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教师天地 > 教学反思 > 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润物细无声——美术教学反思

2018-10-20 02:08:42
相关推荐

曾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同样上《画苹果》这一课,美国小学生画苹果,教师拎来一筐苹果,由学生任拿一个去画;日本的学生也是自己拿着一个苹果去画;而中国学生画苹果往往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并规定先画左,后画右,这边涂红,那边涂绿……最后中国学生画得最像。然而在我们这样的“教法”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是最没有创造性的孩子,孩子的创新精神在我们的“教”中慢慢失去了,这是美术教育的一种遗憾。

我们在美术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会画某种东西,而是要教会孩子思想、教会孩子情感、教会孩子感受生活、感受美。所以我认为美术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也可能是没有鲜花和掌声的,但却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我在教学是这样做的:

一、 开放思维,尊重个性

儿童画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每个儿童都有创造的欲望,每个儿童天生就是画家。对孩子的评价的标准,重要的不是画得像不像,而在于画的过程以及闪光的点子。每个孩子对待同一个主题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们都有创造的欲望。如果教师要把他个人的(成人化)想法硬是塞给学生,或者拿着一些“范作”让孩子去借鉴甚至是临摹,那孩子的思维一定会被局限与“范作”或教师的思维中,从而哪来的想象和创造?现代教育中有一个教育观点:“不教而教”。“不教”,就是不把成人的技法模式过早地灌输给孩子;“教”,就是创造一个有问题的情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尤其是自主的创造精神。教师应该改变“灌输——接受”式教法,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信地去画,孩子们才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即使这些作品“不像”,那也是儿童个性的体现。只要画面中有儿童自己的想法,就应该适当地表扬。这样的教学,对提高儿童的自信心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二、 多样教学,培养个性

1、创作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儿童画教学总是按照先勾线,再涂色的方法进行。这样画面是工整了,但也从另一方面局限了一部分孩子们的思维。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一些胆子比较大,喜欢创新的孩子敢于突破绘画程式,大胆尝试、实践,不断发现、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创作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们的思维潜能;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介绍一些国内、外儿童运用的比较优秀的创作形式来让一些喜欢思考的孩子进行选择,如:在背景的处理上突破传统的用油画棒平涂的形式,而用点、曲线、小色块来取代,处理完的背景活泼、生动;对于主体物的处理可以用渐变或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涂色,这样,儿童的作品才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结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8-07 07:47小林哥[浙江省网友]IP:1731608402
    浅浅的美术教学之路,需要老师们细心的引领,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够享受美术带来的乐趣。
    顶0踩0
  2. 2020-03-14 04:58々KIT々[新疆网友]IP:1701452743
    美术真的是一门细致、灵感和耐心都很重要的学科,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重新审视美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江苏作文 风景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60只蚊子写作文 关于家庭生活的作文 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 高一英语作文范文 描写景色的作文 读书的好处作文 关于孝的作文 曹操作文 关于读后感的作文 关于小狗的作文 快乐的童年作文 一张照片作文 秋天的景色作文 校庆作文 成长的故事作文 他们作文 优秀作文范文 漫画作文 六级作文 高中生作文 作文老师 给女朋友写小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400字 在这里作文 学作文 我的书屋 我的梦作文 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