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展中看运河:文脉悠长 千年运河焕新机

2020-12-01 12:20:02
相关推荐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冉文娟)“200多年前,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就是从北京通州上船出发,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杭州。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今天,它又沿着大运河‘坐着’高铁重新回到了这里。”

“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主题展展出的文澜阁本《四库全书》真迹受到众人关注。中新社记者 摄

2500多年前,中国人一石一土开凿出世界上跨度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北京与杭州位于运河两端。“杭州码头装大米,一纤拉到北京城”“流成的杭州,漂来的北京”……京杭因河而兴,也因河相通结缘,自古联系紧密。9月23日,“双城记”再度唱响,以“运河上的京杭对话,共建共享新未来”为主题的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在北京举行。

开幕式上,“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系列主题展同步亮相。展览荟萃京杭大运河图片图书展、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重返北京展、“通衢之州水陆都会”档案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展、“千年运河历久弥新—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手机影像大赛”优秀作品展、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成果展。从过去到现在,向观众展示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

《百鹿尊》《象耳瓶》《亚韵》工艺品亮相“鉴古藏今,共建共享千年运河”主题展。中新社记者 摄

现场展出的两种5册文澜阁本《四库全书》真迹让众人驻足流连,分别为《居济一得八卷》和《行水金鉴一百七十五卷首一卷》,书中反映了不少与大运河相关的内容。其“吸睛”不仅因为真迹平日难觅,更难得的是,这一次特殊的“归来”也映衬着京杭两地以河为媒、两市共一水的历史渊源。

大运河南北通衢,碧波涟涟,韵味悠然。漫步“千年运河、历久弥新——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手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前,光影中的二十四桥之春、百间楼雪韵、华灯初上的古镇再现运河沿岸秀美的四时风光;运河边的手艺人、河道中的龙舟对抗赛、人头攒动的运河老街等则展现运河沿岸的文脉与生机。

大河汤汤,文化绵延。伴随着大运河的流淌不息,运河文化也不断推陈出新,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展出现场,《天下吉祥尊宝》《百鹿尊》《象耳瓶》《亚韵》四件精美的工艺品熠熠生辉,他们分别由北京、杭州两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打造,凝结着景泰蓝、雕漆、龙泉官窑青瓷、拉烫雕等制作工艺,是运河沿岸璀璨文化的缩影。

自从大运河诞生以来,历代文人墨客以运河为对象,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京杭大运河图片图书展中,《梨花渡》《北上》《漕运船帮》等文学作品在列。这些作品通过讲述运河与人的故事,述说着运河的历史与当下。

作为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时至今日,大运河仍在发挥功用,与国民经济紧密结合,成为“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展则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的样本。

展板上,闪烁的亮点代表着正在孕育中的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展览工作人员介绍,杭州正响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战略,高标准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充分挖掘运河文化遗产地的内涵价值,推动文化与艺术、科技的融合发展,实现工业锈带向文化绣带转型。未来,这些建设中的项目将成为大运河新的文化地标,也会为民众带来民生福祉。

鉴古藏今,精品荟萃。“2020京杭对话”精彩碰撞,京杭两地将携手就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保护、传承、利用展开交流与合作,为运河城市发展奏出新时代的交响曲。(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懂我的那个人作文 打屁股机器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800字 什么让我陶醉作文 开学的打算作文 myschool英语作文 那些温暖的时光作文 劳动使我快乐作文 史铁生作文素材 介绍长城的英语作文 犯错作文600字 什么的那一刻作文 过年作文250字 有关创新的作文素材 我的乐园作文600字 大扫除作文500字 校园生活类作文 学位英语万能作文 写人作文我的妈妈 我的兴趣爱好作文 重庆之旅作文 我的偶像老师作文 我读懂了什么作文 成长真好作文 幸福就在身边作文 英语二大作文模板 我的妈妈作文100字 给父母的一封信 作文 我的假期计划作文 秋天作文6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