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天下第一散文——《与妻书》

2020-11-25 10:15:01
相关推荐

要说起什么为天下第一,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目当中都有个不一样的第一。

不过尽管如此,历史上也有一些东西见诸公论的,比如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不管书法练得怎么样的人都知道这是天下第一行书,无可争议;天下第一文章当然是博大精微,无所不包的《道德经》了,这个凭谁都不敢去争锋,因为老子本就天下第一嘛;天下第一诗《春江花月夜》,孤篇压盛唐,它描述的意境与《道德经》有异体同工之妙,相形之下,李杜诗篇亦暗然失色,相信李白恐怕早已发出了“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至于说到天下散文,古今中作名篇佳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真要分出高下,评出第一来,那实在有点难为人了。

不过小编今天要在这里斗胆举荐《与妻书》为天下第一散文,请持异议者暂缓辨论,等看完我申述的“理由”再作评议。

首先有必要交待一下,本人为名不经传的小人物一个,虽然也读过少许几篇经典散文,但并没发表过见诸报端的得体的散文,私下里写得确实也很渐愧。实务如此,点评别人写的,就更没资格了,遑论研究?不过我作为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散文读者之一,也有权利提出自己的一点点不成熟的浅陋意见,想来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也无可厚非。

如果说古人公推天下第一,那都是行家中的行家,专家中的专家,大师中的大师,从专业的角度一捶定音,基本上是没得改的,行里行外也没得说的,也经得起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考验。

现在网络潮流盛行,社会上动不动有被评为“最美护士”、“最美交警”、“最美环卫”等等,更多的是从道德层面宏扬社会正能量。

暂且班门弄斧一下,一篇散文的好坏核心要旨是所谓“形散而神不散”,至于其他的诸如词藻之华丽、韵律流畅之乐感、意境之优美、逻辑严密之无懈、谋篇布局之出神入化、呼应转承之天作之合、结构精炼之一气呵成,这些实在高大上的东西,本人才疏学浅,就不去讨论他了。

在正式拜读这篇文章之前,当然很有必要先来认识一下作者。

林觉民(1887年-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春回国,当年 4月底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慷慨从容赴难,牺牲时年仅24岁,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绝笔书信《与妻书》就是在临参加起义的4月24日深夜于香港写就,当时还写了一封家信《禀父书》。

一、 民族之大义。

虽然林觉民参加的广州起义最后失败了,但正是仰赖一个又一个像林觉民这样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撒热血,放弃自我小家成全中华大家,积极踊跃参加黄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最终推翻满清政府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实现了民族共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林觉民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正是他义无反顾所追求的民族大义。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二、 爱情之神圣。

爱情既有她圣洁的,不容玷污的一面;也有小我的,自私的一面。一方面是双方的情意忠贞,另一方面也要经得起大爱的考验。无疑林觉民与陈意映的爱情,是古往今来小爱与大爱结合得最完美的典范。

既有生死离别的难分难舍: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又有过往回味的浓情蜜意: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明明小家庭的幸福就在眼前,却奋然不顾勇赴国难,其情其景,尤为令人感触涕零。

三、 友谊之伟大。

俗语“友谊最无私,爱情最自我”,我认为友谊的真正无私不仅是双方的肝胆相照,更多的应体现在双方共同的大义取向上。这样建立起来的友谊才称得无私,否则江湖义气地为朋友不分原则地两肋插刀,这反而是一种狭爱的自私,不值得欣赏,甚至被唾弃。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是因为他们共同为人类谋幸福。在这里我无意拔高林觉民和陈意映的友谊,但他们的坚贞爱情正是建立无私的友谊基础上的。

陈意映作为还处在封建社会的弱女子,虽然认识不了多少字,谈不上读多少书,不是很深刻地能理解林觉民所要追求的崇高事业,但她始终坚信她的挚友暨伴侣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伟大的,从而发自内心地钦佩他,更加坚定地支持他,进而才升华为神圣的爱情。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四、 亲情之浓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五、 担当之宏伟。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六、 创作之时艰。

如果说书法讲究神来之笔,即使是书法大家,并不是他的每一副作品都是精品佳作。所谓的激情之下,当时当地的场景人事不可复制,不可再得,灵感不可强求;时机成熟了,刹那间喷薄而出,一发而不可收,酣畅淋漓,言尽意达,又何其快哉!但如果把握不住,又稍纵即逝,任凭你枯坐冥思或千呼万唤,终是枉然。

从行文来看,林觉民国学功底深厚。他曾办私学,亲授国文,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全篇文笔流畅,这主要在于一方面当时环境局促,时不我待,不容更多地酝酿文体外在形式。当他写这封信时意味着什么,他的内心是非常清醒的,因此从某种角度讲又是从容不迫的。结合当时的处境,畅舒胸臆 ,抒尽平日所思所想,也完全用不着去刻意筹划文体外在形式。

革命本所愿,舍身抛家,也早在他预料之中,而至亲至爱的妻子又是那么令他难以忘怀,此情此景,发诸笔端,私情公义,跃然纸上。而为文本贵自然,最忌扭捏虚饰,去一味地讲究什么谋篇布局,才是上上之作。

我想这种境界,绝非一般安坐窗明几净茶香烟绕的书房中,天马行空想象而来之作可比。

综上所述,我认为《与妻书》实乃古今中外不可多得的书信散文,必将百世传诵,永激后人……

是的,林觉民没有把创作当作他的职业,也没有更多的作品问世,完全算不上什么大家大师。但请大家大师们都来读一读,品一品,评一评,不及言语,一切自在公道。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快乐是什么作文 初中作文800字优秀作文 一年级作文看图写话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下雪作文300字 过春节英语作文 友情类作文 我不后悔作文 读书笔记作文 乡村美景的作文 仙人球的作文 周末计划英语作文 春节的故事作文 关于勇敢的作文 蝴蝶兰作文 西安旅游作文 四下作文 介绍中国的英语作文 陪伴作文500字 冰糖葫芦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三年级 关于乡村的作文 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真没想到作文 英语作文八年级上册 写饺子的作文 五下作文 换位思考作文 满分作文500 初一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