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浅论古人的怀才不遇北京四中网校

2020-10-22 18:05:01
相关推荐

用户名:f5 lijingl类型:评语时间:2007 04 09 13:05

浅论古人的怀才不遇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都怀才不遇。最早有孔子,朝秦暮楚,辗转中原各地,广施“仁政”,到后来“乘桴浮于海”。春秋战国之际,屈原仰天长问,孤苦一人,独自在汨罗江上徘徊,高唱“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到了汉代,贾谊被贬长沙作太傅,政治上的受挫,使得他对屈原的遭遇感同身受,写下著名的《吊屈原赋》,成为了古代文人怀才不遇情结的源头。“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首李商隐的七言诗更是把这种情结固定化和概念化了,贾生不自觉地成为了怀才不遇的代表。至此之后,使得众多文人学士如李白和苏轼,一到长沙便生怀才不遇之感;一遇贬谪,就自比贾生。“咏怀诗”便成了中国古代文人诗的主流,文人们咏叹更多的是“怀才不遇”的悲郁.究其原因,我觉得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士阶级的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应明确什么是怀才不遇,所谓怀才不遇即有才学而未遇其时,不得重用。其实我觉得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文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真的有才。他们寒窗苦读想以此赢得朝廷舞台的入场券,以科举谋得一官半职。因国家对诗的重视,他们便觉得高人一等,举重若轻,(可以省略)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其实他们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在中国文学从来都是为政治服务的,也因此导致了中国的文人少了一些自知之明,他们总把自己的一点点的文学才能,当成了政治上伟大的韬略。他们一张嘴就是:“臣以为当今之急务者,一曰亲君子,二曰远小人,三曰敦风俗,四曰薄赋税”,听着是没错,也很大气,可其实跟废话没什么差别。不过是大家说个热闹,君子、小人又没在脑门上戳着印,怎么亲怎么远?风俗怎么敦,赋税怎么薄?又有几个文人说得明白?可又何曾防碍了他们写“薄赋税”的文章?文人的想法总是缺乏与实际的联系。帝王将相中认识到书生缺陷的则大力使用实干之人,而这些所用之人又偏偏少于攻读经纶,自然为文人士子所不耻,从而更加剧了文人怀才不遇的悲哀。他们总觉得自己未遇到伯乐,当时的君主昏庸,慧眼不识金,可如果连如何让一个人(或帝王)来欣赏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收复天下众多苍生的意志,又如何为国为民而效力呢?所以,很多人的怀才不遇,都只是在空发抱怨,无才何来遇,本身并非千里马,何须伯乐来寻?即使是千里马,也不一定是能够上山下水,走曲折迂回的路的韧性千里马,只能走平坦大道的娇贵千里马,于国家于社稷又有何用?文人只适合在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时使用;一旦国家繁荣强盛后,则更需要纯粹的政治家从法制的角度上巩固帝国前期的经营成果。毕竟在政界里需要的是政治家而不是文学家和艺术家。因为文学是为政治服务的,但文学永远也取代不了政治。说到这里,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古代的文人都想做官呢?做好自己的本职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接受悲哀的失败呢?诗人就是诗人,政治家就是政治家,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人能把二者兼并的很好,所以几乎每一个与政治接轨的文人都怀才不遇,无所作为。像李白、杜甫、屈原、欧阳修这样的大文豪虽不一定有政治才能,但他们一定要感谢怀才不遇因为诗人是不应该搞政治的,搞好了政治也就做不成诗人了。大作流芳千古,也就更谈不上怀才不遇了。所以真正的怀才不遇之士是极少的。天之骄子是由时代创造的,就像既是伟大领袖又是优秀诗人的毛泽东,如果生在治世,只不过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老师罢了。古人的怀才不遇也受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封建制度的影响。

评语: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的论点比较新颖,论述极具针对性,表达出了一个完整而又鲜明的主题,总体上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议论文,尤其是文章在论述过程语言组织严谨、有序,显示出了小作者老练的行文作风,希望继续保持。

建议:文章结尾处的抒情海存在提升空间,请小作者注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庭分波作文 文学类作文 付出总会有回报作文 以满足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波折为话题的作文 改变的作文素材 关于九月份的作文 难忘的那一刻作文350字 开学第一天作文600 小学三年级作文关爱 推荐一篇文章作文 传统文化的作文好标题 浮生若梦作文 黄冈优秀作文 运动员作文 茉莉作文 海滩之旅作文 我的朋友乐于助人作文 作文春游 观影感作文 军训团结作文 中考常考作文 她感动了我作文500字 六级作文要写题目吗 那件事感动了我作文 青春的味道作文800字 我敬佩的人500字作文 不虚此行作文 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 写大自然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