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唐代诗歌漫长的探索 才确立了创作指导思想 唐太宗倡导朴实文风

2020-11-16 17:05:01
相关推荐

本文乃“刘力家常厨味”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唐代诗歌的发展,离不开创作上的正确指导思想。这种指导思想的确立,是一个缓慢的探索与逐步完善过程。生活于初唐后期的陈子昂显然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这却又不是他登高一呼、万众响应的结果。早在李唐王朝建国之初,最高统治集团中头脑清醒的代表人物,如唐太宗、魏征等,鉴于齐梁陈隋因荒淫而灭亡的惨痛教训,就坚定地反对以文学作为纵欲、淫放和消遣的工具,认为这样做将导致政教败坏、风气奢荡。

太宗虽在诗歌写作上摆脱不了“宫体”积习,但却认为自齐梁传下来的绮靡淫丽之风“释实求华”,“以人纵欲,乱于大道”,“无益劝诫”。他指示房玄龄:“凡上书论事,词理切直,可伸于政理者”,“皆须备载”。由此可见,他倡导的是一种“可俾于政理”,即有益于国家之治理、社会风气之改良的朴实切直文风。魏征批判陈后主等“亡国之君”,“偏尚淫丽之文,徒长浇伪之气”,以致“雅道沦丧”。他所痛心的“雅道沦丧”,是指文学政教作用的消失。由此可见,他也是着眼于文学“有比于政理”的社会功能。

但是,无论是唐太宗,还是魏征,他们在批判绮靡淫丽文风的同时,并没有无视、抹煞文学本身的艺术特征。太宗在他亲自撰写的《陆机传论》之中,赞美陆机“文藻宏丽,独步当时”,“高词迥映,如日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

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中,称赞江淹、沈约等人:“缚采郁于云霞,逸响振于金石,英华秀发,波澜浩荡”。这些赞誉前人诗歌文采之美的言论表明:他们谁也没有把文学看成是可以不要文采、不具备任何艺术特征的单纯的政教传声筒。在他们的心目中,理想的文学应当是一种“有伸于政理”且具有文采的文质并重的文学。用魏征的话说,就是“其理也贵当,其辞也尚巧”,从而“文质因其宜”。

太宗和魏征理辞兼备、文质并重的见解,虽然就“质”、“理”来说,过分强调了“有比于政教”,但这种见解确实成了唐代诗歌创作的一项重要的指导原则,基本上为后来众多诗人认可与遵循。终有唐一代,单纯逐“文”而舍“质”、求“华”而释“实”,或者“质木无文”的作品(即一味追求文采华美、完全不管思想内容健康与否的作品和只管内容、全然不要文采的作品),确为鲜见。从整体来看,三百年的唐诗,无疑是一种思想与艺术并重、内容与文采俱佳的健康状态的文学。

“政教”作用只是文学社会功能的一部分。唐太宗、魏征等人过多着眼于此,确有一定片面性。到了“四杰”,开始倡“骨气”之说,并批判齐梁遗风为“争构纤维,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这就接触到了诗歌的一些本质特征问题——感情、风格、语言。他们强调的是感情的浓烈昂扬(“气”)和风格、语言的刚健、道劲(“骨”)。

参考资料

《陆机传论》

《隋书·文学传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玉兔之死高考作文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 我爱中秋节作文 重渡沟一日游作文 幸福就是现在作文 写事作文六百字 闯祸作文 最优秀的作文 那次我陶醉了作文 英语暑假作文50词左右 老师的手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指导 合唱作文 变化作文500 触动心灵的爱作文 感谢父母作文 关于读书的作文记叙文 我们心中的好老师作文 研学旅行作文 四百字写事的作文 关于导盲犬的作文 学生会感想800字作文 秋天的作文好词好句 筚路蓝缕的启示作文 写父母的作文 劝爸爸戒酒作文 家乡巨变作文 我会查字典作文 关于空气的作文 初一作文我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