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步步高升 主父偃的升官坦途背后却是一场死亡之旅

2020-12-25 09:50:01
相关推荐

汉武大帝 主父偃

01

主父偃,今山东临淄人,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来又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

啥叫“长短纵横之术”?文雅的说法叫以辩才陈述利害、游涚君主的方法,说白了就是耍嘴皮子。

别看这玩意儿不能吃不能穿,更不能当钞票用,学好了可不得了,所谓“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战国策·东周》),战国时期的苏秦和张仪,就是靠这玩意儿吃饭的典型代表。

不知主父偃学得怎样,只知道他一开始“混社会”,就把人际关系搞得非常不好,见谁怼谁,见谁得罪谁,而且都是往死里得罪,当年在老家齐地游学时,当地所有读书人都讨厌他,排挤他,其他人见了他也像见了臭狗屎,肚子饿了,想借点钱买个馍馍都没人借,亲戚朋友(哦不,这种人早就没朋友了)也恨不得世上没有这个人,他没饭吃,兄弟不管,他没衣穿,兄弟也不管。

在老家呆不下去了,就到其他地方去,比如燕国,比如赵国,比如中山国,走一路臭一路,臭一路再走一路,除了遭人厌恶,就是遭人排挤。

02

急中还真能生智,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走投无路的主父偃脑子一闪,忽然冒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此处不理爷,自有理爷处,老子去找卫青,卫青是陛下的小舅子,他若是为我在陛下面前说句话,还愁找不到工作吗!

卫青倒是个好人,明知主父偃为人差劲,但也多次在汉武帝面前进言,不料汉武帝就像没听见一样。

这下他是真的木有办法了,京城米贵,带的钱又很快花光,眼看明天就要断顿,好在他还没饿昏,又来了个急中生智,铤而走险给汉武帝写了一道奏章。

《史记》提到过这道奏章,但记载不详,仅提到奏章一共有九章,关于法律方面的就有八章,另外一条是反对对匈奴作战的。

虽然对匈奴作战那条不合汉武帝的意,但是其余八条,条条都说到汉武帝心坎上了,汉武帝便马上召见了他,一见面就来了句肉麻的话:“咱们真是相见恨晚啊!”

尝到上奏章的甜头后,主父偃没事就上一道。

也是奇了,主父偃上的每一道奏章,汉武帝看着都那么顺眼,所以他上一道汉武帝提拔他一次,上一道提拔他一次,一年之内居然提拔了四次,飞黄腾达速度之快,让人眼红得滴血!

03

要说主父偃为汉武帝做过什么贡献,除了促成《推恩令》的实施,好像啥都没有了。

所谓“推恩令”,简单点说,就是让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就像分蛋糕,在蛋糕不变的情况下,分的人越多,分到手的就越少,直到分完为止。

对诸侯王来说,这个计策,可谓是一条“毒计”,但却是汉武帝最需要的,因为这条“毒计”,可以极大地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诸侯王势力的日益膨胀,是从文、景两帝开始的,那时候的诸侯王,真是牛得不得了,有的诸侯王,势力大到可以和中央分庭抗礼,甚至严重威胁到了皇权,“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

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就是因为诸侯王的势力太大,而惹出的幺蛾子。

这场差点导致“亡国”的,由诸侯王引起的动乱,后来的统治者,想起来就要做噩梦。

相信这种噩梦,汉武帝也做过,而且做梦都想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主父偃的到来,让汉武帝这个梦想,有了变成现实的可能。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被汉武帝看上没多久,就摸准了汉武帝的心思,给他建了一议:“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这个计策的好处在于,既能巩固中央集权,又能避免激起诸侯王的反抗,比削藩高明多了。

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就是晁错建议削藩引起的,所以有人说,主父偃还是相当有才的。

04

为汉武帝立了一大功,被汉武帝连续破格提拔后,主父偃做官做到了中大夫。

但对他来说,这远远不够,他还要攀龙附凤。

故事,得从齐厉王刘次景讲起。

齐厉王刘次景,诸侯国齐国的国君。

当时的齐国,是比较大的诸侯国,齐厉王的妈纪太后,也学当年吕后的做法,把儿子的表妹许配给了他,可这小子不喜欢这个表妹,纪太后就让女儿,也就是儿子齐厉王的姐姐,去处理这个问题——你到你弟弟后宫去,把你弟弟和宫女们隔绝开来,让你弟弟和宫女见不了面,这样他身边就只有你表妹一个女人,他不喜欢也得喜欢。

谁也没想到,姐姐一去,齐厉王这个畜生,竟然喜欢上了自己的亲姐姐,然后就开始乱伦。

巧的是,汉武帝老妈王太后,也希望自己的外孙女嫁一个诸侯王,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一个名叫徐甲的,出生于齐国的宦官,一直伺候王太后,他对王太后说,我觉得齐厉王比较合适,也许您可以考虑考虑。

王太后恍然大悟,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齐国是很大的诸侯国,齐厉王配我外孙女,正合适,那你就去办吧,办妥了给你发红包。

徐甲的目的,就是这个,所以王太后一发话,他就准备动身去齐国。没想到密没保好,被主父偃知道了,主父偃就对徐甲说,办好这件事,麻烦你顺便把我女儿,也弄到齐国后宫里去吧,事成之后我也给你发红包,徐甲心想这不是顺手牵羊的事吗,不难不难,就答应了。

谁知这个自以为聪明的阉货,到了齐国不是直接去找齐厉王,而是先放了个口风,看齐国君臣是什么反应,结果导致齐厉王他妈纪太后勃然大怒,我儿子已经有了王妃,也有其他嫔妃,还要那么多女人干什么?再说那个姓徐的,他有什么资格来提亲?一个穷光蛋,活不下去了才割掉小鸡鸡做了宦官,这种货色也配来提亲,真是笑死人!还有那个主父偃,凭什么要把他女儿塞到宫里来?

徐甲把事情搞砸了,回去又不敢说实话,就向王太后撒谎说,齐厉王已经答应了,“但我担心再出现燕王那样的事”,王太后立马吩咐:这事儿到此为止,今后再也不许提。

05

为什么徐甲一提到燕王,王太后就是这反应呢?

原来燕王刘定国,也是个乱伦的畜生,而且比齐厉王刘次景更厉害,刘次景只和亲姐姐通奸,燕王刘定国不但和庶母上床,还生了一个儿子,还和三个亲生女儿通奸、霸占了弟弟的妻子,被人告发后畏罪自杀了,燕国撤销。

徐甲提到燕王,是在暗示齐厉王也有乱伦行为,王太后既不愿意外孙女嫁给这样的畜生,也不希望再发生燕王自杀那样的事情。

当初告发燕王乱伦的是谁呢?

正是主父偃。

对王太后来说,外孙女嫁不了齐王当然没关系,主父偃的小心脏却受不了了,因为他攀龙附凤的如意算盘泡了汤。

按理说,这事儿与齐厉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是纪太后不准他儿子再找别的女人,主父偃却恨死了齐厉王。

于是他开始报复。

他对汉武帝说,齐国那地方好啊,富有,人口多,仅每天收贸易税就不得了,在这种地方做诸侯王的,应该是陛下您的亲儿子或者亲兄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如今肥水流到外人田里了,可惜。

这是其一。

其二,齐国那地方,历来让人不省心,吕太后的时候就发生过叛乱,七国之乱时,齐孝王虽然没有参与,但并不意味着他不想参与,如今又传出齐厉王乱伦的事情,这事儿得查呀陛下。

送金子也没用

汉武帝也希望齐王出点问题,以便像主父偃说的那样,把这块肥肉吃到自己嘴里,就说好吧,任命你为齐国国相,去查这个案子。

主父偃一到齐国,刚开始查把齐厉王领到他姐姐那里的宦官,齐厉王就怕了,年纪又小,经不起考验,干脆我也像燕王那样,死了算了,就喝药自杀了。

主父偃没想到会这样,这也不是他希望的,顿时就尴尬了。

他再笨,也明白齐王不能死,因为齐王一死,他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何况他并不笨。

果然,齐王一自杀,人们都认为是他逼死的。

06

一个大汉的堂堂诸侯王,居然被一个中大夫逼死,简直是婶可忍叔不可忍,之前被他整过的人,就得到了报复他的机会。

特别是赵王,他最恨主父偃,因为他家里也有乱伦现象,自己的亲儿子和他姐姐妹妹乱搞,所以赵王整天提心吊胆,常常半夜从噩梦中醒来,害怕被主父偃告发。

其他诸侯王,对主父偃也是恨之入骨,因为他告死燕王逼死齐王后,他们都人人自危,害怕也遭他的“毒手”。

这年头,哪个诸侯王的裤裆里没有一点屎呢?

而主父偃的鼻子,又特别灵。

之前他在朝中时,虽然很多人恨他,但都不敢拿他怎么样,因为他不但笔杆子厉害,嘴皮子也厉害,谁也不是对手,都不敢碰他,只好任他放肆。

所以他一离开朝廷到齐国,出了齐王自杀的事情后,赵王马上就行动了,告他受贿,告他逼死齐王,而且居然有效,汉武帝派人把主父偃抓了起来。

可是主父偃只承认受贿,不承认逼死齐王,因为他确实受过贿——刚当上中大夫时,许多大臣见他升官升得这么快,今后肯定不得了,要不了多久,除了皇上他就是老大,所以为了巴结他,都不惜重金行贿,主父偃呢,当然来者不拒,收了无数银子。

他不承认逼死齐王,因为他确实没想逼死他。

他还算是条汉子,做过的坦然承认,没做过的,打死也不承认。

只要齐王不是他逼死的,那就没必要处死,至于受贿嘛,哪个当官的是清白的呢?

汉武帝就想赦了他。

关键时刻,公孙弘说话了:“齐王没有儿子,他自杀后,封国撤了,收归中央政府,改设郡县,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主父偃,如果不杀他,无法向天下解释。”

公孙弘是什么人?

是御史大夫,副丞相级别,关键是,他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员,所以在司法方面,他才是权威,他一说话,汉武帝都不好再说什么,不然他就是干预司法,虽然他有这个权力,但是不能服人,于是“公事公办”,不但杀了主父偃,还杀了他全族。

有人说公孙弘是个典型的阴险小人,平时一团和气,不与任何人争,节骨眼上才来个“恶毒一击”。

也许的确是这样,但如果你自己没问题,他又怎么能对你恶毒一击呢?何况像主父偃这种逮谁咬谁的疯狗,留着对所有人都是祸害,包括对他公孙弘,说不定哪一天,对他公孙弘也来一口,除掉他,等于除掉一大隐患,睡觉也踏实些。

07

主父偃死后,连给他收尸的人都没有,而他死前,追随他的达数千人。

都因为之前他得罪的人太多,树敌太多,从诸侯王到大臣,见谁告谁,见谁写谁的奏章。

他从来不给自己留后路,想都没想过。

甚至连自己的亲人,他都和他们绝交了——

当初他以相国的身份到齐国去查案,亲友们不远千里去迎接他,结果他把哥哥弟弟,以及之前的故交等等,都召集拢来,对他们说,感谢你们不远千里来迎接我,说明我们还是有点交情,我也不能没有一点表示,说着拿出五百两银子撒在地上,你们捡吧,捡完之后咱们谁也不认识谁,断交。

这叫“散金断交”。

对于主父偃的“遭遇”,司马迁在《史记》里为他“叫屈”:“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

大意是主父偃飞黄腾达的时候,好多人都来巴结他,等他一倒霉,都说他的坏话…

这也是人之常情。

主父偃生于齐国,潦倒于齐国,衣锦还乡于齐国,死祸也来自齐国。

还有个细节,一句话杀掉主父偃的公孙弘也是齐国人。

所以简单的剧本是这样的:一个愤青在家乡备受侮辱,闯荡江湖发达后,衣锦还乡却不能放下小时候的芥蒂。一个老乡终于把他消灭了。

司马迁其实把 公孙弘、主父偃列传写在了一起,这就是一阴一阳。

还有个细节,公孙弘不建议设立朔方郡:秦朝派过30万人去,失败了,陛下不要去随便试。

主父偃却说此一时彼一时,匈奴被打跑,正式时侯。

汉武帝如此好大喜功,自然听主父偃的,朔方郡就立起来了。

这就是主父偃另一个死因。

公孙弘曰:“秦时常发三十万众筑北河,终不可就,已而弃之。”主父偃盛言其便,上竟用主父计,立朔方郡。

他有两个生还的机会:回到齐国低调,仇将恩报;给汉武帝说说赵国的处理方式,体现自己还有价值…

“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多少人逃不过这个轮回,下次你得意的时侯,要原谅怼过你的人,知道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假期里的新鲜事作文 科幻故事作文350字 秋天的银杏叶作文 走过...作文 一路欢歌作文 边疆战士作文600字 成长经历作文500字 关于微信的英语作文 拔河比赛三百字作文 审时度势的作文 作文我的同学200字 小小心愿作文 关于写狼的作文 描写红烧肉的作文 种多肉作文 九江南山公园作文 语文话题作文 高考作文真题 成长记事作文600字 我的弟弟的作文 精益求精的作文素材 teamwork英语作文 秋色作文300字 我最亲爱的人作文 作文万里长城 3年级作文我的同桌 温暖的旅程作文开头 写一则新闻消息作文 黄岩蓝美庄园作文 爱国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