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征文选登」教育的春天:我们家三代教育人的1978

2020-11-18 04:15:01
相关推荐

我很幸运,生长在一个教育世家:从我爷爷到我父亲,再到我姐,三代人都是优秀的人民教师。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让济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我们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家逐渐由贫弱迈向富裕,我们三代教育人一直都在孜孜探索着伟大教育梦,而这一切的成就与辉煌,都源自于那个难忘的1978。1978年冬寒料峭1978年冬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落后的教育体制,开始真正面向世界,拥抱未来。当好消息传到济宁,传到济宁安居镇西朱庄这个小山村时,50岁的爷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他知道:他又可以拿起教鞭去讲台上奉献自己的人生,因为他明白:期盼已久的教育的春天来了!1988年乍暖还寒 爷爷曾经对我说,他怀揣了一个梦,梦想家乡的学生都能上好学。

爷爷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济宁人的教育知识水平普遍比较低。而且当时济宁整个城区只有位于太白楼路的老新华书店,有时人们为了读本好书,都要从金乡、汶上走几十公里的路赶过来。每当书店一开门,许多看书的人便蜂拥而上,都在如饥似渴的读书。爷爷说,从他们的脸上,仿佛清楚的写着“我要上学”四个字,而这四个字,曾是多少老济宁人心中最渴求的梦。当时济宁地区教育力量的薄弱,让很多60后、70后的济宁人学习经历不完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每当他在汶上授课的时候,望着台下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总是有一种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头。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学好知识,他到济宁旧书摊上四处收集各种教学用书,去济宁一中拜访名师,不断探究教学方法,尽力弥补那些年的知识空白。爷爷说,他愿意把自己奉献给济宁的教育事业,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要感谢十年前的1978年。2008年春风习习 爸爸曾经对我说,他怀揣了一个梦,梦想学生都能均衡成长。

爸爸说,作为一名济宁任城区农村初中教师,他深深关注济宁农村孩子的身心成长。在他看来,现在济宁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普遍不及城市。“超大班额”、泥巴操场曾经是济宁农村学校的代名词。一方面不少济宁农村学校位置偏远,道路泥泞,交通闭塞,好多优秀名师都宁愿去济宁学院附中、十五中这样的学校,也不愿意来鱼台、泗水这些偏僻的农村学校;另一方面,由于济宁市农村孩子的家长大都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关爱,他们的学习、身心发展也不容乐观,许多留守儿童不仅脾气大、自卑、成绩差,而且不善于沟通、无法立足于社会,影响学生的均衡成长。现在,走在笔直的学校小道上,望着窗明几净的教室,看着农村学校图书馆满满的图书,爸爸一种无形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爸爸说,正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拓宽了农村孩子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憧憬,改变了农村孩子们的命运。2018年春暖花开 姐姐曾经对我说,她怀揣了一个梦,梦想学生都能自主发展。

姐姐是济宁一名小学老师,她说,当初在他们班级,填鸭式的教学,成为济宁各个学校的标配,但是这样的教学,不仅让教师心累,学生也是叫苦连天。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校园里,提升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素养已经成为济宁市大多数中小学老师的共识。课堂上,学生们神采飞扬,交流碰撞,将自己去古运河、羊山战役纪念馆、孔子文化节游玩的照片给大家分享,讲述魅力故事,提升语言能力;课堂外,老师学生一起去拜访孔子、孟子,学习国学经典,品读儒家文化,注入孝德精神。去济宁市图书馆尼山书院参加“爱在金秋”朗诵会,练习书法,陶冶情操。 正如姐姐所说,每次谈及自己的教师身份,大家都投来敬佩的目光,这让她非常自豪和骄傲。姐姐说,正是1978年播下的那颗梦想的种子,才有了今天济宁老师和学生的笑颜逐开,才有了今天济宁教育事业的春暖花开。

作者:张允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看书作文 作文相伴 作文难忘的事 相信作文 哭了作文 特色美食作文 大树作文 天气的作文 优秀高中作文 英语五年级作文 英语作文100 外婆的作文 付出作文 家庭英语作文 电影英语作文 英语电影作文 生物作文 作文的语言 英语作文 梦想 手抄报作文 再见作文 爱是作文 五年级作文下册 作文看见 的滋味 作文 作文素材小学 初中作文500 矛盾作文 珍贵作文 七年级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