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作素材」那些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为什么在别人那里都成了可能?

2020-11-16 06:00:02
相关推荐

文 | 礼止

编辑 | 阿玲

《阅读整理学》

作者:[日]外山滋比古

豆瓣评分:6.4分

《阅读整理学》一书中,作者外山滋比古写了一件让他往后人生中想起来就不愉快的事情:

他有一篇主题为“虚虚实实”的文章被收入教材,有个三年二班的学生集体写信给他,用命令的口吻说:“这篇文章有错误,请修正。”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非是给中学生看的,对于将文章收录进教科书他初时也并不同意,认为:“对中学生太难。”

虽然后来在表达和修辞手法上做了改动,但在教学应用过程中还是引起了种种怨言。

因为文章中有一句话:“所有的词语与想要表达的实际事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学生们无法理解。

因为无法理解文章,就认为文章有错误。这是孩子们的处理方式。

生活中大多数人也这样。我初中时代有个同学,她的口头禅就是:“怎么可能!”所有不是以她理解的样子出现的事,她都认为不可能。

制图:极简阿玲

《阅读整理学》作者提到,曾几何时,一群政府研究机构召集的评议员,在共进午餐时,对他们不曾接触过的文字处理机的说明书,进行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质疑。

一人说:“我开始使用文字处理机了,却不懂得使用方法,简直要我的命,虽然机器附说明书,对我却毫无帮助,无论我怎么读,还是完全不懂,忍不住怒火中烧。”

有人附和:“技术人员通常只熟悉技术,不了解文章的写作方式。他们认为反正自己看得懂,只要大略解说一下,读者应该就能明白。问题是必须能够用正确的方式,教人懂得使用才行!刚才提到的说明书是不合格的瑕疵品。”

这一群语言学家们无法理解说明书,就将错误归咎给写说明书的人,认为他的写作水平太差,无法做出适合大众的文字说明。

这些人是专家,并有相当的知识、教养。一时间难以接受自己无法读懂的文章。他们如果读不懂,就认定作者文章写得不好,理由竟是“这篇文章不像文章”。

可就是这些他们读不懂,认为不像文章的文章,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消费者靠着它学会了操作文字处理器。

那些“不可能”,只能算是一种错觉。一种太过自信,盲目否定未知事物的错觉。

就算是那些被尊称为学者、评论家的人,他们的语言素养也有待商榷。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并未在某些领域作出实际成就,也并未深入研究过某项知识的人。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可不敢再贸然给某件我们不熟悉的事断言“这不可能”了。

制图:极简阿玲

1989吉姆·谢里丹导演的《我的左脚》(豆瓣评分8.3分)讲的是爱尔兰残疾青年克里斯提·布朗的故事。

克里斯提·布朗出身贫苦,生来残疾,全身上下只有左脚可以动。可他却凭借着这唯一可以动的左脚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天才画家和作家。

他用左脚拿起画笔,画出无与伦比的的艺术;他用左脚在打字机上一字一句敲出震撼人心的作品。他甚至用左脚举起红玫瑰献给爱人,为自己赢得一份真挚的爱情。

这部电影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根据真实改编的故事。

1907年塑料之父贝克兰发明了塑料,而2002年英国《卫报》评选,塑料袋被称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因为人们认为它是无法生物降解的,塑料在自然界当中降解需要500年以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的杨军教授,在一次煮饭的时候发现,装米的塑料袋被虫子咬破了,从里面飞出蛾,袋子里还有虫子在爬。

对于这个现象他开始问自己,“这个虫子它咬破了塑料袋,那么它吃进去了吗?如果吃进去了,它消化了吗?”

随之而来的一切研究,将一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挑战了塑料不能生物降解这个世界性的难题。

昆虫的肠道高效降解细菌是在24小时之内,自然界的降解大概需要500年。

从500年到24小时,就因为杨军教授多问了自己几个问题获得的成就。

在坏情绪下,不要做任何决定,因为在这种心态下思考问题,只会越来越不愉快,而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大多数事后都会后悔。

当我们认为一件事不可能的时候,我们要有成年人的风度,要能够及时停下来,找到最适合的态度去面对问题,多问一声“为什么”。

制图:极简阿玲

有些人总是有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魄力。

美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在决定铸造八个气缸的引擎时,遭到了技术人员的一致回答:“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时的福特是这样说的:“我是绝不相信任何不可能的”他命令技术人员,“坚持做这件工作,无论要用多少时间,直到你们完成了这件工作为止。”

在一次次开会时技术人员的“不可能”呼声中,福特依然坚信“哪怕它是一只老虎,我也有勇气擒住它!”

最终这种引擎安装到了最好的汽车上。

小时候我们就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故事的教义是:年龄不在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

那些爱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总是比那些墨守陈规的大人更加厉害。

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该多问一问自己,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动脑就做出极端定义的事,是否也太过滑稽可笑?

END

「写作素材库」出现的故事,读者看过之后不一定当时就能用上。如果能在心中留下一点印象,需要的时候,能够想起来、能够找到出处,那么素材库存在就有了意义。

许多时候看过的故事就在脑边,用的时候却一直抓不出来,那种感觉可谓是挠心挠肺。希望「写作素材库」的故事、素材,能给大家带来阅读的乐趣,将来某一天如果能应用到某一个文章写作当中充当素材,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大家喜欢看故事,希望多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就来关注我们吧,未来的日子「写作素材库」和大家一起成长。

人生箴言:“发乎情,止乎礼”,所有的事情刚刚好最合适。。

写作素材库

在写作道路上与你一起成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喜欢羽毛球的英语作文 熟悉的人作文800字 知行合一作文 我的青春有梦想作文 古诗词伴我成长作文 与书籍同行作文 写冬天的作文200 作文声音 打屁股作文300字 中秋节做月饼的作文 游记作文400字四年级下册 小学生人物作文 小学写事作文指导 幸福的约束作文800字 蚕的故事作文 假期作文英语 我的同桌英语作文带翻译 春天来了作文600 错误作文400字 四年级350字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结尾 借物喻理的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350字 博士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五年级写景作文怎么写 我爱家乡的田野作文 春雨贵如油的作文 人间大爱作文素材 智能家居作文 魔方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