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黄平县:城乡面貌日日新 美好生活节节高

2020-12-08 07:05:01
相关推荐

安江高速从纸房乡横穿而过

新中国成立70年,勤劳的黄平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下,团结一心,拼搏奋进,在实践中不懈追求与探索、在创新中实现光荣与梦想、在跨越中构建和谐与辉煌。黄平县不断进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描绘黄平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

2013年10月2日,第一批乘坐首航班机到达凯里黄平机场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草木葱茏,碧水蓝天,秋日的旧州氵舞阳湖波光粼粼,似一幅色彩斑斓的生态画卷。氵舞阳湖,被称为两岔河水库、何家榜水库,是目前贵州第二大人工湖,是黄平最大的水利民生工程,集防汛、抗旱、发电、旅游观光等多项功能,巍然屹立在旧州古镇西北面,造福百姓大众。“这个地方,处于旧州坝区最低位置,还没修好两岔河水库前,一到雨季,我们的心就揪着,遇到干旱年,想要点水又非常困难,没有地方挑水。”旧州镇川心村年逾八旬的傅正友老人感慨地说。在一望无垠的旧州万亩大坝,黄平县水务局工程师张晓泉说,两岔河水库是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作用很明显,比如,沟渠里的水,就是来源于两岔河水库,现在这样大大小小的沟渠,已经建成120多万米,延伸到旧州整个灌溉区每个角落,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目标。多年来,黄平县水利建设成效喜人。该县坚持科学治水方略,不断加强农村水电、农村饮水安全和农田水利建设,狠抓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病险水库出险加固,强化水资源管理。先后建成水电站工程20处,110KV以上变电站4座,中小型水库35座,山塘447口。实施小渠道、小水窑、小水池共6600余处。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饮水安全率达100%。70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紧扣时代脉搏,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在行动上。黄平交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日臻完善,公路网络逐步形成,大交通格局初现稚形,航空、铁路、高速路、国省道、二级路、县乡路、村组路构成便捷交通,拉近黄平与全国各地空间距离。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截至2019年9月,全县公路里程达2645.4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公里;省道317.189公里;县乡道792.718公里;通村公路835.59公里;通组公路644公里。贵阳至黄平、瓮安至黄平高速公路均开工建设;县城1路、2路、9路、10路、12路公交车开通运行;从黄平始发贵阳、遵义、福泉等地的60多趟长途客运班车通达自如。凯里黄平机场于2013年建成通航,相继开通广州、成都、重庆、杭州等17个城市航班。高速公路、铁路、省干道、机场的全线贯通和四通八达的组组通,为黄平跨越式发展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近年来,黄平县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增长迅猛,全县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谷陇镇鱼良村贫困户糯小米大丰收场景

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家住黄平县新州镇五里墩村的王登忠说:“我是60年代出生的人,以前住草房,条件好点后换成瓦房,现在,我家已经在黄平县城买了商品房,以前很穷,现在家里有冰箱,开上小汽车。”改革开放初期,黄平县城区域面积0.1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万人。进入新世纪后,县城扩容,城市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排污、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管理等服务功能得到提升。目前,县城“一城两区”(新州和旧州城区)面积拓展到7.63平方公里。重安、谷陇、平溪、浪洞、上塘等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全县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共投入建设资金50904.9561万元,建成旧州且兰广场、旧州东城门景观工程、黄平景观灯饰亮化工程、黄平县河滨道景化工程、金榜山主题公园等。住房保障方面,2008年至2016年,建设保障性住房4270套,建筑面积223872平方米,总投资33133万元。农村居民住房实现土墙茅屋、瓦房、砖木住房的变迁,城镇居民经历由集体宿舍、小套住宅,到中、大套住宅的更换。2018年,全县城镇化率达44.44%。

且兰金盆

经济发展充满活力70年来,黄平县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服务业呈现主体多元、业态多样的良好态势,有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县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2.6亿。工业经济方面,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2018年,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5亿。谷陇工业区目前累计投资30.14亿元,完善“五通一平”基础设施;槐花工业区累计投资4.8亿元,完成“四纵一横”路网和标准厂房等建设。并先后引进富城实业、贵州故事等28个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引入贵州七环公司、农博翔、沃润丰、金佰瑞等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总注册资本规模达2.1761亿元,覆盖贫困户4696户。同时,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黄平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县商贸、餐饮、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稳定发展,房地产、现代物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旅游、文化传媒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1999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亿元。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4.92亿元。

黄平县重安镇重兴幼儿园实现两教一保

教学条件不断改善金秋时节,丹桂飘香。走进黄平县民族中学,宽敞整洁的校园里,读书声声声入耳。“以前都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现在有多媒体设施、班班通,同步录播、同步授课……”黄平民族中学校长李小平高兴地说,从教20多年,他感受很深,以前,很少有学生考上大学,现在,很多学生考上二本以上高校,学生有机会、有平台走出贫困地区;近几年,国家好政策对贫困地区的老师培养提供很多平台,让更多老师通过东西部合作交流,送出去、请进来,老师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责任意识更强,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黄平县教育局副局长冯玉书说,现在老百姓都说,风景最好的、最漂亮的房屋就是学校,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变化非常大。90年代以来,黄平县围绕“科教促县”发展战略目标,坚持教育“六个优先”,在历届县委、政府领导下,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目标,优化校点布局,强化标准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得到稳健发展,教育教学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87所,惠及学生32405人,资金1155万元;实施学前营养改善计划89所,惠及幼儿6169人。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和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2017年,全县实现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进得来、喜欢学、学得好、学有用、留得住。近几年,全县年均总投资11221万元,其中,学前教育2550万元、义务教育5127万元、普通高中3544万元,主要用于建设校舍和采购设备。改扩建各级各类学校35所,总占地面积1542516.2平方米,图书总量159.96万册,计算机6334台,班班通3344套,科学、音体美器材齐全,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至今,全县为各级院校输送2.2万余名优秀人才。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今年53岁的沈廷元,家住新州镇炭坑村,2018年,已经顺利脱贫。“在村支‘两委’帮助下,我家养种结合,养5头母猪,3头肥猪,7头小猪仔,种3亩线椒。今年猪价好,一定能够赚钱……”沈廷元说,以前靠种地为生,现在增收有新路,要感谢党的好政策。黄平县脱贫攻坚显成效,农民增收有新途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已建成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各种产业园区189个,种草养牛专业合作社139家,一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模式日渐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五步工作”法,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一号工程”和首要政治任务,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以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为着力点,实施挂图作战,开启“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模式,精准脱贫取得显著成效,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26411户112537人。2019年,已脱贫18109户81304人。

作者杨锦焘 杨正洪 杨明祥

编辑 王迟

编审 杨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渴望什么什么作文 端午节作文500 爱是什么 作文 作文并列式结构 四年级游记作文 作文的副标题是什么 有关端午的作文题目 作文600字写人 交通安全作文600字 车作文 一件小事700字作文 秋游动物园作文 作文为自己喝彩300字 刷子李作文 关爱动物的作文 有关信念的作文600字 关于另类的作文素材 我的童年作文800字初中 四年级作文学骑自行车 介绍家用电器的作文 运动鞋作文 以书会友作文 初中作文我的烦恼 有关立志的作文 感激有你作文 描写人物长相的作文 父爱如山400字作文 菊花的作文结尾 优秀作文图片 我的好朋友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