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个劣迹斑斑的人 死后竟受到了无数人崇拜 其遗物更成无价之宝

2020-12-14 20:20:01
相关推荐

前段时间偶然看到了这样一件趣事,说:北京有个姓赵的文物收藏家,每天都拎着一杆秤,混迹于各个废品收购点。

赵先生眼光独到,经常能从堆积如山的废品中找到值钱的古物、字画,某次,一个小保姆卖了一大堆废品,赵先生从中看出一件画册不是凡物,从小贩那里将这几页册子买回家中,经鉴定竟是董其昌先生的画册!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在古董界掀起轩然大波,董其昌的画有多珍贵?每一幅都能在拍卖行中排出天价。关于董其昌的话题也因为幸运的赵先生而变得火爆起来。

董其昌生在明朝,是明朝最著名的画家之一。1555年,在松江的一户贫寒人家中,董其昌呱呱坠地。虽说,他没有显赫的出身,但是,幼年的董其昌仍胸怀大志,刻苦读书,很快便因才华出众闻名乡里。

1589年,三十四岁的董其昌高中进士,自此走上仕途,在官场沉浮多年,几番还乡又几次入仕。1633年,已是太子太保的董其昌最后一次辞官还乡,在家中颐养天年,于崇祯九年安然离世。

松江是个才子群集的地方,古往今来无数文学巨子、书画大家都出身于松江。可以说,董其昌算是松江系书画家中较晚成名的,但因董其昌不断钻研技艺,在书画方面的造诣越来越高,松江系的书画家中鲜有人能与之比肩。《画史绘要》里曾对其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 ,而处于儒雅之笔,风流蕴籍,为本朝第一。”

董其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涉猎书法,以颜真卿的《多宝塔》作为启蒙,用心临摹。后来,董其昌改换风格,开始学习虞世南的笔迹,并外出求学,周游各地寻访古迹,接触了许多名家真迹。董其昌的书法最大优势在于,他善于吸纳百家之长,在此基础上又能用自己的艺术眼光加以融会贯通,最终自成一派。

董其昌的字虽看上去集百家之大成,仔细品读后,又会发现与百家都大不相同,有着董其昌独特的个人风格。若是用一句成语评价董其昌的字,那就是“闲情雅致”,董其昌的作品极具自然情趣,不拘一格。有人说:董其昌的字融合了李北海的“字骨”,又有着南宫的“字体”,既将李北海书的波澜壮阔转化为清淡压制,又将繁复的南宫体变为简约。

清秀、挺拔、飘逸这就是董其昌书法的最佳写照,董其昌的墨迹“浓妆淡抹总相宜”,每一笔都恰到好处,不论用墨多少都十分合适。《月赋》、《古诗十九首》、《临柳公权兰亭诗》这三部作品为董其昌作品中最出类拔萃的三部。

清朝的康、乾两帝都十分偏爱董其昌的书法,康熙曾在《跋董其昌墨迹后》中夸道:“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

若说,董其昌的书法为一绝,那么,他的绘画则可称为二绝。

董其昌的画风集董源、巨然及黄公望、倪瓒四人的优点,又囊括了宋朝、元朝画家的笔法。董其昌的画并不写实,而是讲究意蕴,每一笔都十分平淡勾勒出清丽的意境,在着色上又十分善于层次搭配。

董其昌的画是“大巧不工”的,在“拙笔”中透出一股自然的气息。《赠稼轩山水》、《岚容川色图》、《关山雪霁图》、《昼锦堂图》四部为董其昌画作中的上乘之作。董其昌的作品不但在我国影响深远,甚至,流传海外,在外国书画界掀起轩然大波。

从何处能看到一个文人的功底?一书一画足矣。

可惜,书画双绝的董其昌,其人品与他的书画造诣相差甚远,甚至,到了低劣的程度。他对于人事极其精明,在仕途生涯中三进三退,腾挪闪跃,“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其35岁走上仕途,80岁告老还乡,亦官亦隐45年,总计为官18年退归田里27年。

如此这般,既在仕宦阶层中营造了谦逊超迈的形象,又攀上了世俗权势的巅峰。据传,在董其昌几番辞官还乡时,在家乡鱼肉百姓、蛮横乡里。

松江文人圈中均流传着这样一件事:

董其昌曾图谋胡宪副的孙女作为小妾,之后,又玷污了胡宪副的姐妹。为了扩建董家祖宅,董其昌借着势力逼迫邻居搬家,强抢地盘。相传,董其昌沉迷采补之术,屡次奸侮幼女进补。董家虽有良田万顷,但是,每年上缴的税不超过三分地。

1614年末,赋闲在家的董其昌相中了学生陆兆芳家里的丫鬟绿英,想要将其收为小妾。第二天,董其昌的二儿子董祖常带着两百多名家丁,半夜三更点着火把闯进陆家将绿英抢回董家。这件事发生后,迅速传遍松江。

因为,陆兆芳生得脸黑,而董其昌又号“思白”,所以,就有文人将这件事写成《黑白传》、《五精八魂》等小说,借此讽刺董其昌鱼肉百姓。这些小说问世后,十分畅销,甚至,有一些说书人将这些小说融会贯通写成段子,在松江地区四处说唱。

1615年,说书人钱二在松江的街上摆摊说书,说的正是董其昌强抢民女一事,华亭庠友范廷芝从这条街上经过,饶有兴致的听了几段。董家的恶仆路过当地,看到范廷芝在旁边津津有味的听书,便将这件事上报给董其昌。

董其昌父子觉得,范廷芝就是当初撰写《黑白传》的罪魁祸首,当即带着一众下人前去抓人,将说书的钱二和听书的范廷芝暴揍一顿。并且,范廷芝还被董其昌逼着下跪认错,恼羞成怒的范廷芝悲愤交加,当街暴卒。

范廷芝惨死后,他的母亲冯氏带着一家老小来到董家门口,想向董其昌讨个说法,痛斥董其昌草菅人命。然而,董其昌父子非但不认罪,还蛮不讲理为自己开脱,更是派出恶仆陈明等人将范家人抓进庙里拳脚相向。

之后,董其昌将范家人绑在椅子上,打乱他们的发髻、脱掉他们的鞋子,用各种方式凌辱后恶人先告状,来到衙门说范家人私闯民宅。甚至,为了将范家人置于死地,董其昌还花了不少银两打通关节。

董家的恶行迅速引来当地百姓的声讨,冯氏一族合全族之人共写“冤揭”;五个文人联合做了一篇“檄文”,在其中将董其昌所犯下的罪行一一罗列。关于董其昌所犯下的滔天大罪,松江已人尽皆知。

街上的孩童唱着诸如“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之类的顺口溜,刊物上将父子二人描绘成“兽宦董其昌”、“枭孽董祖常”。时间一长,不但,松江四处流传着关于董其昌的恶行,就连徽州、湖广、川陕等地都传扬着董其昌的“美名”。

每年的三月十五是官员们上香的日子,老百姓们借着这个机会聚在明伦堂周围。据史籍记载当时的场面“百姓拥挤街道,不下百万,而骂声如沸,知民情怒甚”,数百万个老百姓来到这里或声泪俱下或破口大骂,无不在陈述董其昌的罪状。

此外,还有许多读书人来到官府,向地方官伸冤,官府为了平息百姓的怒火,先是将董家的奴仆陈明等人缉拿归案,痛打二十五大板,借此敷衍了事。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罪魁祸首当然不可能是这些“狗腿子”,盛怒的百姓们十分不满,非但没有被安抚,反而越闹越凶。

董其昌父子见状十分害怕,叫上二百个下人保护在董家周围,老百姓们簇拥着来到董府前,将大门口的旗拔起。董家的恶仆们纷纷从屋顶上泼下大粪等污物驱散百姓,百姓们则找来梯子登墙上房拆除砖瓦,与董家的仆人们对垒,连董家的大门都拆了。

后来,老百姓们见奈何不了董氏父子二人,便打算将董家的大宅付之一炬,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最终,未能如愿。之后,老百姓们继续来到董家讨说法,附近青浦、金山等地的民众听说了这件事纷纷前来助威,民众的声势越来越浩大。

晚上,有两个小孩爬上了董家的大宅,将两卷事先浸泡过油的席子点燃丢进了董家,顿时董府大火冲天“且拆且烧百余间画栋雕梁、朱栏曲槛、园亭台榭、密室幽房,尽付一焰中矣。对河陈明之居先经拆毁者亦一炼而尽”董其昌曾写过的匾额均在这场大火中化为乌有。

第二天,董家大宅仅存一处断墙。老百姓们对仅存的这处残垣也没放过,纷纷在这面墙上书写董其昌的罪状。董府被夷为平地后,董家人只能逃窜到附近的柳庄,后来,又接连搬了几次家,民众的怒火才逐渐平息下来。

自古以来,我国都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就是从一个人的墨迹中就能看出他的秉性。

这句话在大部分人身上都应验了,许多读书人的文品和人品都是对等的。可凡事总有特例,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人品和文品不对等的烂人,他们有着出众的文采,却做着猪狗不如的恶事,董其昌就是其中典型。

在对待董其昌这样的人时,我们要肯定他对文学、艺术做出的贡献,也要对他的作品给予正确的评价。但是,决不可忽视他的劣迹,毕竟,人生在世做人才是根本,有余力,则学文。

董其昌的墓位于苏州胥口镇渔洋山,碑阴刻有简介:墓在胥口乡渔洋里,传有两处,一在阳家场,墓穴已毁,墓地平为桑田;另在渔洋山坞,规制较大,有龟、狮、马、翁仲、碑等石构件。墓小而简陋,一堆乱石几丛衰草,题款:“已未冬吴中保墓会立,后学吴荫培拜书。”

参考资料:

『《明史·董其昌传》、《民抄董宦事实》、《董其昌墓》、《画史绘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观察记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想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一般将来时英语作文 第一次坐过山车作文500字 谁说女子不如男作文 人性本恶作文 第一次做蛋炒饭作文 乡村美景作文600字 写辩论赛的作文 黄山旅游作文300字 英语六级作文题目 赢在专注作文 群作文 拥抱新时代作文 自由的作文 一次难忘的旅游作文 乐高积木的作文 春天里放风筝的作文 贴树叶画作文 我的父亲作文100字 三年级下册6单元作文 描写火龙果的作文 我喜欢的花作文500字 花海作文400字 爸爸变了作文400字 关于农场的英语作文 我感谢妈妈作文 早晨的公园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