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个大脑实验证明: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020-12-22 14:40:01
相关推荐

小时候父亲常警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想不到现在真的在大脑中看到这句话了。

大脑在远古演化时,文字还没有出现,所以大脑中没有处理文字的地方。当5000年前文字出现时,大脑已被视觉、听觉等跟生存有关的功能占满,没有多余的空间给文字。

但是文字非常重要,它是心智的工具,增长我们的智慧,并突破时空的限制,使讯息能无远弗届地传递;它也是我们跟所有动物的最大差别,所以大脑一定得找出空间来处理它。不得已,只好把它将就放在辨识脸和物体的左枕颞叶区。

因为文字是书面的语言,它必须跟说话有关的听觉皮质和语言中心的布罗卡区很近才行,所以选在枕颞。没想到当文字处理的能力逐渐强大后,它就把原来辨识面孔的功能赶到右脑去了。

最近法国的神经学家想确定文字是否鸠占鹊巢,他们每2个月扫描一次还未进小学的幼龄儿童。结果发现第一次扫描时,因为还不认得字,孩子的皮质对物体、面孔、房子都有反应,但对文字没反应。

开学2个月后再扫描,皮质对字母的反应就出现了,反应的地点竟跟成人一样,在左脑的枕颞叶皮质(后来被称为字母盒),脸孔的辨识功能则慢慢被换到右脑去。改换的程度跟孩子的阅读能力成正比——阅读能力愈强,字母盒对文字的反应愈强,愈阻挡面孔的处理。

但是如果大脑已经成熟了,这现象还会发生吗?研究者便找了一位从来没有上过学的文盲和一位本来识字,但因中风无法阅读的人,每2个月扫描他们一次。

结果发现他们虽然最后都学会了阅读,但读得很慢、很辛苦:前者有发展出字母区,但是他的字母区没有影响面孔辨识,因为面孔辨识回路已经根深蒂固,挤不掉了;后者没有办法再把皮质变回自动化的程度,因为神经的可塑性已经变弱了。

我们年轻时,大脑可塑性强,能依环境把自己塑造到最佳状态,但随着年龄增长,可塑性的窗口逐渐关闭,这能力就慢慢消失了。所以年轻时的确要多努力,尽量扩大有用的大脑区域,免得年老后,虽然还是可以学,但过程辛苦,只能徒伤悲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预防火灾作文 关于敬老院的作文 点亮作文 写三清山的作文 珍惜生命600字作文 天子山作文 自媒体作文800字 初一年级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作文小猫200字 英语说明文作文 温暖为主题的作文 季节的作文300字 假如我是什么作文500字 烧饭作文 不朽的青春作文 霍金素材高中作文素材 山东春季高考作文 与大自然对话作文 处处留心皆学问作文 一百个字的作文 色彩作文 下雪的情景作文 乡味作文600字 观察枫叶作文 给予作文800字 作文什么变了500字 漫画老师作文20篇 春天赏花作文300字 英语作文批改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