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代的淮河洪灾频频 为何现在没有了?伟大的祖国早已解决

2021-01-06 18:55:01
相关推荐

自古以来,江淮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区域,现在淮河两岸不仅有大量的农田,更是新中国建设以来发展的模范基地。

都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但是,古时候的淮河可是皇帝们心中的痛,年年水灾成了千百年来的特大难题。那么,淮河为何会频频发洪灾又难以治理?传说中消失的入海口又去哪了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淮河两岸的大量农田

一、千年淮河

其实,淮河在诞生之后的几千万年里,都带给了华夏子民万千好处。作为长江、黄河南北分界线的淮河,在古时候被人称为“四渎”之一,总长达到一千多公里,流向的面积达到了27万平方公里。

淮河所灌溉的地方经过人们的精心培育,大部分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鼎鼎有名,比如郑州、开封、曲阜这些,都是经济富庶、农业发达的大城市,江淮一带更是鱼米之乡,古人称他们富庶了,天下也就富庶了。

可见当时在淮河流域,农业有多发达。这么重要的河流,是如何在之后变成了凶猛的“水兽”呢?

关于入海口,我们现在看到的文献上很多都记载:淮河,并没有入海口。但是最初,淮河是有入海口的,淮河从发源地到穿过黄河、长江,一路奔向的地方是响水县云梯关。

虽然这一路还是挺蜿蜒曲折的,但淮河最后还是根据自己的路数一步步流到了终点,可是在多年后,由于黄河、长江还有人为的破坏,在这三者因素困扰下,淮河告别了昔日的宁静、独立,最终掀起了波浪。

图片来源于网络:淮河走向图

二、入海口消失的原因

淮河入海口消失可以分为三个原因,虽然从表面上看是自然因素,但是仔细分析,我们会惊讶的发现,人为才是导致淮河命运的最重要导火索。

1、黄河改道

据史料记载,从西汉时期开始,黄河就屡屡侵占河道,由于水量巨大,在流动的过程中,黄河水冲破了许多河道,汇入到淮河当中,这样的事情多了,就使得淮河下游不堪重负,负担过重的河水常常将河堤冲坏,破坏良田。

但是由于黄河改道没有大面积铺展开来行动,一切都还在人们可以忍受的情况,最为严重的是人类的干预。

1128年,驻守在东京的杜冲,面对屡屡南下进犯的金兵,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抵挡,想破脑袋,最后想到一条:用水来阻止金兵进犯,而他所想到的水居然是挖开河堤,让黄河水奔涌而下。

当时的南宋懂得水利的人肯定很少,居然没有人出面来阻止这个想法的实施,最后,由于杜冲这个错误的决定,黄河上游堤岸被毁,夹杂着大量泥沙的黄河水滚滚东下,干脆就直接“入住”了淮河河道。

黄河水的入侵让淮河水量猛涨,一路狂奔到了下游地区,直接冲垮了无数百姓的房子和良田。

图片来源于网络:杜冲命人挖开河堤

2、入海口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南宋之前,由于地理因素,在淮河沿线有许许多多的小湖泊,这些湖泊水养育了一方水土,富庶之地居多,比如项羽的家乡彭城,在当时就是有名的富饶之地,也难怪项羽功成之后要急冲冲要赶回去。

可是黄河的抢道,直接将这种“自给自足”的局面打破了。黄河抢道之后,淮河一带的大小湖泊还在,可是由于水量增加,这些湖泊水满溢,导致多个湖泊汇集在一起,而原本的河道被黄河水占据之后,淮河水止步不前,只好逗留在原地,彻底找不到入海口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淮河一带的湖泊

3、泥沙淤积

让淮河入海口消失的重要原因还是泥沙淤积,由于黄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这些沙土重量相当大,跟随淮河水在原先的地盘打转,最后淤积形成了其他湖泊,比如洪泽湖。之后,淮河一带水灾连连,也和这些泥沙有着密切关系。

黄河带动泥沙不停侵占着淮河的河道,河道两旁被泥沙淤积之后,让河水流走的河道越来越窄,只要到了汛期,水量就大幅度上涨。

而原本可以消化河水的湖泊,现在也装了满满的泥沙,只要降水量一超过,湖泊里面的水就会溢出,洪灾就此泛滥。

到了这里,原本想要平静度日的淮河依然不得安宁,由于黄河水的大幅度侵入,淮河在无处可去的情况下,也只好侵犯了长江的河道,于是,每当淮河发生洪灾,长江下游也是一片泛滥,民不聊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泥沙淤积

三、更大的危害

一个入海口的消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千年来人们心中永久的痛。由于洪水的破坏力度实在太大,在清朝的时候,从康熙开始就屡次想办法要防洪、治洪。

但是由于淮河北高南低的特点,所经过的流域都是山地为主,治理起来难度极大,而且还要花费巨大的资金,所以许多皇帝,只能是哪里较为严重就去哪里修修补补,这样一直支撑下来。

最让百姓痛苦的,是那些跟随洪水一起本来的泥沙,洪水走了,这些沙土却牢牢抱住土地不肯离开,当地的百姓对这些沙土极其厌恶。

图片来源于网络:让百姓厌恶的沙土

原来淮河经过的流域都是碱成分极高的土壤,这种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大米。可是黄河改道带入了大量黄沙,这些黄沙和土壤结合之后,破坏了原先土壤的成分,导致原有的含碱土壤变成了盐碱地,这种盐碱地完全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原本靠地吃饭的农民们忙活了一个季节最后颗粒无收,没有办法,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出外寻找另外的生存机会。就这样大片大片的农田荒废无法耕种,人们也要开始忍饥挨饿。

图片: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剧照

四、新中国的治理

新中国成立之后,淮河治理成为我国第一条需要全面治理的河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花费了七十年的时间来进行治理,从建造第一座王家坝闸开始,开闸蓄洪成了治理淮河最好的方法。

到现在,淮河的洪灾已经被控制下来,虽然经过千年积淀的土壤还不是很适合农作物的培育,但是聪明的人们,利用淮河水域充沛的特点,在这里发展水产、养殖,也让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现在的淮河依然没有入海口,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它所经流域的发展,所以说,科技和知识才是第一生产力!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那一束阳光作文 我喜欢小狗作文350字 珍惜的作文800字 初一作文600字叙事 尊老爱幼作文 禁毒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小学三年级过生日作文 童年趣事写一篇作文 自己的优点作文300字 给某某的一封信作文 描写风景的英语作文 珍藏友谊作文6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零作文 随便作文300 带提纲的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开头 这一刻 作文 关于积极向上的作文 暑假生活作文 扫黄打非作文400字 小考的作文 生活经历作文300字 母亲的关爱作文500字 生命是什么作文300字 学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有家人真好作文 幸福的约束作文600 你最喜欢的食物英语作文 叙事作文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