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李阳:我的孟老师

2020-11-24 00:20:01
相关推荐

作者其人

李阳,1957年7月生人,曾任黑龙江省农垦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战部调研员,1958年跟随复转官兵的父亲来到北大荒,黑龙江垦区老红军李天光之子,2017年退休。

我的孟老师

李阳

教师节来临想念敬爱的老师,其中特别想念中学语文老师孟宪文,久远回忆,记忆犹新。

1971年,我在宝泉岭农场中学初中二年级,新来的班主任是孟宪文老师,她是一位北京知青,个子不太高,明亮的眼睛,一身青春活力,浓浓的京腔口音听着十分亲切。孟老师是北京市五十四中学六六届高三毕业生,1968年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现宝泉岭农场)二连当农工,因为那时的老三届学生书读得多、见识也广、知识面宽,所以在基层劳动表现好的老三届知青,许多从生产单位调到中小学校,孟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从那时起她从事老师职业,在课堂上学生爱听她讲的语文课,不断增长着文化知识。文革年代“除四旧”,学生的课外读物很少,来自大城市的知青老师们带领着边疆小城的学生,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汲取着文化,不断地成长,在我们下连队劳动期间常听知青老师讲过去的事情。每个老师在课前课后都付出了辛勤,年少的我们从知青老师那里知道了更多的故事、更多的历史、更多的世界。

图为孟宪文老师

曾记得,我交了作文不久,孟老师在自习课时叫我到办公室,我安静地站在她的桌旁,聆听孟老师批改我的作文,她分析、指正、表扬、建议,都受益匪浅。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话语里既有不足,也有赞扬,更有期待,老师在批阅中引导着我提高写作能力。

我写的作文孟老师经常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分享给同学们。我的作文常常放在老师批改作业的最上面,她一定不时阅读了几遍后,才落笔批改,那些批语中很多是老师的鼓励,期待学生能写出更多的优秀作文。

孟老师的字写的很帅,一个个红色的批语落在学生作文的结尾处,成为我永远的记忆。1972年末,孟老师批阅我的《我爱家乡》记叙文,那是高中一年级的期末作文,这篇作文我一直保留至今。那一段段书写秀丽的红色批语是老师育人的历史见证,字里行间中浸染着老师的心血,也蕴含着对学生的期望,文字虽不很多,但鼓励着我进步成长。

1978年孟老师返城回到北京,在老师岗位继续从事教育事业。在职期间她继续深造,人到中年才实现了她高中时的梦想,获得首都师范大学文凭和研究生学历,成为一位高级教师。1998年我在农业部农垦局公出期间,在京去樱花园中学看望了孟老师,在老师家共叙了往日的时光,品尝到了老师亲自做的拿手菜。

2019年8月,宝泉岭农场中学同学要举办1974届毕业生45年聚会,因为98岁高龄母亲摔伤,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亲人照顾,所以不能如约去母校参加聚会。我自命题写了《风华的岁月,珍藏的情缘--献给宝泉岭的同学》散文诗,以此感谢同校的师生。当我伏案落笔时就想念孟老师,她的培养奠定了我写作的基础。我将散文诗稿交给了好友朱颉,他喜爱业余诵读,想让他诵读制作个音频稿,他看后深受感动,推荐给北大荒新媒体中心,朱颉还邀请到北大荒夜读栏目女主持人立庚一起诵读,我人生第一次以新媒体发表了音频作品献给了老师同学。在这次聚会期间,同学现场朗读我的散文诗,发自真情实感的话语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还打动了同学们的下一代人。

我将《风华的岁月,珍藏的情缘》作品发送给北京的孟老师,老师的回信很快呈现在我的微信里。

孟老师写到:作文已欣赏,第一感觉是简洁,流畅,激情满满,第一遍就流下激动的泪水。看到你的成长,欣慰,高兴,感慨…。你的这篇应考作文,不自主被带入青春岁月,怀念,追忆,想往…感染力极强,的确堪称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再现。能在限定的时间里,正确选材,准确立意,流畅地一气呵成,可见你的文学功底扎实,丰厚。文中也没有过多的涂涂抹抹,看着舒服,值得欣赏,值得保存,值得传阅。

我回复孟老师:昔日老师教书育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今日看到学生做出了点滴的成绩,您也会特别激动、特别自豪、特别幸福!我是您教过的学生,诗的字里行间里都含有老师的心血,感谢孟老师上山下乡到北大荒,传授给我们知识文化。

孟老师又回复:你是我引以为傲的学生,也的确为你高兴,为你自豪,同时为自己欣慰、幸福。欣赏你的文笔,你的文风,同时更欣赏你的人品,勤勉好学,观点鲜明,充满正气。怀念过去,怀念单纯而向上的学生时代,更怀念我们相处的时光。虽然条件艰苦,但内心充实,心情愉悦,情感真挚,让人难以忘怀。

2019年在举国庆祝建国70周年之际,我98岁的母亲要求我写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一篇《节日里的思念——献给1958年开垦北大荒的十万复转官兵》散文诗,在北大荒夜读等新媒体发表。我的好友朱颉还特意请了国内朗诵界著名的付程老师诵读,并做成了音频给我。我经常陪同高龄的母亲一起聆听大师的朗诵,怀念长眠在北大荒的亲人。孟老师得知这些后在微信里回复:《节日里的思念》文字虽然不多,仅是几十行,却是一段艰难创业的历史,带我们去了解,去认识,去感悟军垦人的艰辛与伟大,不由自主激发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的激情。你经常播放给母亲听,想法与做法都很好,这是你孝顺的表现。我能感受到你的母亲内心深处的情感,听,是一种思念,是一种慰藉,更是一种追随。能让她老人家听看,想着,回味着,在追忆中怀念永存。

2020年初,疫情突发,很快波及到了许多城市。人们生活常态是居家。我利用这段时间创作了《父亲的故乡》散文,其主要内容是奶奶送父亲当红军,祖国解放后父亲回故乡看望亲人,我随父亲回故乡为奶奶祝寿,我重回故乡见亲人,怀念红军的父辈。这一次写作,孟老师是我的第一读者,也是我的指导老师,她在北京以微信方式提出修改意见,她时而以其中的人物身份表达情感,时而以读者的身份仔细品读,时而以编辑的身份分析审阅,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场景的描写做了刻画。

在孟老师精心指导下,我最终完成了该作品。老家龙岩闽西日报及新媒体中心,北大荒夜读,哈尔滨的声音等媒体陆续发表我的新作。这一新作敬献给了家乡的老红军及亲人们,敬献给红军的故乡长汀县,实现了我回报父亲故乡的一个心愿,这篇带有红色印记的散文里,也包含着一份浓浓的师生情谊。

图为孟宪文老师

作品在媒体发表后,孟老师发微信鼓励我:你写的好。情真意切,句句扣人心弦。把思念亲人,怀念家乡,歌颂红军的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不自主地和作者达成共呜,对老一辈革命家肃然起敬。读后感到的是文清词丰句美情重,一种美好与凝重的回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的修改,从初衷到完稿,文章一天天成熟,可以说堪称完美。集回忆,敬仰,赞美,歌颂,继承于一体,让老一辈的功绩,老红军的红色历史跃然纸上,感人,育人,塑人。读起来顺畅,自然,令人从内心怀念,永远铭记前辈。总之,非常棒的一篇红色散文。祝贺你,小作家,成功之作。

今天我还收到闽西日报,又阅读一次你写的文章。不知为什么,看了那么多遍,早己熟悉了的内容,今天再读,依然让我心潮激动,几次忍不住滴下热泪,心中不勉设想,如果我是文中的奶奶,是否能那么坚强,那么无私,那么毅然坚定地送自已的骨肉到战火硝烟的战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恐怕比不上老奶奶。因此,体会到老一辈革命者的博大胸怀和报国之志,怀念他们是为了继承他们的伟业,沿着他们的足迹,铸就共和国的辉煌。

我微信回复孟老师:父亲一生有两个故乡,一个是革命老区红军的故乡福建省长汀县,是出生地,也是长大成人走上革命征途的出发地;另一个是黑龙江的北大荒,是第二个故乡,也是艰苦奋斗、奉献终身而长眠的地方。这两个故乡都是我心上之地,一生一世永不能忘。守护好红色的疆土,就要继承发扬红军的精神,建设好黑龙江垦区,就要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再次感谢您老师,指导我,激发我,用心中的思念写出怀念父亲的文章。

昔日,知青老师上山下乡的教书育人,我在风华岁月中成长,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奠定了文化的基础,受益终身。在我参加工作中后,无论是写科技论文,还是工作汇报总结,及处理各种公文也都不是难事。如今,已经退休的我所写的文稿还能很幸运地得到老师关注和指导,这份师生情延续了半个世纪,让我受益一生,让我刻骨铭心,让我珍藏永远。

一曲人人喜爱的英文经典歌曲《你鼓舞了我》在耳畔响起,那深沉而优美的旋律歌颂着歌者一生难忘的感恩人,也抒发着听者感激的心声和无限的思念。老师的恩情铭记在心中,思念与期待激励着我,在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

孟老师一生从事教育,她是我一生的老师。

永远的学生以此篇作文献给敬爱的孟老师。

献给曾经在北大荒奉献青春的知青老师。

2020年8月20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爱国主题作文 新年作文600字 开学作文400字 迎新年作文 日记作文300字 春节的作文400 校园一角 作文 九年级英语作文 小学生作文300字 三年级优秀作文 时间作文 三年级300字作文 九年级作文 成功的作文 科技作文 50字作文 作文四百字 高一作文优秀范文800字 开学第一天作文500字 新年愿望作文300字 温暖的记忆作文600字 最美的时光作文600字 少年风采作文600字 我的愿望作文400字 中考满分作文500 新年习俗作文 藏历新年作文 去游乐园玩的作文 走亲访友作文 抽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