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半步崩拳郭云深晚年的形意拳有什么变动?(老拳师酒后吐真言1)

2020-11-23 11:35:01
相关推荐

同步同名公众号文章。先欣赏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趣味武术界短篇小说——老拳师酒后指点武术真谛,社会青年最终练成实战高手-第1、第2章节:

头哥与老木在单人宿舍喝酒,一直嘟嘟囔囔,讲武术上的感悟。说如果李师傅还在,就不会这么寂寞了。

老木一听就知道头哥心里有事,“李师傅独来独往,无牵无挂,你是羡慕李师傅那份潇洒吧?”

李师傅临走的时候,点评了头哥父亲的手抄拳谱,头哥的父亲在形意拳上的遗憾,到了头哥这里得到了弥补。李师傅讲了很多的话,可惜头哥没怎么听懂,也没怎么记住,但是李师傅告诉他,这个拳谱将来可有大用,一定要用心钻研。现在头哥手里就晃悠着这份拳谱,对老木说:“木哥!你说,我还有出头之日吗?”

老木说:“大头,你是问江湖内还是江湖外?”

头哥笑了,“老木,哪条河流不入海?不都是一回事吗?”

老木说,“大头,咱们是邻村的,我就不跟你绕弯子了,你啊!前途无量!”

“艹!”头哥对瓶吹了一口啤酒,“雪花啤酒,勇闯天涯,岁数越来越大了,还闯个屁啊!”喝完这口酒,头哥对老木道:“木哥!你说,新来那个什么特种兵,他那两下子,跟咱们五行拳比,好使吗?”

老木低头抿着酒,停了好一会才对大头道:“你是想说,老板既然让你当队长了,干嘛又招那么个人进来是吧?”

大头钳了两口菜,咯吱咯吱咀嚼着:“老木,你说我怕过谁?”

“咱们吃着马老板的饭,马老板安排你巡逻,你都敢躲在这里喝酒,你还能怕谁?”

大头原名牛耀坤,他跟老木是邻村的,老木按说是他叔叔辈,但是大头要他保密,就随着保安兄弟这么叫着。在这支队伍里,除了旧厂房传达室那个,就数他俩岁数最大。

头哥是乾坤特卫保安公司的大头儿,老木是个普通特勤,老木村里曾经有个住闺女家的老师傅,会一种王芗斋传五行拳,传说是半步崩拳郭云深晚年的拳法,老木跟着学过。据说跟大头在公园里认识那位李师傅是一支。现在老拳师不在了,李师傅也找不着了,整个北方,也就剩下这一对师兄弟了。

只是老木并不太认同大头是传承人的说法,老木的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年轻时候也折腾过,还创路过木真拳道,“木”字即是他的名,又是会意站桩。这一门的核心是桩功。老木很想拉拢马老板拜自己为师,可惜有头哥横在这里,他越不过去。

在人手下干活,很多话不方便直说。这种尴尬的现象,武术界非常普遍。很多人是真爱武术,很多人是不得不继承,也有很多人,本跟武术师承没什么关系,但是看好这个文化噱头,很着急的拜师,很着急的推广,很着急的出名,很着急的挣钱。没赚着钱,又很着急的诉苦。

牛耀坤按说是最捡便宜的一种,他本来就跟这拳没什么关系,但是他表现出来的,反而是家学不得不继承,肩负着传承发展使命的那一种。

这种事,也很少有人去追究。像老木与大头这种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他是不可能为了所谓的正义就去没有价值的揭穿大头。他甚至需要牛耀坤帮自己说两句好话。老木常常自嘲,我也不是什么正直的人。

大头找老木,并非是为诉苦,因为老木知道的确实比大头深。老木很清楚,等大头把东西学到了,也就不会对自己这么好了。大头背后经常对人讲,老木一身武艺,混到这个屌样,说明他脑子不行,以后也好不到哪去。

一个自学偷学冒名正宗的人,怎么可能如此大义凛然的跟外人诉苦师门的不幸?老木确实也不是个什么好人,但他也确实想不明白这一点。大头的声势很足,他是请教的言词,但是声调总是压着老木。这让老木很不爽,但你真给他指出弊端,大头又会顺着往下扯一些认同的话,好似自己早就知道,只是在试探自己。这个感觉就更不爽了。

这是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可交。老木也时常感到矛盾,因为老木的处境也确实不好,这里除了大头,真是没人在乎自己。

乾坤集团现在的老板姓马,之前的老板因为一些事情转手了这家公司,特地嘱咐马老板,要好好运用头哥这张牌。

前老板是白手起家,但是名声并不太好,其实这也不怪他,房产这行,怎么说呢?所以在某个时期,头哥是立过功劳的。头哥立功劳不是因为救过老板的命,也不是争取到了什么利益,而是头哥有个手法,不发工资还能弄着人争着给自己卖力,出了事还算不到公司头上。为公司节省了一笔开支,更省却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公司没发展好,前老板感觉大头没跟着自己享到福,就有点过意不去。所以一再嘱咐马老板,不要亏待了大头。

开始的时候,马老板确实挺重用大头,配给他的车依然给他用着,腾出一套房子给他用着,而且沿用了前老板的习惯,叫他耀坤。马老板经常在喝酒之后,当着客户讲:“我高级助理,耀坤!武术大师级人物!怎么样?给我做司机。耀坤,你说,你的武学之路是不是我给你铺就的?”

头哥通常会很简单的回答:“是。”马老板就很欣慰地笑着,对客户讲:“怎么样?哪天让他练一段给你开开眼!就铺地的青石板,耀坤一个崩拳就打碎了!”

这话也并不错,如果不是马老板以投资武术文化园、武术基地为名,头哥是没有胆量往正经武术圈里混的。他知道自己这两下子会得到什么评价。头哥经常讲,现在的武术圈,太腐朽了,但是腐朽归腐朽,牌子在人家手里攥着。直到木哥风尘仆仆的前来应聘,头哥看到了希望,木哥虽然是光棍一根,但好歹木哥在社会上折腾了许多年,有他为自己证明,还是有点作用的。

但凡有客户的时候,头哥总是一副冷酷杀手的表情,好像一条藏獒,一眼看过去,就跟金毛不同。他常常很冷漠地斜视一眼后视镜,尽可能地与客户对视0.7秒的目光,而后漫不经心地吐出一个字:“是。”

这就是头哥的日常。只是这段时间,老板出门不带他了,而是带着一位新招来的什么特种兵。细说起来,头哥跟整个马老板感情一般,但是头哥对他确实够意思,要说之前没有头哥带着兄弟打拼,公司发展也不会这么顺利。但是前老板把公司卖了,欠的这份情,就与人家马老板没关系了。你一个保安队长,无权干涉公司的发展蓝图。

所以当头哥每每争取说,“老板,我跟你一起去吧”的时候,马老板总是很冷漠的回复,“耀坤,你这人嘴笨,等动手的时候你再上,好好休息,钻研拳法,回头我投资你开拳馆。”

大头就只好说,“好的马哥,有事给我电话,我这人不会说话,但要说动手,我谁也不怕!”

马老板讲:“好,你好好恢复下状态,我安排你打几场比赛,提提名气,然后咱们开馆。”

打比赛?艹!头哥感觉自己这么混下去就没意思了。自己算什么?风光的时候不带自己,放贷的来催款了,就把自己推出去应挡。大头越发想独立武术字号,但是他又担心老木不配合自己。造假的事情,必须统一口径。跟老板似的,光指望赖是不解决问题的。混名气,信誉还是很重要的。

(未完)原文:硬派老禅师

武作家点评:

1

这是一个短篇故事的前两节,是我们同名公众号推出的趣味讲学系列。按着公众号改版计划,本是先发布完整故事,然后针对故事中涉及的技术做出专门注解,以此保证故事的完整性以及技术文的独立性。但是反响来看,读者有点着急。

原本这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教学形式,不但能学到技术,还能品味到武术圈的其他方面。但是这种教学工作,助理还无法独立完成,长期积压下去,便会脱离故事新鲜度,失去了趣味讲述武术界的教学意义。所以本周尝试直接在点评中讲解技术。本节的武术重点显然是“郭云深晚年拳法”。

2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河北当代某大市(古代并不发达,但是镖路必经之地),撇开故事情节,当地在不同时期,传承有四五个流派的形意拳,并非小说中说的就这么哥俩。主要是民国时期,当地人在北京学习后又回传的,这里有宗师刘奇兰的弟子耿继善在北京传授的学生,回到家乡又发展的支系,而且有两支,笔者曾与其中一支的代表传承人共事过;当地也有大师尚云祥在北京拳馆的弟子在此地的传承,这两大支算是京系了。

之外还有大师李存义在村落中的一类传承,李存义是刘奇兰的弟子,尚云祥的师父。这系可以归为直隶系。也有几个支系传承,但不如耿继善、尚云祥这般出名。另外也有郭云深的徒孙辈分留下的部分传承,应该都是民国中期传入,还有祖师李洛能的儿子李太和以及孙子李振邦分别留下的支系……近时代传承还要多一些,但风格已经大同小异。

其实整个河北地区,基本也是这个传承模式,以及这几大支系。

3

这几个时代,由不同拳师传下的拳法,打法追求一样,但是练法与演练风格是各有差异的,而因为练法不同,出来的功夫就不同,所以打法又有不同。经过新时代的演变与交融,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了。说句得罪人的话,各支别都失传的差不多了,然后相互一找补,毛病几乎都错的一样。

这话别不服,放在过去,农村很多人都自己可以打个家用木工活,而现在呢,给你现代化工具,让你打个桌子、凳子恐怕都不知道如何下手。环境熏陶是很重要的,天天看着,跟毫无头绪是不一样的。没了技艺氛围,有高科技工具也没手感。

再不行可以拿种地举例,从小没进过庄稼地,给你个拖拉机开着也照样不会耕。

4

当初确实有一位郭云深系传人,传授过一种简化了的形意拳,但是传承并不广。主要就是简化在践蹿步上。没了践蹿步不丢人,心意拳也分带践蹿与不带践蹿的练法,是为河西系与河南系之别。这位老拳师传的,就是不带践蹿的一种五行拳。也确实只传了部分拳势。这个老拳师是过路教拳,后来因为时代原因,他没教完便不再走这条路了。后来弟子也就没有再学,有的跟了别人,有的就在原始基础上这么继承延续着。

这种简化风格,郭云深的弟子李振山有完整传承,后来李振山又教给了王芗斋。王芗斋在基础上又放开了一点门户,打法理念不变的情况下,有了另外的形式,即不失京城武术界的推手趣味,又越发的接近现代搏击,比原本的形意拳更容易理解。但是王芗斋看待简化练法,又对比当时的形意拳,感觉传承到现在少了一些东西,他半生闯荡,也是在不断找寻这种东西,

缺少的这部分,王芗斋认为是拳谱中反复提到的“意”的展现。后来他强调了这部分内容,独立了意拳体系,改以站桩为根本,意会变化为指导。跟文中这一路练法有能对应上的地方。所以故事中直接讲到“王芗斋五行拳”,是因为此风格形意拳以王芗斋为代表。

不同是王芗斋的新系统是以混元桩为本,打法上是钩挂冲撞,横撑斜打,步子走斜向摩擦步为多,与早先的直线蹿纵有了区别。而文中这一传承,虽然不再蹿纵,但是保留着直线发力的规矩。这是故事接下来二人探讨的重点。

直线发力,并不是讲不准斜向开步。重要是看这个合力方向是否一致。

5

都是形意拳,各种练用势法都可以练习掌握,也都应该能够灵活运用。这里仅仅是为区分细节,做以注解(为避免抬杠丢学问,此处省略对比注解文字若干。有阅读需要,可以在赞赏之后,获取字符,点亮隐藏内容)。

王芗斋当时宣扬自己找到了意拳真髓,引起原传不满,还特定派代表人进京与之较技,可惜不能胜之,积郁而回,立下门规。具体怎么打的,李振山传承中还有说法,但未细考据,看传承人展示技法,只能感叹,当年他们打不过王芗斋在情理之中(此处高深,隐藏内容)。

(赞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文章结尾后点击橙色赞赏按钮,一种是在公众号菜单栏点击“赞赏”,查看二维码。)

且不管当时的形意拳跟意拳哪个更接近原传,就此类传闻可以旁证,当时主流的形意拳就已经有所失传,或者差强人意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故事中的这位自学成才的保安队长,也是王芗斋拳法的风格。但实际上,他讲到的那个传承跟王芗斋意拳不是直传关系,而是他从散打中感悟的,还有这一位“老木”可以作证。

6

用这些内容做文字点评,是什么用意呢?

一是留住前期被技术文吸引来的新读者。

二也是告诉这样的朋友,就是“老师傅会一种王芗斋传五行拳,传说是半步崩拳郭云深晚年的拳法”这一句话,背后就有这么深的历史隐情与技术秘密。

再说公园里那位老师傅,他的传承很神秘,倒不是他隐晦不说,而是时期有点早,很多意识不强烈,我方人员在交流的时候忽略追问了。当时主要是追求技术,而不是历史文化。

他的劈拳是通臂式劈拳,拳劲非常透彻。跟他有过交往的人员讲,早先那种武术脚靶,给他端住接劈拳,老师傅一个劈拳给脚靶劈裂两半了。他的风格静态时候,跟意拳架势有一些接近,动起来是另外的状态。当时朋友的印象是,拳是老师傅自己发明的,式子比较简单,就是五行拳反复变化,实战能力很强。

如果在网络上混得深的朋友,大概能看出故事素材的来源,但此一处,只能说故事主角疑似也受过指教,或者见过这个老师傅。怎么说呢?很多照着视频、拳论自学自悟的“形意拳”,大概都是这种风格。看故事原型打不出那种透彻劈拳,说明没有深入传承。所以也有必要在点评中解说清楚。老师傅的技术,跟上文展示并不一样,他的五行拳十分特别(隐藏内容)。

7

得感谢这个故事原型,确实如故事所言,他是有忌讳的,因为他图个好名声。只要图好名声,他就不会太龌龊,至少表面要做好。我们采用他来揭秘武术圈的状态,并不是因为这位原型多么不好,而正是因为他不是那么的卑鄙,所言还值得拿出来说说。真正的武术圈的黑暗处,比这兄弟更加险恶许多倍,因为牵扯太多,没有徐晓冬那个魄力,反而没法去明讲了。

头哥即便没有传承,他也是能实战的,而有的人,造假一个流派出来,又没有实战能力,反而因为相互包庇,大力推广,很容易让爱好者信以为真。

而武术圈的爱好者有个特点,没进入的时候都很“精明”,一旦进入了,就会变得性情古怪,根本没法正常交流了。头哥曾经还打击过这一类人,但是收效甚微,因为对方根本就不接招,而采取了别的手法避开了头哥。这是另外的篇章。是说头哥也是有武术贡献的。

点评设置了三处“隐藏内容”,足够说明小说也可能藏着大道理、大真相、是内行自有门道可看。也希望朋友们不要因为故事为主就取关,见着技术文又回来,你完全可以翻翻经典老帖,换来换去没有意思。

也请支持给我们投稿的老伙计们与小伙子们,不管文风是趣味还是深沉,至少都把故事写完整了,把观点写清楚了,是很真诚的。而且每篇文章我也是经过审查的,没有价值的我们也不会选用。人太现实,就冷漠了。所以请在本平台迎接爆炸点的预备期,多支持一下给我们投稿的小伙子们。

半步崩拳是不是郭云深发明的?随着这兄弟二人的故事进展,咱们会慢慢揭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暖作文350 元旦晚会作文400字 妈妈生日的作文 百合花的作文100字 生活教会了我作文 写一篇景的作文300字 我想对老师说的作文400字 写桃花的作文题目 林老师讲作文 作文雨一直下 与阅读同行作文 机遇的作文 三年级中考作文 记一次什么作文 写晴天的作文 写一首歌的作文 我的家人英语作文50字 以根为话题的作文 游水浒城作文400字 动物作文350字 高中英语作文暑假计划 作文童年趣事400字 关于读书作文800字 关于承诺的作文 关于零的作文 师恩难忘优秀作文 赏菊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日六一儿童节作文 放风筝600字作文 一个夏日的早晨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