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新概念作文大赛20年 这“半部青春文学史”有你的故事吗

2020-11-15 09:40:01
相关推荐

“那些年,很多文学青年的理想就是去上海,去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距离90后的昆蓝(化名)参加那场比赛,已过去10多年。他得了一等奖,甚至代表获奖者发言,“至今为止,那几分钟,依旧是我此生经历过镁光灯照射强度最强的一段时间。”

1956年在上海创刊的《萌芽》是新中国第一本青年文学刊物。1998年《萌芽》杂志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一起举办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堪称当时文坛的大事件。

韩寒参加首届大赛决赛,以一篇《杯中窥人》,“一赛封神”。几年后,高二学生昆蓝剪下《萌芽》杂志上的参赛报名表,以性格有趣的同学为原型写了一篇小说寄出去,初赛成功突出重围。他在父亲的陪同下坐硬座火车去上海参加决赛。一下火车,发现被偷了2000元人民币——数额足够令这个普通工薪家庭震撼许久。

“圆梦感”缓解了一丝少年丢钱的心痛感,昆蓝第一次打量上海的洋房和梧桐,觉得那简直是全世界“文学的中心”。

“当我坐在上海第三女子中学的考场时,面对的其实是多达7万的同龄竞争者,当然其中绝大多数铩羽而归,剩下的一两百人角逐一、二等奖。大家都很清楚,谁都不太可能成为韩寒再版,不过这并不阻止我们平视韩寒:你能拿到的奖,我也能够拿到。”

20年间,不管是读过,还是写过,如今活跃在各个场合的文学青年,仿佛总能找出一条属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成长刻度线。

张悦然

最近,在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的《新概念作文大赛20年精选》新书发布会上,作家张悦然、郝景芳亮相的身份,分别是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

相较于张悦然,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的“新概念刻度线”似乎更低调、隐秘。翻开精选集里她彼时参赛作品《迷路》,公众看见的未必是今天熟悉的郝景芳,但分明是熟悉如昨日的青春碎片。

郝景芳形容,她在“新概念”出身的作家中算是“异类”“边缘人物”。“我挺不好意思的,中间挺长一段时间没有写,也没有和这些作家有特别深的接触,其实我特别喜欢看这些作家的小说”。

郝景芳说,从她整体的人生轨迹上来讲,小学走的是“奥数”之路,中学走的是理科竞赛之路,“到了高二之后理科竞赛没拿什么成绩,高三时参加一个作文比赛,算是自娱自乐”。

中学时代看前三届“新概念”获奖作文选,是郝景芳颇感美妙的经历。“可能到现在为止,一个同龄人写得非常美好的作品,依然是给中学的孩子打开一个世界的过程”。

“自娱自乐”参赛,拿下一等奖,但是郝景芳没有改变原本想走的路。“我挺想学理科,学科学的,所以当时高考考物理系是第一志愿,按照自己的第一志愿一直读到研究生,读天体物理。后来我写小说也是从科幻小说开始写,仍然和科学有关系。我确实比较迷恋科学中的理论、对于宇宙的描绘,等等,这些是我很大的人生兴趣之所在”。

如今,郝景芳对于写作如何定义呢?她觉得写作就像吃饭、喝水、呼吸,是日常不可离的习惯,现在每天还坚持写点东西,写公众号文章,写课程,以及继续创作小说。“写作是非常舒服的,是我非常喜欢的人生状态,我不是特别喜欢社交的人,有时候社交多了,我必须写作才能恢复元气——因为社交非常累,也很烦,但是坐那儿写东西能让我整个人都好起来”。

郝景芳

当初在“新概念”的路口,郝景芳没有直接走上作家的路。但过了17年,她相信写作是这一辈子不太会放弃的一件事,“只不过我不太拿自己当一个纯作家来看”。

“我们知道传统出版业在今天所面临的挑战,但是《萌芽》杂志非常幸运,很大一部分和新概念大赛有关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社社长孙甘露说,“新概念”举办20年,有一些数字看来很有意思。“第一届创办的时候就4000多份来稿,到了去年达到历史最高,有9万多篇稿子来参与竞赛,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以新概念开始,这样一批80后的作家呈集团式登上文学的舞台。”文学评论家、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表示,一方面青春文学是自然的代际划分,另一方面,在文学创作上,这一批年轻人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清新、新鲜的”独特贡献。

或许在有些人身上,“新概念”的印记没那么容易褪去,比如昔年的获奖者张悦然,今朝是这项文学赛事的评委。

“我是里面最慈悲的评委,因为我当过选手,怎么宽松怎么来,怎么能给大家多留一些机会怎么来。我觉得很多老的评委(对待选手)的想法是‘狡猾的学生’,我的想法是‘可怜的学生’,所以我永远是站在学生一边的。”

在张悦然看来,形容新概念作文大赛是“半部青春文学史”一点不为过,但同时也要看到,其意义远不止于此。“像景芳这样的人,她因为热爱文学所以留在文学里面,但实际上还有很多获奖者都非常出色,他们可能进入不同领域。但不管怎么样,我都觉得这段和文学相聚的过往历史是非常美好的”。

时常有人会对张悦然说,有一些写作者如韩寒、郭敬明等,在获得名声后离开了写作,“有一种背叛文学的感觉”。

但张悦然不认同这个观点,她相信“所有离开的人都会得到文学的祝福”。“这才是‘新概念’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段历史无论是对留在文学里的人,还是我们今天找不到的、不在文学中的人,都产生了很重要的意义”。

昆蓝读大学后就甚少和人提起那段获奖经历,偶尔会在“人人网”上收到一条陌生人加好友申请,通过后对方发私信,说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选集里看到过他的名字,小说写得真有灵气。

“版税制逐渐替代稿费制成为一线作家的主要收入方式,一批草根网络写手也能顺利地出版书籍,‘80后’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

即使成不了韩寒、郭敬明等“符号人物”,其他尚未分配到“传奇剧本”的获奖者,一直摸索书写自己的人生价值。昆蓝硕士毕业后成了银行职员,每年雷打不动订阅两本文学刊物。与他同年获奖的年轻人,有的笔没停,从纸面写到网络,勉强跻身青年作家行列,也有人一度冲上过舆论焦点,即使事件与文学毫无瓜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画肖像作文 按顺序写景的作文 以忘不了为题的作文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作文 放风筝的过程作文 温暖的作文1000字 分享快乐作文400字 三年级英语作文大全 鲸的自述作文500字 什么难忘作文 未来的地铁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一个地方 我长大了作文指导 我是一头大象作文 2012高考优秀作文 小兔子作文500字 小猫打碎花瓶看图作文 处世之道作文 留住什么作文 描写历史的作文 狗作文 以希望为话题的作文 二年级作文找春天100字 这一天我铭记作文400字 立冬的作文 小学母爱作文 我的感动作文 作文杭州西湖 学校校规英语作文 关于八月十五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