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焦作 共持彩练河畔舞

2020-12-03 19:50:01
相关推荐

河洛汇流处 捷影 摄

太极拳博物馆 徐宏星 摄

穿黄工程出水口 徐宏星 摄

黄河湿地 赵耀东 摄 焦作日报记者 王玮萱

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在太行山下冲刷出了一片状似牛角的肥沃土地, 这便是焦作,又称怀川,会意被大河怀抱之势。

因而,黄河文化,从来都是怀川大地的底色、底蕴、底气!

黄河岸边是我家!

黄河千里长堤从这里出发,黄河中下游左岸的起点从这里开始,大禹治水在这里感天动地,人民治黄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是太极拳的故乡;这里,是四大怀药的原产地,是中国北方首个吨粮市,国家小麦博物馆所在地,被命名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这里,是卜子夏、司马懿、韩愈、李商隐等重量级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这里,是“竹林七贤”的聚集地;这里,是汉献帝刘协的归隐地;这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最古老的五代御塔妙乐寺塔,还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治理黄河的见证物——嘉应观;这里,曾经演绎董永与七仙女的浪漫故事;这里,有旅游胜地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这里,有丰富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目前,焦作所辖六个县(市)区全部是被国家确认的革命老区。

黄河在焦作流经孟州、温县、武陟,境内河道全长98公里。黄河所经之处,沉淀了怀川大地千年风物。

这里,还有写不尽的黄河故事……

请跟随记者来看一看焦作的黄河风光吧。

黄河出山口——孟州

千里黄河一路狂奔来到这里,由此挣脱束缚,伸展腰肢。因而,黄河大堤也由此绵延千里。

孟州中槽坡村,是黄河岸边一个不起眼的小村,“黄河左岸0公里”石碑被夯实在该村南头高地。黄河左岸大堤由此绵延了746.979公里,跨越豫、鲁两省,沿途经过温县、武陟、封丘、长垣、阳谷、济南、滨州、利津等地,九曲十八弯,护卫两岸民生。它宛如一条盘旋的巨龙,而小小的中槽坡村是“龙头”。

镇水祈福必有高堂庙宇。

“黄河左岸0公里”石碑处往东300米处的大堤下,有座大王庙,这是孟州市仅存的一座祭祀黄河的神庙,始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大水之后,其门额上悬挂有“总理江河”4个浑厚大字。离此不远,还有一处孟州人所熟悉的“锁水阁”,始建于明代,于清道光年间重建。

然而,庙宇高阁难抵凶猛洪水,人民治黄拉开了黄河长治久安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历史堤防的基础上,先后多次对孟州黄河大堤培修增高,形成了今日全长15.43公里的大堤风光。

黄河造就了孟州的文明。

这里是韩愈故里。韩愈文化,是黄河文化孕育而出的骄傲。

在这里,黄河脚下的化工镇横山村生产着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黄河澄泥砚,其制作所用原料全部取自黄河水冲积而成的深层淤泥。目前,孟州黄河澄泥砚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有一种特产,名叫麦草画,其所用麦草主要来源于黄河边的燕麦,这种麦子强度高、韧性好,入画时极富光泽、有质感。

黄河在孟州的一次激情澎湃,为焦作黄河文化奠定了独特的基调。

黄河文化的温县之美

走出孟州,河洛文化在千年古温——温县相遇。当我们在温县高耸的黄河大堤上, 便见清澈的洛水缓缓汇入裹挟着大量泥沙的黄河水,一清一浊,相融相生,形成了天然的太极阴阳图,蔚为壮观。更巧的是,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也偏安此处。

这里,是名满天下太极拳的发源地;这里,是“孔门七十二哲”卜子夏、“一代枭雄”司马懿、大画家郭熙、“三代帝师”李棠阶的故里。

黄河、沁河、济水,在温县相遇,为这里厚积了最肥沃的土地。 3000多年前,温麦已是贡品,这里是“全国优质小麦种子基地”,黄河以北地区第一个吨粮县,“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温县”已形成特色农业品牌。

这里,是四大怀药的原产地,怀药文化产业如今正在这里蓬勃发展。

眺望黄河唱大歌,独特的地理风貌积淀温县人文底蕴。

在温县武德镇徐堡村,79岁的剪纸艺人王庆荣和侄媳妇张双霞一边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一边剪纸。在温县岳村街道三家庄村,83岁的老艺人原树武喜欢唱老怀梆。在黄河小浪底工程移民村、温县招贤乡仓头村,2000多名村民因为黄河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太极拳文化、怀药文化、小麦文化、姓氏文化……是黄河文化千百年来跳动的脉搏,如今正随着时代节拍弹奏着温县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乐章。

黄河,在温县温润如玉如君子,酝酿了这里“崇文尚武,创新创造,时不我待,追求卓越”的新时代精神。

一部武陟发展史,半部黄河变迁图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泥埙悠扬、低沉的曲风,我们走进河南目前唯一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

“铜头铁尾豆腐腰”,人们常常如此描述黄河。而黄河“豆腐腰”的起点正在武陟。

这里是黄河左岸中下游的分界点,黄河水由此往下冲刷出了广袤的华北平原。

从尧禹治水、汤王筑堤、邢人作丘到嘉应观治黄风云,再到人民治黄在武陟拉开序幕……从古至今,这里一直在书写我国历史上最精彩的黄河文化篇章。

嘉应观、妙乐寺、青龙宫、千佛阁、董永故里、何瑭故里、人民胜利渠……沿着武陟黄河大堤走一走,两侧人文故事灿若星河。

首推嘉应观。

嘉应观,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观”,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这是一座建造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集宫、庙、衙署为一体的黄淮诸河龙王庙。嘉应观历时4年落成后,被高供于庙堂的是从大禹至清代的治河能臣。清代,嘉应观曾作为治水衙门使用。而它这样的功能,一直延续至上世纪9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度是人民治黄工程的指挥部。傅作义、王化云等一批新中国水利专家,曾到这里工作、调研。

嘉应观名为“观”,实则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治黄历史的“百科全书”。在嘉应观每走一步,就有一个黄河故事。每触摸一件遗物,都会发出历史的回声。

再推人民胜利渠,这座在人民治黄史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水利工程,其渠首位于武陟县嘉应观乡秦厂村。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据传这种说法始于汉代。但自1948年人民治黄史在武陟拉开序幕,这种说法渐被打破了。1952年,人民胜利渠一期工程竣工,当年便使两岸人民受益。

黄河的故事在武陟讲也讲不完,这里就是浓缩的“黄河盆景公园”。行进在绵延44公里的武陟黄河大堤上,一步一景一人文。

“怀”即武陟,“河”即黄河。历代文人凡赞美武陟,必曰“河”。黄河,是这座城市的魂。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南考察,提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新时代要求。当下,作为沿黄重要节点城市,焦作正在积极融入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战略。

【来源:郑州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敞开心扉作文800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300字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作文 美丽的风景作文200字 写人作文400字优秀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我的行囊作文600字 读书有感作文400字 为自己喝彩作文500字 写烟花的作文300字 爱是无私的奉献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500字作文 关于保护环境的英语作文 英语通知类作文模板 我喜欢的动物作文400字 美丽的乡村作文300字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400字 感谢有你作文400字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作文 模仿与创新作文 遇见你是我的幸运作文 关于写人的作文600字 贵州语文高考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80字 堆雪人的作文300字 学习计划作文400字 关于奋斗的作文800 写物的作文350字 找春天作文二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