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央视《故事里的中国》重温红岩精神 更多故事重庆“讲”给你听

2020-12-30 17:05:01
相关推荐

“竹安弟,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太重了,以现在的物价,你的日子应该很苦吧。好在苦难的日子就快完了。孩子不必娇养,粗茶淡饭足矣……”在江姐——江竹筠被押往刑场后,狱友们打开她留给表弟谭竹安的托孤信,潸然泪下。这是央视《故事里的中国》最新一期节目《烈火中永生》中演绎的场景,革命先烈的真情流露和坚贞不屈令人动容。节目播出后,话题#江姐托孤信#登上微博热搜榜第2位,多家主流媒体官方微博纷纷转发致敬。

在《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中,董卿访谈彭咏梧、江竹筠之孙彭壮壮。

江竹筠19岁入党,与丈夫彭咏梧一同战斗在革命前线。1948年6月14日,她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面对种种酷刑,她始终没有屈服。江姐用筷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写下这封遗书,信里满载着江姐作为一名母亲,对儿子浓浓的思念之情。

请点击输入图江姐把托孤信交给狱友。

“让这面五星红旗飘扬在歌乐山上,带着我们的祝福,迎接重庆的解放,迎接属于人民的新中国……”陈数扮演的江姐和狱友一起在狱中绣红旗的场景上演,一针一线间,现场不少观众泪水潸然。

江姐(陈数扮演)在狱中绣红旗。

1949年11月14日,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歌乐山葱郁长青,英烈丰碑永存。

70年后的今天,这盛世如你所愿!

娓娓道来——重庆“两讲”活动 把英烈故事讲给你听

和《故事里的中国》节目讲述经典故事、凝聚时代精神的立意异曲同工的是,在重庆,“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的“两讲”活动也正在热烈展开,旨在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重庆是一座英雄之城,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包括江竹筠在内的许多革命前辈和仁人志士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为重庆留下了一座弥足珍贵的“红色富矿”,也为新时代重庆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文化支撑。

红岩精神代代传。

自活动启动以来,重庆各界以实际行动传递革命精神。专题讲座、巡回宣讲、革命英烈故事会、红色党课等活动深入党政机关、城市社区、中小学校、农村院坝等地。同时,各大媒体也推出了相关的全媒体报道,讲述革命先辈在重庆的英勇事迹,让他们的形象更加生动清晰。

比如——

红岩英烈王朴放弃复旦学业,和母亲出资在今重庆渝北兴办了作为革命据点的莲华小学,后来改办为莲华中学。截至重庆解放,莲华中学已培养了数百名学生,并发展了大批党员。为了给党筹集大笔经费,他和母亲变卖田产捐出黄金2000两。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不为所动,1949年10月28日,王朴牺牲在大坪刑场,年仅28岁。

王朴烈士。红岩联线供图

“为了千万个母亲能老有所养,终有所归,我必须暂时离开自己的母亲,到党需要的地方去战斗。”这是烈士许建业说得最多的话。1948年,他因叛徒出卖而被捕。经过多次酷刑,许建业仍然英勇从容。最终,许建业牺牲于大坪刑场,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伟大无私的至孝。

许建业烈士。红岩联线供图

数十年后的今天,这些英烈的故事依托“两讲”活动更加深入人心,展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革命情怀和不朽的人格魅力。一股强大力量在重庆这片“红色富矿”中迸发,让广大干部群众不断从中汲取养分,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百花齐放——重庆创新传播方式 让红色文化“动起来”

重庆红色资源丰富,为了使红色文化动起来、活起来,更加立体化,近年来,重庆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创作推出了电视剧《重庆谈判》、纪录片《破晓》、长篇小说《最后的58天》,打造了川剧《江姐》、京剧《张露萍》、话剧《红岩魂》《幸存者》等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在市内外展演和巡演220多场。

今年,重庆发起“让烈士回家” 主题活动,主办方相继走进上海、四川、江苏、陕西等地,将310位红岩烈士的事迹、精神送到烈士家乡以及他们曾经学习、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让烈士精神“送到家、驻下来、传下去”,让他们的英雄事迹在各地深入传播,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一直是外地游客来渝旅游的热门红色景点。为更好地宣传革命先烈事迹,红岩景区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建立《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打造智慧旅游,用丰富的活动弘扬红色文化。此外,今年红岩联线管理中心设计制作的100余种文创产品亮相2019重庆文博会,获得观众热捧。

重庆还加强对红色资源的研究阐释,近年来编辑出版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文献选编》《红军在重庆史料选编》《重庆解放档案文献资料汇编》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不忘初心——理想信念之花在“烈火中永生”

革命英烈们向死而生,用鲜血点亮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回顾一段历史,讲述一个故事,实质是挖掘历史背后荡气回肠的真实印记和时代精神。正如《故事里的中国》主持人董卿在节目中所讲:“最好的缅怀就是继承,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让烈火中不灭的信仰,去点燃新时代的新的荣光。”

铭记辉煌历史,信仰根植于心。

用生命诠释出的“红岩精神”、革命意志和不灭的初心在重庆代代传承,感染了一辈又一辈,融入时代的基因与血脉中,也必将成为推动重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文字:向含嫣 陈霞 陈丹丹 曾家琪

资料来源:重庆日报、光明网、中新网等

审核:王梅 白永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滑冰作文400字 以失败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十篇中考满分作文 爸爸睡了作文 爱眼护眼的作文 校庆运动会作文 秋天的活动作文 令人难忘的一个人作文 作文序言怎么写 我的家乡400字作文 学会坚强作文400字 四年级防溺水作文 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作文 初一开学计划作文 有关友情的作文开头 校园一角作文200 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作文 关于姥爷的作文 北京介绍作文 愿景作文 介绍照片的英语作文 四年级书信作文 作文万能结尾句 一件小事作文350字 作文350字 4年级作文观察日记 未来的教室作文 植树节的作文400字 自我类作文 成功是什么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