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探讨国旗下演讲的独特魅力

2021-04-19 09:10:07
相关推荐

探讨国旗下演讲的独特魅力

我校自1988年开始“国旗下演讲”这项活动,至今已坚持了十多年。这期间,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社会 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这项活动始终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保持着良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演讲”的独特 魅力在哪里?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特点

学生进入初中后,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开始不满足老师的说教和书本中现成的结 论,开始用审视、挑剔、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除此之外,当代中学生还有以下一些新的特点。

1.思想解放,价值取向多元化

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说敢想,评人论事不拘一格。他们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求新求 异,不崇拜权威。这样的思想特点是以往几代中小学生所没有的。

但在思想开放活跃的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存在着混乱的情况。同50~60年代的中学生相比,当代中学 生在人生价值、道德取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统一的标准。

在奉献与索取、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大多数学生追求的是个人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无私奉献在 当代部分学生头脑中已经淡化,甚至难以理解了。老师们反映,当代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生活条件优越得 多,他们拥有过去几代学生所不曾拥有的精神和物质享受,然而他们的不满足感却比任何时代的学生都要强。 他们希望拥有一切,但不懂得要为别人作出奉献和牺牲,对奉献和索取的关系缺乏正确的、深层次的理解,渴 望得到别人理解而不懂得体谅别人,只知道接受爱而不知道爱人,这是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2.求实求真,注重个人发展和现实利益

求实求真是当代中学生又一明显的思想特点。他们更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就是对于报纸宣传 、学校教育也持审视和怀疑态度。然而,这种求实求真离开了高尚的人生理想导向时,又难免陷入追求实惠的 狭隘圈子。社会观念中经济意识增强、人生理想趋于现实化,择业取向偏重个人发展和经济收入,是中学生思 想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向。

3.渴望独立,主体意识增强

当代青少年独立意识明显增强,这种独立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有人作了这样的归纳:在思维方式上由求 同转向求新、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转向主 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上,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动指南,由听从父母转向自 己怎么想就怎么办。值得注意的是中学生年龄尚小,他们在思想上、言论上崇尚主体的能动性,而在行动上却 有很大偏差,出现独立意识与独立行为的不一致。在顺利时,他们的独立意识往往表现得很充分,当遇到挫折 或大是大非时,又表现出很强的软弱性、依赖性,尤其独生子女更是如此。与前几代学生相比,他们的意志相 对薄弱。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中,承认自己性格中最大的弱点是意志力差的占三成多,居于首位。这种独立意识 增强、自主能力滞后的矛盾,正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的具体体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意识到:传统的说教、灌输方式,要求学生“不能做什么,只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的教育方式只会是事倍功半,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应该是开放的德育,是内容丰 富而生动的德育,能引起学生心灵震动的教育。

二、开放的德育应让受教育者主动参与

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德育活动应该是一种开放式的德育,而不应该是封闭式的、灌输式的、居高临下的德育 。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接受锻炼,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活动中接受熏陶。我校的“国旗下演讲”活动也 是开放德育的成功尝试。学生自己观察和思考、收集资料,自己写稿自己讲,能不能成功,就看你的题材、内 容、演讲技巧等能不能打动听众的心,你阐述的观点能不能被听众接受。这种参与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既 让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和参与愿望得到充分满足和体现,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每名参赛选手代表了一 个集体,往往是通过选拔产生,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关注和支持。从表面上看,演讲是个人行为,而实质上则是 集体行为,成功了是集体的成功,失败了是集体的失败,这就对全班学生进行了生动的集体主义教育。如果演 讲者的观点能引起大家共鸣,就让更多的人受到了教育。这比老师只靠口头说教要求同学有集体荣誉感效果好 得多。

三、题材广泛,内容生动,贴近生活

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面对变 化和挑战,学校德育工作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明显地显露出来,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达不到 人们的期望。造成德育效果不如人意的原因,我认为除了德育的途径、方法和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外,德育 内容过度单一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而“国旗下演讲”则有效地克服了这个弊端。在规定的条件下让学生自由取 材,不拘一格,各抒己见。因此,演讲的题材相当丰富,来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爱国主义题材,如《为 了这片疆土》、《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不悔的选择》等,有谈人生观、价值观的题材,如《诚实 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做人的力量》、《金钱并非“罪恶的渊薮”》、《什么是潇洒》、《扬起理想的风帆》等; 有谈友情的题材,如《真情在你我身边》;有谈学习的题材,如《用进取托起明天的太阳》、《要珍惜今天》 等;有谈中学生热点问题的题材,如《吃苦是一种资本》、《请表现你的才能》、《坚强些,中国的新一代》 等;还有谈论时事、评述新闻的,等等。这些题材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同学们不再感到内容抽象陈旧。用 中学生的眼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评说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同学们倍感亲切、真实而生动,其效果远远胜 过老师的说教和领导的报告。

四、同龄人的心声更容易被同龄人认同

几乎所有中学生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学生不愿跟老师和家长讲心里话,他们总认为老师和家长不理解 他们。不管你作出多大努力,真正把心里话讲给家长和老师听的学生也是不多的。这很正常,一方面,随着年 龄的增长,青少年思考问题的批判性和独立性越来越强,有些想法,看法与家长不一致,这就是有的学生经常 说的“没有共同语言”;另一方面,由于知识水平、社会阅历和成长经历的不同,所处的角度不一样,对问题 的看法和处理方式肯定有较大差异。这就使得师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难以真正沟通。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 的“代沟”。

但是,相当多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知心朋友,他们愿意把知心话讲给对方听。这也正常,因为他们的年龄相 近,成长经历和知识层次相似,心理活动有较多的相似性,对问题的看法接近,“共同语言”就多。因此,让 学生自己去分析许多问题,谈他们的看法和想法,其教育作用远比老师和领导的说教好得多。

在一段时间内,校内有少数学生大把花钱以显示“潇洒”,有的学生则以入时的打扮来显示时髦,有的同 学盲目模仿明星的装饰、动作来显示新潮。针对这些现象,有个叫张玉琳的女生作了一次题为《什么是潇洒》 的演讲,她声情并茂地讲道:

在当今的中学生中,潇洒已成为热门话题,而潇洒也成为时髦的代称,但对潇洒的不正确认识,把我们一 些同学带入了误区……

有的同学把大把花钱看作是潇洒,无非是让别人瞧一瞧:我很富有,我可以随意花钱而不必为钱担忧。但 是,这种同学不知意识到没有,我们花的钱是父母辛辛苦苦用劳动才换来的。我们没有权利用父母的钱来挥霍 无度充潇洒,我们不需要这种追求虚荣的“败家子”式的潇洒!

有的同学把打扮入时看作是潇洒。诚然,打扮得漂亮些,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 一味追求外表上的漂亮,像有些人那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种潇洒,我们更不需要!

真正的潇洒,应该是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内涵、高尚的情操和高贵的品质的外在表现……

整个演讲一次又一次被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打断。这说明,这种肺腑之言既打动了她的同龄人,也被广大 教职工赞同。

还有一位同学在爱国主义题材《不悔的选择》中写了这样一首歌颂祖国的诗,被许多学生当场记住,诗中 写道:

选择你的风雨之声作母语,选择你的自然之形作文字,选择你土地的肤色,选择你五岳的骨骼,选择你的 辛苦作我的痛苦,选择你的幸福作我的欢乐……

因此,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那样:“解放孩子们的头脑,让他们自己去想 :解放孩子们的嘴,让他们自己去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舞龙灯作文 打pp作文 游乐园作文300字 二十年后的我 作文 逛庙会作文 腊八节作文 我的爱好英语作文 作文稿纸 打扫卫生作文 四年级作文300字 骑自行车作文 优秀作文初中 日记作文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600字 家乡的名片作文600字 以过年为主题的作文 记叙文800字作文大全 因为有你作文600字 爸爸我想对你说 作文 大扫除作文300字 担当作文600字 假期趣事作文 情感类作文 猫 作文 带着梦想出发作文600字 春节作文400字四年级 春节英语作文50字 新学期新气象作文 寒假见闻作文 新年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