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解王宗岳《太极拳论》

2020-11-23 13:00:01
相关推荐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让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力,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王宗岳《太极拳论》---解明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注意实行解说非作文也)

不动为无极,已动为太极,空气磨动而生太极遂分阴阳,故练太极先讲阴阳,而内包罗万象,相生相克电此而变化矣,太极本无极生,而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练太极,心意一动则分发四肢,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九宫,即掤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静本还无极心神合一,满身空空洞洞,少有接触即知。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无论练拳对敌无过不及,过逾也,不及未到也,过与不及皆失中心点,如敌来攻顺化为曲,曲者弯也,如敌攻未呈欲退,我随彼退时就伸,伸者出手发劲也,过有顶之敝,不及为丢,不能随曲为抗,不能就伸为之离,谨记丢顶离四字,如功能不即不离,方能随手凑巧。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为之黏

比如二人对敌,人力刚直,我用柔软之手搭上敌之刚直上,如皮鞭打物然实实搭在他劲上,他相摔开甚难,他交就是胶皮带缠住他能放能长,如他用大力,我随粘他手脆往后坐身,手同时不离往怀收转半个圈为之走化也,向他左方伸手使敌身侧不得力,我为顺,人为背,黏他不能走脱矣,昔有一轶事,有不法和尚头者,与一人较,人知其用羊抵头之法无敌焉,甚惧,其人见和尚新剃头,忽想一法,去外用湿毛巾一条仿焉,和尚施其法,此人用湿毛巾摔搭头上往下一拉,和尚随倒,是即以柔克刚之理也。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今同志其柔化,不知急应之法,恐难与外功对敌,急快也,缓慢也,如敌来缓则柔化跟随此理皆明,如敌来甚速柔化乌能取哉,则用太极截劲之法,不后不先之理以应敌,何为截劲,如行兵埋伏突出截击之,何为不后不先,如敌手已发未到之际,我手截入敌膊未直之时,一发即去,此为迎头痛击,动急则急应此非真传不可。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与人对敌,如推手或散手,无论何着数,有大圈,小圈,半个圈,阴阳之奥妙,步法之虚实,太极之阴阳鱼,不丢顶之理,循环不息,变化不同,太极之理则一也。

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著者拳式也,今同志专悟懂劲,故不能发人,先学姿势正确,次要熟练,渐学懂劲,古人云,不揣其本而其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此句先求姿势后悟懂劲,不难而及神明,神明言拳精巧,豁然贯通,即领悟得拳奥妙,能气行如九曲珠太极理通焉,非久练久熟,何能此境耶。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

顶者头顶也,此处道家称为泥丸宫,素呼天门,顶劲非用力上顶,要空虚要头容正直,精神上提,不可气贯于顶,练久眼目光明,无有头痛之病,丹田在脐下寸余即小腹处,一身元气总聚此地位,行功如气海发源,环流四肢,气归丹田身与气不偏倚,如偏倚,犹磁瓶盛水瓶歪倒,则水流出矣,丹田偏倚,则气不能归聚矣,此说法佛家舍利子,道家为练丹,如此练法气壮多男,工久外有柔软筋骨,内有坚实腹脏,气充足,百病不能侵矣。

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隐者藏也,现者露也,隐现之法,与人对敌,犹神明难测之妙,如敌来击至我身,我身收朿为忽隐使敌不能施其力,如敌手往回抽时,我随跟进为忽现,敌不知我式高低上下,无法敌当我手,练太极如河中小船人步临其上,必略偏忽隐,又裹步必随起,忽现,犹龙之变化,能升能降,降则隐而藏形,现能飞升太虚与云吐露,此理言太极能高低,隐现即忽有忽无之说重者不动也,与人对敌不动可乎,如用拳必以身体活动,手脚灵捷,然后可以迎敌,敌如击我左方,我身略偏虚无可逞,击我右方我右肩往收缩使其拳来无所着,我体灵活不可捉摸,即左重左虚,右重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仰为上,俯为下,敌欲高攻,吾即因而高之而不可及,敌欲押吾下因而降使敌失其重心,与己说,仰之弥高眼上看,心想将敌人掷上房屋,俯之弥深,想将敌人打入地内,班侯先生有轶事,六月某日在村外(即北方收粮地方)场乘凉,突来一人拱手曰,访问班侯先生居处,答吾即杨某也,其人疾出大食中三指击之,班侯师见场有草房七尺高,招手说朋友你上去罢将其掷上,又言请下罢速回医治,乡人问曰何能掷其上,曰,仰之弥高,乡人不解其说,北方有洛万子从学焉,习数年欲试其技,班侯师曰将你掷出元宝式样可乎,万笑曰略试之,较手如言两手两脚朝天,右胯着下如元宝形,入地不能,将胯摔脱矣,医好至今腿略颠跛,此人拳甚好其人至今还在,常曰俯之弥深利害极矣。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长者进也,促者迫也,与人对敌时,可进不可退,伸手长劲,我手愈进愈长,不进则短,我击敌,敌退时我进身跟步,促迫敌不能逃也,敌不逃脱我为顺敌为背,可能施其机,总言之即粘连黏随之意义矣。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练工久感觉灵敏,稍有接触即知,独如一鸟毛之轻,我亦不驮,蝇虫之小亦不能着落我身,即便着落琉璃瓶内,光滑不能立足,我以化力,将蝇足分磋矣,如此可谓太极拳之功成矣,昔班侯先生有一轶事六月行功时,常卧数荫下休息,或有风吹一叶落身上不能存留,随脱流而落地下,自常试己功,解襟仰卧榻上捻金米(即小米)少许置与脐上,听呼一声小米犹弹弓射弹一样,飞射瓦屋页相接,班侯先生之功可为及矣,同志宜为之。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与人对敌,不出有一定架式,使敌无处入手,如诸葛用兵或攻或守敌莫能预测,谚云不知我葫芦卖的是什么药,敌不知我练太极拳有审敌之法,如搭手素熟懂劲,我手有灵动知觉,敌手稍动我早知来意,随手凑巧以发即出,如离远用审敌法,以望即知其动作,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面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让无力,手慢让手快,此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虽拳类繁多,各门姿式用法不同,总而言之,盖注重手快力大则一也,此种说法,人生就有,非学得也,各拳著名人亦甚多,但未有太极之理之精微奥妙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力,显非力胜

圣人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学艺能无力打有力,手慢胜手快,以巧治敌,能使人实地心服,亦不愧学艺之苦心矣,练太极能引进落空,虽千斤力无所用矣,能灵活才有落空之妙,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妙得矣,昔有一轶事京西有富翁庄宅如城,人称为小府张宅,其人爱武家有镖师三十余人,性且好学,闻广平府杨禄禅名著,托友武禄青者往聘,及请至,张见请人瘦小身未五尺,面目忠厚,身衣布衣,遂招待其礼不恭,宴亦不盛,露禅先师会意,遂自酌自饮不顾其他,张不悦曰,常闻武歌谈先生盛名,不知太极能打人乎,禄禅知谦不成,遂曰有三种人不可打,张问何为三种,答曰,铜铸的,铁打的,木作的,此三种人不容易打,其外无论,张曰敝舍卅余人冠者刘教师,力能举五百斤与戏可乎,答曰无妨一试,刘某来式猛如泰山,拳风飕声,临近,露禅以右手引其落空,以左手拍之,跌出三丈外,张抚拳笑曰,先生真神技矣,遂使厨夫,从新换满汉盛宴,恭敬如师,刘力为牛,不巧安能敌手,由此知彼显非力胜,之能为功也。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七八十岁为耄耋,能御众人,指练拳言,不练拳,即年壮,敌一二人难矣,用功人自学拳日起,至老未脱功夫,日久筋骨内壮,气血充足,故七八十岁能敌众人,犹战定军山老黄忠言,人老马不老,马老刀不老,其言甚壮,练太极拳人老精神不老,能敌多人,概此意也,昔建侯太师遗事,有日天雨初晴,院泥水中一小路,可容一人行,门生赵某立其间观天,不知老先生自屋出,行赵后焉,欲为戏伸右膊轻轻押赵右肩上,赵某觉似大梁押肩,身弯曲侧坐,移出路,老先笑而不言,行出,又一日足立院中言与众捕为戏,有门生八九人齐拥上来,见老先生几个转身,众人齐跌出,有丈余的亦有八九尺远的,老先生年近八十,耄耋御众,非妄言也,快何能焉,快何能为,此快字言无着数之快谓之忙乱,忙乱之快无所用矣,非快不好,快而有法然后可用矣。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

立如秤准,即立身中立不偏,方能支撑八面,即乾坤坎离巽震兑艮即四正四斜方向也,活似车轮言气循环不息,古人云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腰如车轴四肢如车轮,如腰不能作车轴,四肢不能动转,自己想使车轴转,可多浇油腰轴油满方好,同志细细体会,自得之,勿须教也。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前说有车轮之比,犹如用一脚蹬轮偏,自然随之而下,何为双重犹如右脚蹬上右方,左脚蹬上左方,两力平均自滞而不转动,此理甚明,忽须细说。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最浅解说,同时得许多宜处,譬如有几人练太极日日用功五六年,与人较反被敌制,同志问曰你用功五六年可为纯工矣,何其不胜,请表演十三式观之,见其练法骑马坐裆把拳怒目咬牙,力大如牛,气也未敢出,此为双重练法,同志笑曰,尊驾未悟双重之病耳,又一人曰,我不用力练五六年,为何连十岁顽童也打不倒,同志请其演十三式,其见练法毫不着力,浮如鹅毛,手足未敢伸,眼亦未敢开大,同志笑曰,尊驾为双浮误矣,双重为病,双浮亦为病,众笑曰,却实练法何能得之。

欲避此病

双重双浮之病,预避此病,现今易耳,有此拳书容易知之,此书阅法先阅一遍拳理甚多,不能一阅就全懂,日后可练十日拳阅一日书,慢慢此书功效大著矣。如有一节悟明料难,可问高明老师也。

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阳,相济方为懂劲

阴阳即虚实,总而言之,粘连走化懂敌之来劲,前解甚多不必多叙。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能懂敌之来劲,加以日日习练即久练久熟之意,揣摩就是悟想老师教的使用法,极熟,出手心想即至,从心所欲得之矣。

本是舍己从人

与敌对手,知要随人所动,不要自动,吾师澄甫先生常言由己测滞,从人则活,能从人便得落空之妙,由人不能由己,能从人就能由己,此理极确实,极奥妙,同志功夫练不到此地位,恐不易知耳,此说极明显,佛经云,我说牛头有角,即明显之意也。

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厘毫,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与敌对手,多是不用近,而用远,静以待动,机到即发为近,出手慌忙,上下寻处击敌为远,太极之巧,分寸之大,厘毫之小,所以不可差也,如差厘毫,如千里之远,练拳对手同志不可不注意焉,此先师王宗岳传太极拳之要论。

摘自1931年杨澄甫著的《太极拳使用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作文推荐电影 怎样教孩子写好作文 一件快乐的事600字作文 我喜欢的天气作文 告别小学迎接初中作文 关于雾的作文 我命由我不由天作文 什么是我的老师作文 赞美母亲的作文100字 挫折事例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写作辅导 规范作文 辽宁卷作文 节能环保从我做起作文 秋天的树叶作文300字 从此我不再任性作文 寒假趣事作文 精彩一刻作文500字 有关成长的作文开头 安全小作文 感动3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怎样交朋友 有趣的人作文 第一次跳舞作文 这也会过去作文 你对我很重要作文 谢谢您老师作文 关于鸭子的作文 去公园玩的作文200字 消息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