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粽叶包裹的美食札记

2020-12-31 21:25:01
相关推荐

在中国,最先探到节日气息的永远是吃货的肠胃。春节的饺子和年糕,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青团和清明稞,中秋节的月饼和桂花酒……当然,还有端午节的粽子。

中国粽子:

当“籺”升级成“子”

“粽子”一词事实上只是俗称,其本名是“粽籺”。从字义来论,籺含米麦碎屑之意;作为一种小吃,则特指流行于两广之间、以糯米为主原料蒸制的糯米籺。将糯米用木槌捣成粉,再加水搅成糊状蒸煮,直到不粘手指便可以食用了。单一的糯米当然有些索然无味,于是人们又在里面放上了各式馅料:若是虾仁咸肉之类,便是咸党;若是芝麻椰丝之流,便是甜党——看来粽子界的咸甜之争,早在“籺时代”里便已露出端倪来了。

糯米籺种类极多,煮汤籺、薯包籺、糖心糍、寿桃籺背后各有各的文化与传说;而当籺与粽相遇时,便诞生出了粽籺。这里要强调的是,粽籺与其是一个偏正短语,倒不如说是一个并列短语——与籺相似,粽本身也是食物名,指的用箬叶或芦苇叶等裹糯米做成的多角形的食品。籺侧重于“里子”,粽侧重于面子,粽籺合一,光看名字便能将这一味小吃的形制猜个大概。

关于粽子的起源,最流行的自然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自沉汩罗江以身殉国的故事。不过茂名人有自己的传说:话说茂名岁逢饥荒,铁拐李与曹国舅二仙路过,阴差阳错地扔下两个饭团由此解救了当地的灾民,于是二仙掷饭团之处便被称为“仙人古中地”,饭团则被叫做“古中籺”。“古”与“裹”、“中”与“粽”读音均相近,“裹粽籺”这一称呼又更为形象,于是反倒成为“正名”。裹粽籺渐渐便演变成粽籺,叫着叫着,也就简化成了粽子。

以食粽祭奠屈原的说法直到南朝梁吴钧《续齐偕记》中才首次出现,此时距屈原所处的时代已经过去数百年,后人附会的可能性极大。不过这个传说的确很符合中国百姓的心声——在千百年的流变中,粽子的种类越来越多,形制越来越精致,但屈原沉江的传说却没有大的改变,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文化遗产。

日本粽子:

从“光秀粽”到“道喜粽”

“资深”的粽子大国可少不了日本。端午在日本最早只是流行于宫闱之中的“药猎”及骑射节——“舶来品”粽子自然也是如此。直到江户时代,日本人依然将以粳米做的粽子称为“御所粽”,便因其主要供皇宫幕府食用。

与中国不同,日本多以白茅叶为粽叶,故称粽子为茅卷。《延喜式》与《和名类聚抄》中分别有“粽料糯米二石”及“用白茅叶将米包裹、以草木灰碱水煮熟”的规定和记载,行文虽然简略,但足以勾勒出日本粽子的大体形态了。

日本关西地方的茅卷里通常会放些馅料,糯米也会换成葛粉,这便愈发接近于日式年糕,当然年糕倒也能视为籺的一种。江户时代发行的《本朝食鉴》中直接记载以菰叶包裹年糕再用蔺草绑好进行煮制的粽子烹饪技巧,由此看来粽与籺之间联系,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如此。

中国粽子与屈原相关,日本也有一种“光秀粽”与历史上的大将相关:传说日本战车时期织田信长的手下明智光秀叛乱成功,在一次危机中因援军迟迟不至心中焦急,不知不觉竟将粽子连皮带馅全部吞食,这种白粽便被称为“光秀粽”。后“光秀粽”由川端道喜改良,以葛粉为料并用竹叶包制,这便演变成了极接日本地气的“道喜粽”。从“光秀粽”到“道喜粽”,浮现的不仅仅是浓浓的京都气息,更是茅卷在历史的流逝中渐渐成为和果子中一员的食物变迁史。

东南亚粽子:

越南与泰国的“咸甜之争”

如果日本粽子是“北传派”,那“南传派”则无疑是东南亚粽子,而南传的起点,则是越南粽子。

作为东南亚唯一处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越南端午传统也与中原极为相似,挂菖蒲、画符图、饮雄黄酒、赛龙舟……自然也少不了吃粽子。不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越南人在端午更青睐于吃酸味水果、酒酿与酒饼:食用水果乃是吃斋,既可缅怀祖先又可驱邪;而酒酿、酒饼以及水果之“酸”均有杀菌之用——端午节无论流传到哪,终究少不了祛病除灾的期冀。

越南粽子以芭蕉叶为粽叶,形制上圆形与方形相杂,寓意“天圆地方”。此外越南粽子还“继承”了中国粽子的“咸甜之争”:咸派的馅料大多以虾、瘦肉、鸭蛋黄为主,甜派的馅料大多以椰丝、红豆、绿豆为主。从食材上看,越南粽子颇有广东粽子之风,秦朝时期的桂林、象郡早已消弭,但食味却自有其传承。

与越南相比,泰国端午更以美食为重:泰国端午节名为“拜芭掌节”,这个“芭掌”便是泰国粽子。有趣的是,泰国粽子也分咸甜两派。芭掌是咸派,有板栗、香菇、咸蛋黄、鲜肉、虾仁、腊肠诸馅;甜派称为“吉掌”,是一种碱水粽。吉掌所用的碱水是富有泰式风情的榴莲皮灰碱水,在这种特别的碱水泡制下,吉掌有一股特别的天然植物清香。

“拜芭掌节”,拜的当然不是芭掌,而是粽子背后代表的祖先。泰国历史上多潮汕移民,而粽子既是这些“过番”怀念故土的载体,也是他们送给泰国的礼物。

在东南亚各国中,粽子与端午联系最为紧密的便数越南与泰国,其余诸国虽也多有粽子,但并非端午风物——最具代表性的是菲律宾粽子,还常被当成是圣诞节时的名点。

习俗有界,美味无界。粽子、茅卷、芭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后,有着人类相同的美食追求。民以食为天,实在是放之四海而皆“馋”的终极定理。

来源:文汇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情的作文 做早操作文 生活中的一缕香作文600字 山水的作文 开学第一天作文400 如何学会写作文 介绍你的家庭英语作文 思念家乡的作文结尾 新年随想作文 关于环保的作文500字左右 高三英语作文万能句型 放暑假了作文300字 钓鱼作文 寒山寺作文 高中作文精选 描写手的作文 作文素材最新 坚持自己的想法作文 如何保护水资源英语作文 六上四单元作文 介绍农场英语作文 我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作文 人际关系英语作文 秋天的田野怎么写作文 描写菠菜的作文 我是最棒的作文500字 重阳节感恩作文 保温杯的作文 小学四年级秋天的作文 这就是美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