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朱自清:最后一次见你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时候?

2020-12-17 21:05:01
相关推荐

如果不去遍历这个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这个世界,就会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最初的美好。当我们开始寻求,其实我们已经失去,可笑的是,如果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就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多么的可贵!

成长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当你还小的时候,你觉得父母总是很忙,因为他们总是离开,到了长大以后,你才发现,原来那个注定要离开的人竟然是自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是朱自清散文《背影》的开头,这篇文章曾经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它是无数学生心中关于父爱最初的印象——温情的心酸。世界上没有多少人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带着宝玉出生,衣食无忧,吃穿不愁。平凡而朴素的生活,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1917年,“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这就是朱自清的父亲那年送儿子去北京大学读书时,他家的境况。

事实上在朱自清小的时候,他们家还是十分富裕的,朱家是书香世家,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是一位非常传统的封建家长,说他传统和封建,是因为他的父亲觉得新式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过关,因此将朱自清送到了同乡的举人家里学习诗词和古文,并且连朱自清的婚姻也是他的父亲一手主持操办的。

看上去父子的关系非常的融洽,只是带点父亲霸道的味道,但是就是因为朱自清父亲的这点霸道,让父子两人一度陷入了冷战。那一年,朱自清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回家乡任教,但是他的父亲却提前支走了他一个月的薪水,于是,朱自清一气之下离开了家乡,去外地的学校任职。

此后两人的关系也一直没有好转,他的父亲不准朱自清回家,尽管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让步了,但是两人始终没有搭理对方。朱自清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这是“骨肉间的仇恨“。可是亲情面前,真的有仇恨吗?

无论从哪个细节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两人内心是真切的关心对方的。封建主义影响下的父亲抹不开面子向儿子认错。而朱自清是思想解放,拥有独立人格的新时代青年。同样也不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两个人据说冷战了八年。

但是哪一对父母,会是孩子天生的仇人,哪一个孩子,会对父母存在天生的仇恨呢?

“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1925年,朱自清收到了两年多未见的父亲从扬州寄来的信。这时他才发现,原来亲情是已经深藏在骨髓里的东西,不是时间和空间的疏远就可以隔离的。于是他想起八年前父亲送他上学时的那个火车站的场景。并写下了这篇后来刊登在《文学周刊》第20期的《背影》。

但是他的父亲读到这篇散文,已经是三年后了。三年可以做多少事?这篇感动了无数人的文章,同样也感动了他的父亲,至此父子矛盾才化解。

朱自清的这篇《背影》是他和父亲这辈子为数不多让彼此印象深刻的交集之一,可以说留下《背影》这一片段,对朱自清来说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幸运。前者是因为他们原本可以放下成见享受非常多父子之间的美好,后者是因为在有生之年,他终究体会到了父爱,放下了偏见。

很多人说朱自清意识到”父亲之间的矛盾没有意义“,是因为当他自己成为了父亲,因为他曾经说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

幸运的是,我们在中学时代就可以接触到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因为他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植入了最简单而最深沉的父爱。

后来,我自己也因为学业的原因要离开故乡,送行的也是我的父亲,原本我选择离家更远的学校,是因为我对自由的向往。但是,当我第二次和父亲一起站在离别的车站,当他把行李亲手递给我又转身离开的时候,我终究没有控制住我的泪水。我甚至比朱自清更不争气,因为好歹他有直面父亲背影的勇气,而我却匆匆踏上了离别的列车。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前,那些青春洋溢的年轻人们,都还不懂得这句话的真意,非要等到亲自尝试之后,才明白离别的伤悲。当然这也不迟,只是有点遗憾。

陌生人,还记得最后一次见你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时候吗?那时候的你,是否含着泪水想着快点逃离?

本文由文化人大/小陈原创,感谢阅读,期待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理想600字作文 劳动的作文300字 关于追梦的作文 七年级满分作文 乡土中国作文 钓鱼作文600字 广东卷作文 狗的特点 作文 关于初心的作文 写苏轼的作文 写人作文700字 把握当下 作文 邻居作文600字 写滑雪的作文 跳绳作文300字 关于青春的作文素材 乡村风光作文 旅行的意义作文 五年级英语小作文 品味作文600字 全家福英语作文 青春的力量作文 破茧成蝶作文 仓鼠作文300字 云南旅游作文 同舟共济作文 赏梅作文 写绿萝的作文 写好朋友的作文 期待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