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个都不能少(原创)

2020-11-23 14:55:02
相关推荐

一个都不能少 (主标题)

—————关于写作前后不可缺少环节的思考与建议(副标题)

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如果随便去写,又因评价不高而失分,作文不是一就而成的事,需要长期的学习与训练,通过积累经验去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那么我们需要有怎样的写作习惯,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呢?对于学习写作的人,在没有形成个人的写作风格与写作程式时,重视写作的审题开篇与修改升格的两个环节,我认为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显得尤其重要与必要,两个环节缺一不可,不能忽略。否则所写出来的作文问题多。作文是写给别人看的,必须要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赞赏有加。下面就围绕作文的审题开篇与升格提分谈一下应对的方案。

关于如何审题开篇

凡是布置写作任务,无论是平时的训练,还是考试,都有明确的要求与写作提示。因此写作前的审题阅读少不了,紧扣题意,理清思路才能下笔,否则很难写好作文。所以你的写作潜意识成了你文章质量高低,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以下列举五方面的写作指导,供大家参考。

一、出题意图。看考生生活面、知识面的宽窄以及思想境界的高与下。在教学中,每逢考试完,我们总是听到学生说:“老师,我最担心作文跑题了。如果跑题,我的语文就死定了。”“这次的作文靠运气了,希望碰到个看漏眼的老师就好了,如果碰到个严格的老师改到我的作文,那就倒霉了。”老师的耳边总缺不了哀叹声、抱怨声和祈祷声。这些同学就是没有吃透命题的意图导致心里没底。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的作文命题,无不是隐含着出题者的目的性,无不是有着明确的出题意图。那怕是看似开放性的话题,暗地里也被出题人设置路障,专门对付粗心大意的考生,如果在阅读判断是不留神,或是被小陷阱套路了,或是犯了小限制的忌。这里考生如果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命这个文题,再去探究命题的依据是什么,命题的出发点又是什相信写作时就有底气了。如果不能吃透写作要求,能够准确解读出话题背后隐含的意义,就很容易沾染上偏题、跑题的毛病。

因此,下笔前揣摩清楚命题者的意图,写作时才能紧扣话题,命中目标。

二、立意取向。是否做到高远?俗话说文如其人,一点不错。如果一个平时从不思考什么理想,什么人生价值,为什么活着的人;一个对生活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产生深刻思想;一个从来不会去思想,从不去关心事物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形成高远意境的。总之,一个对生活充满冷漠,缺乏感动的人,一定是一个内心空虚而情感淡漠的人,自然无法写出情感丰满的好文字好文章。学生的情感丰富来自哪里?来自生活,来自阅读。所以要做一个生活有心的人,善于观察的人,做一个阅读用心的人,善于思考的人。让自己的思想发亮的人。

三、谋篇布局。如何处理内容?我的写作主张是动笔前不一定要列提纲,但要打腹稿。对于富于戏剧性的内容,建议设置悬念形式去写,同时采用倒叙手法引出故事情节;如果写的人物情感较为敏感与丰富,当然进行深入细腻的描述,让人物形象鲜明又出彩;如果你是思想老成的人,看问题深入,有独到的见解,建议你用批判形式去组织语言,让人折服。

谋篇布局表1

谋篇布局表2

谋篇布局表3

谋篇布局表4

例举《__让我与众不同》,补充完整的题目,应该涵盖两部分内容:一是所填内容;二是“我”的与众不同处;两者之间通过“让”发生逻辑关联,这就要求在写作时既要写出“是什么使我与众不同”的,更要突出我“怎么与众不同”的,否则就不能算完全切合题意。

如果 写“父爱(母爱)让我与众不同”这样的作文,在文中只是记叙父爱或母爱的感人事迹,而对我“怎么与众不同”的内容提及甚少甚至只字未提,这就犯了“头重脚轻”甚至是“顾头不顾尾”的毛病,这样的作文属于偏题或跑题之作,得分自然不理想。

四、选材策略。内容如何紧扣题目?内容靠材料显现,立意靠内容再现,所以选材是根据立意的取向来取舍,与主题无关的材料不要选用,哪怕最生动。写作时,在审题开篇的时候,必须明确的是所有的事情都得围绕话题去思考如何选材,从哪些方面选材,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切合题意。

材料要典型,但不一定经典。为什么这样说?如写议论文,议论文所用的论据就必须典型,具有代表性。除了运用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要选用典型的名人名家的言论和事例,其实因时代的发展,可以选取有时代性、体现时代精神的人或事例,所以说典型不一定经典。对于写记叙文,可以小中见大、平凡中见神奇,可以对比衬托,正反面刻画,突出主人风范等等的表现方法,达到透过表现人物精神的目的,突出中心思想,强化主题。

总之,材料的选取要意象高远,深刻感人,让人动真情,受感染,切忌选取的内容单薄与空洞。

例举《__让我与众不同》的写作,在材选时出现的问题,加深理解。

思考1:写作时是考虑能不能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如果没有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特定事件的记叙,没有特定人群(可以理解为“众”)的对比衬托,如“我”的诚实善良又如何显得“与众不同”呢? 所以要运用对比或衬托的写作方法去写。

思考2:写作时是考虑“与众不同”有没有涉及。在写作时很多人会根本没有涉及到“与众不同”的内容,出现了大量的顾“头”(题目所填内容)不顾“尾”(我“怎么与众不同”的)的作文。

问题1:评改后,发现许多同学写到家人的关爱让自己与众不同,通观全文,只是一篇表现“与众不同的父爱(或母爱)”的文章,而“让我与众不同”的内容根本没有涉及,只是贴了一个标签而已。

问题2:评改后,发现要考虑对“与众不同”的理解是否过于狭窄。部分优生会在写作时把“与众不同”理解为“第一”,要表现“与众不同”非是 “得第一”不可。于是用各类比赛得第一、学习成绩得第一来凸显“与众不同”的作文满天飞。这些作文固然切题,但视野过于狭小,因为“与众不同”不一定都是“出类拔萃”,天地之间“我”是唯一的,考生只要写出“不同”就可以了。

五、审题定势:有没有审清题目,形成应对的思维能力。因为长期的固定式训练,让学生习惯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僵化不变。所以造成考试时,一旦题目的出现稍微的变化,因固守默规,造成失分。因此一定要树立认真审题、看清题意。

又拿《__让我与众不同》这道作文题来说,我们就需要一字一字去推敲,推敲了你就会发现题目有四个要素组成:1.是题目空缺处所填内容;2.是“让”;3.是“我”;4.是“与众不同”。“让”是“使得”的意思,它表明题目空缺处所填内容是“我与众不同”的原因。这样一来,题目就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内容了,前“因”后“果”,二者之间通过“让”发生逻辑联系。这样瞻“前”顾“后”的审题分析,必然会杜绝写作时顾“此”失“彼”现象的发生。

审题是开篇的因,有因才有果,好因有好果。所以必须要重视审题定稿。

关于如何升格提分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写是一回事,改又是另一回事。写完之后,应当细心品赏,看看题目、开头、中间与结尾之间的关系如何,段落之间紧不紧密,内容的安排如何,主题又如何,修辞的运用如何,语言的表述有没有问题等等。老师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去思考,切实提升作文的评价分值。

一、文题鲜亮。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写作文的第一高明在于是否切题,然后就是题目是否简洁凝练,切中要害,不落俗套,独具匠心,标新立异。这此都属是鲜亮的文题特点。

如《__让我与众不同》中的文题,如果题目填上“胖让我与众不同”、“放慢脚步,让我与众不同”、“站出来让我与众不同”之类的话题,不仅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读起来也更加鲜活有味!

二、定题点睛。告诉我们作文的题目要画龙点睛,切莫画蛇添足。

一般来说,作文题都有“题眼”,写作时必须要能够凸显“题眼”,“题眼”凸显得越好,给人感觉就越切题。

如《__让我与众不同》中的题眼应该是“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凸显的怎样,就能看出考生的水平怎样。 那么怎么才能凸显好“与众不同”呢?答案当然是“比较”。要比较,就必须确立好比较的对象,这里的对象当然是“我”与“众”。

三、选材独创。大千世界,观察与理解世界,最难就是慧眼独到,别出心裁。作文也一样,最引起注意的就是文章的独创力,是打破常规,脱颖而出的好机会。所以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才能大放异彩,写出具有特色的文章。

比如《__让我与众不同》中的“与众不同”的意思是“与别人不一样”。既是“不一样”,只要能说出自己“独特”之处就可以了。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思路好,不等于文品高。只有全方位的去解剖文本,分析文意,经过反复的推敲认证以后,才能经受得起读者敏锐而犀利的目光,以及苛刻的要求,真正成为一篇美文。

本文为雅学居原创,欢迎你的到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作文600字左右 升国旗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笑的作文开头 我眼中的高三 作文 以礼待人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中秋节 乐观面对生活作文 关于介绍自己的作文500字 台风天的作文 冬天来了的作文 我的读书生活作文400字 爱我家园作文 我迷上什么作文400字 励志作文开头和结尾 我做家务作文 奇怪的梦作文 我解决了一道难题作文 我的朋友350字作文大全 写伙伴的作文500字 爸爸别抽烟了作文 关于考研热的英语作文 儿童童话故事作文 作文六百字 写身边熟悉的人作文 三年级作文夏天 感谢人的作文 我的家乡青州作文 我的爱好游泳作文400字 未来的某一天作文 描写丝瓜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