘:一个小村,一座小城。还有主人公福贵。

这故事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一次福贵爸上茅厕时死了。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赌博的人坐了。一贫如洗的福贵因为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死了。福贵老了,故事结束了。

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底那时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鲜血都流出来了 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其实福贵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这样,经历一下酸甜苦辣,有钱就赌一赌,没钱就种种田。活着就是这么简单。

人活着为了什么?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世上却有成千上万的人始终不明白,他们总以为活着只是为了幸福,只为了爱情,只为了养家,只为了金钱,只为了做官,只为了别人。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就跑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对自己前途不怀有任何希望,于是他们也选择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亦有些人,在碰到丁点儿大的困难时,选择了后退,后来他们觉得退缩也不是解决方法时,于是他们也与世界说了声再见,然后挥手而去了。

小时候,我曾想过自杀。自杀,现在一想,咳!一个惊心动魄的词语!

那是小学时,我的数学糟透了,每天都要被数学老师罚留堂。我写的作文在语文老师的眼里永远都是次等货。那段日子真令我活得心惊胆战的,每天都期待着可爱的老师们不要当着全班五十多位同学的面对我一个人实行鞭策,但老师们还是这样做了。我没了面子,没了自信心,没了立足之地,没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没了一切。世界没有了任何色彩。但我还有一条生命,活生生的。我想结束她,结束了她我就可以逃开一切。但当我站在家里阳台向下望时,当我一步一步爬上长城时,我突然发觉,我并不想死。若我想死,我早就可以跨出阳台上的栏杆一跃而下,在长城上可以将扶紧栏杆的两手松开,往后一躺 那是多么触目惊心哪!我不想死了。

后来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对我有了几分羡慕,自然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的心情如同拥有了一切一样兴奋。庆幸当初我没有做愚蠢事儿啊!

是啊,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

读《活着》有感

我得为余华的《活着》写一篇读后感。有哪本书比《活着》更有意义,能更好地有感而发呢?是《青春之歌》,是《兄弟》还是《冷山》?《活着》,一个悲惨的故事。虽然不会像看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时哭得稀里哗啦的,但看《活着》会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种不肤浅的感觉,一种看了让人深感悲凉凄惨的感觉。这书看过很久了,但余华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还是令我难忘:一个小村,一座小城。还有主人公福贵。

这故事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一次福贵爸上茅厕时死了。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赌博的人坐了。一贫如洗的福贵因为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死了。福贵老了,故事结束了。

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底那时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鲜血都流出来了 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做伴过日子。

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其实福贵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这样,经历一下酸甜苦辣,有钱就赌一赌,没钱就种种田。活着就是这么简单。

人活着为了什么?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世上却有成千上万的人始终不明白,他们总以为活着只是为了幸福,只为了爱情,只为了养家,只为了金钱,只为了做官,只为了别人。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就跑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对自己前途不怀有任何希望,于是他们也选择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亦有些人,在碰到丁点儿大的困难时,选择了后退,后来他们觉得退缩也不是解决方法时,于是他们也与世界说了声再见,然后挥手而去了。

小时候,我曾想过自杀。自杀,现在一想,咳!一个惊心动魄的词语!

那是小学时,我的数学糟透了,每天都要被数学老师罚留堂。我写的作文在语文老师的眼里永远都是次等货。那段日子真令我活得心惊胆战的,每天都期待着可爱的老师们不要当着全班五十多位同学的面对我一个人实行鞭策,但老师们还是这样做了。我没了面子,没了自信心,没了立足之地,没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没了一切。世界没有了任何色彩。但我还有一条生命,活生生的。我想结束她,结束了她我就可以逃开一切。但当我站在家里阳台向下望时,当我一步一步爬上长城时,我突然发觉,我并不想死。若我想死,我早就可以跨出阳台上的栏杆一跃而下,在长城上可以将扶紧栏杆的两手松开,往后一躺 那是多么触目惊心哪!我不想死了。

后来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对我有了几分羡慕,自然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的心情如同拥有了一切一样兴奋。庆幸当初我没有做愚蠢事儿啊!

是啊,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

活着

读《活着》有感

田昭国

对《活着》的兴趣,来自于张艺谋的同名电影,张大导演的电影拍得很好,把历史、人性等很多东西都融合在一部电影里面,看完后让人直觉得心里头五味杂陈。后来想着借读原著的机会完善对电影的认识,也了解一下那段现代史,于是读了书。

《活着》是一部中篇小说,所以读完原著的时间不比看完电影多多久,可能这也跟看过电影有一定关系。总之,无论是更黑暗的原著,还是让人同样觉得伤心的电影,《活着》的表现艺术都会让人不自觉地想问一个问题:人生在世,到底什么比较重要?其实我觉得,在大多数平凡人的心中,寿命的延长,也就是活着,是最重要的。在面对生死问题的时候,很多事物就显得不堪一击。例如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里有这样的一段,女主角在朝鲜占领了家乡后,为了家人的生计,加入了共产党,等韩国反攻过来,开始政治审查时,她受到调查,她就说: 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我这么做只是为了活下来。 这句话必定会在观众心中产生疑惑,为了活下去就可以不要信仰,不择手段吗?其实,涉及到人性本质的东西总是难以解释,信仰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所以对于信仰,就像一个人对你宣传他的想法一样,你可能认可,也可能不认可,但是如果不考虑其他你自己认可的更重要的东西,大多数人会认为个人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所谓信仰,也许追溯到根本,就是活着的信念。

《活着》在这个问题上,有着相近的地方,福贵和妻子,有一个相同的想法,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其实,福贵这一生,真的是起起伏伏,波澜不断,但是他一直惦记着家中妻儿和老娘,就想方设法活下去。最开始他把祖传的家产赌光了,就脱下绸缎衣服,租地学耕种来生活;被国民党抓去,在枪林弹雨中想法子活下来;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身边天翻地覆,都没让他丢失活着的希望。但正是这样历经沧桑的人,命运还不断地打磨他的意志:他唯一的儿子很小就出事故死了,机灵的女儿生病后成了哑巴,嫁人后也难产死了,外孙慢慢长大,女婿却在工作过程中出事故死了,不久,体弱多病的老伴也离他而去,但他想着还有外孙作伴,即使慢慢老了也不断努力地让自己和外孙活下去,但是最后戏剧性也很悲剧的是,在饥饿年代,外孙因为一次吃太多豆子撑死了。故事读到这儿时,你也许会怪罪作者实在太狠心,把现实描绘得如此残酷,但是这只是他客观记录的、暮年的福贵给他娓娓道来的真实事件。我们要埋怨,也只能埋怨命运的无情。但同时我们也要敬畏福贵永不妥协的生的意愿,经历了人生种种磨难后,他买了一条将要被宰杀的老牛相依为命,每天对着老牛喊着家人的名字,仍然努力地活着。

活着是幸福的,不管这个人经历了多少苦难,这是福贵的人生态度,也是当代社会的我们当中很多人需要学习的。伴随着越来越大的各种压力,社会上的自杀事件越来越多,甚至一度涉及到中小学生,很多人因为一些其实并不那么重要的挫折心灰意冷,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显得多么草率和愚蠢。其实想开了,有的事根本就不是事。国产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中,身处艾滋病村的马深义,家里除了大女儿,自己、妻子、二女儿和小儿子均患有艾滋病,他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发病、死去,一个人承担照顾三个孩子的繁忙和死的压迫,精神压力巨大,但却没有选择死而一了百了,因为他还有对仍存的孩子的牵挂,他就要不懈地为活着做着努力。古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感觉走到了困境里,退一步出来一看,就海阔天空了。在遇到人生难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客观冷静地寻找出路而非把自己越栓越紧,一切都会过去,而只有人还在,问题才能解决。

当你抱怨自己的鞋子不够漂亮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有的人却根本没有脚。 生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是远远胜于其他的最珍贵的礼物,所以,打开心胸面对生活吧,让我们一起用力地握紧手中的时光,珍惜甜蜜的快乐,正视短暂的不如意,感恩于获得,幸福地活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兴趣爱好的作文 喜欢的美食作文 开学感受作文 自然美景作文 四年级450字作文 梧桐树作文 美丽春天的作文 高中作文八百字 雅思作文模板 关于传统的作文 喜欢的植物作文 澳门作文 英语作文金句 作文300字写人 初中三年作文 300字写人作文 高一作文题目 陪伴600字作文 万花筒作文 遇见作文开头 作文我家的小狗 稻草人作文 优秀作文700 过节的作文 去游玩的作文 爬山英语作文 文化遗产的作文 作文找春天 印记作文 家庭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