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想要高考轻松应对考场作文 切莫捧着“好材料”去建“滥尾楼”

2020-11-16 02:00:01
相关推荐

如何利用课文素材,打造优秀作文?教材中的不少经典篇目,考生早已背得滚瓜烂熟。

但要想将其巧妙地转化成作文素材,还得遵循两大原则,用活三种方法,学会四种技巧。

学会从课本中披沙拣金,把自己最为熟悉而又完全吃透的教材内容用活用好,为高考作文锦上添花。

考场写作如何从教材中选取素材

朱嘉鼎,语文高级教师。优秀教师,高考学科优秀教师,市十佳高中骨干教师,省、市、县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陇原名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奖;主持参与省级课题研究十多项,曾荣获2016年度“平凉市十大名师”荣誉称号。

写作素材的来源,大而言之,无非两类,生活与书本。很多考生由于生活面狭窄,缺乏生活积累。

为了应付考试,只好东拼西凑,临时抱佛脚,抓来一点或零星或记忆模糊的社会例子来作为素材,既不典型,又不新颖,甚至还出现因记忆错误而导致的作文硬伤,使得文章平庸,得分很低。

其实我们所用的教材,涉及古今中外很多人和事,本就是作文素材的金矿。

把课文材料信手拈来,充实文章内容,减轻了课外材料积累的压力;课文素材用得好,用得妙,平中见奇,常中出新,在作文发展等级会有新的增长点;而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也会令评卷教师大加赞赏。

所以,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说,利用课文素材,打造优秀作文,应该成为中学生写作的必然追求。

如果我们学会从课本中披沙拣金,把自己最为熟悉而又完全吃透了的教材内容用活用好,高考作文定会锦上添化。教材中的不少经典篇目,考生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但要想将其巧妙地转化成作文素材,还得遵循两大原则,用活三种方法。

活用教材素材应遵循两大原则

原则一:紧扣专题,分类识记

新课标教材采用“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突出的主题。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抓住每个单元的主题,将所学的各类知识分类识记,就很容易和写作的各类主题挂上钩,转化为写作索材,学生写作起来就会游刃有余了。

诗文名句、作家作品、人物故事、场面情景均可摄人笔端,铸成“血肉”。挑选诗文名句、剪辑作家作品、活用人物故事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很常见,只是需要优化。

除此之外,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课下注释、课文链接,都堪称金矿。课堂上和高考复习时也可以思考,某材料可以为阐明哪些观点服务,如何为之服务。

这样,到了考场就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课本素材,信手拈来,何愁作文不出彩!

原则二:转换角度,熟中出新

有些课文素材大家都很熟,似乎很陈旧,作文时直接采用可能很难收到独特、新颖的表达效果,难以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但是,事在人为,“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够用出新意。

所以,用好教材中的作文素材,关键是根据写作的需要挖掘出新鲜的意义,使之面目一新,不落俗套。

例如,一般人用《廉颇蔺相如列传》作事例,都是为了证明“为人应该大度宽容”的观点,但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证明“为人应该襟怀坦白”“做领导应该知人善任”“推荐人才要不怕承担后果”等观点。

甚至还可以用来证明“国防实力是外交的后盾”这样全新的观点。换个角度思考,例例都出新意。

活用教材素材要用活三种方法

(1)一篇课文,单采独撷

关于剪裁取舍同一课文。议论文叙例应针对论点作概括的叙述,要简明扼要,不使用描写。单个事例,要呈现最吸引人的部分,从而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2)多篇课文,综合挖掘

同时对几篇课文的内容进行挖掘,弃旧图新。

概括摘述同一作家的作品:我们学过某一作家多篇文章,对他的生平耳熟能详,可采用集束式概述,作一番总结。

同条共贯多篇课文的材料:对于多篇文章相近(相同)的内容,不妨撷取精要,整合创新。起到一以当十,以点代面之效。

(3)分析组合,重新建构

就是用与时俱进的目光审视素材,不只改造整理,还要思悟评点;并围绕某一中心,有层次地组合成文;或变换角度,巧妙剪辑。

活用教材素材应学会四种技巧

技巧1:虚实相生,再现场面情景

场面情景(包括一些现象)再现的同时,加进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虚实结合,丰富画面,生动形象,那么你笔下的场面情景(人物)会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技巧2:叙议结合,传递人物神情

利用课文素材,同学们会较多地借用人物故事。那么,怎样成功地借用人物故事(包括作家的故事)呢?因材而异,因文而别,概括描述各得其宜,叙述结合更显精妙。

技巧3:妙引活用,平添文章底蕴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诗文名句用得多,用得熟;但不一定用得巧,用得妙。精准引用,能平添雅韵;巧妙化用,却更显高致。

技巧4:披文入情,综合运用辞格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夫缀文者情动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二者都是强调文采与表达的重要性。

其实,精妙典型的课文材料和其他材料一样,就如同待嫁的美丽新娘,你是用牛车把你的新娘拉出来呢,还是用花轿把新娘抬出来?这的确是一个简单浅显的选择题,而如何精心打造“花轿”,让“美丽的新娘”以最美的姿态呈现,确实又复杂而深广。

综合使用修辞手法,应是基本策略。此处所说的“修辞”既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等狭义修辞,也包括遣词造句、人称变化、整散句法、标点符号以及其他表现手法在内的广义修辞。

成功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能使课文材料平中见奇,常中出新,在熟悉的地方呈现美丽的风景。

学会了这些,你的作文水平将会大大提升,希望在这里我的建议可以给到大家一点帮助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新时代下的教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100字 自画像作文 庙会作文 介绍美食的作文 六年级语文作文 读懂作文 作文元宵节 希望 作文 欣赏作文 改变 作文 景色的作文 手机 作文 狗 作文 作文主题 妈妈作文 什么让我更出彩作文600字 我的发现 作文 300字 人间烟火作文 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600字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作文800字 新学期新打算作文600字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400字 以温暖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400字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作文 有你陪伴的日子作文600字 我喜欢的一本书400字作文 最难忘的一件事600字作文 五下第一单元作文范文 我的梦想作文300字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