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平安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9-12-17 19:45:01
相关推荐

自全省建设“平安xx”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抢抓机遇、奋力崛起的主题,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发〈省综治委、省委政法委关于建设“平安xx”,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意见〉的通知》),推动了全市平安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实现淮南加速崛起和跨越式发展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环境。被中央综治委命名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有力地保障了我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认真研究,全面开展动员部署。全省建设“平安xx”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市综治委、市委政法委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专门召开书记办公会和综治委、办主任会议,对建设“平安cc”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7月28日、29日,市委书记办公会和市委常委第119次会议,专题听取了市综治委、市委政法委关于贯彻全省平安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12号精神的汇报,就创建“平安cc”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9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建设“平安cc”工作会议,下发了市委、市政府《转发<市综治委、市委政法委关于建设“平安cc”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意见>的通知》(〔2005〕52号),对建设“平安cc”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全市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县区迅速召开会议,联系本地区实际,对平安建设工作任务进行了动员和安排部署。市综治委还召开2005年第四次全委会进行专题研究调度,推进了“平安cc”建设工作。

二、健全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为了保证“平安cc”建设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着重强化了“五大机制”。一是健全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在继续完善“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的同时,努力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推行“社区警灯闪烁工程”,市委、市政府将“社区警灯闪烁工程”列入2005年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先后投入近300万元购置了47部警车投放到55个巡防区,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逻,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市城市居民区的机动车巡逻防范力量,减少了“两抢一盗”案件占整个刑事案件的发案比例。

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警车巡逻控“面”、自行车巡逻控“片”、徒步巡逻控“线”、治安岗亭控“点”的严密防控网络。二是健全重点人群教育管理机制。重点实施“社区青少年阳光工程”,推进了对社区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流动人口等违法犯罪易发高发群体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制定下发了《cc市“社区青少年阳光工程”实施意见》,全市所有社区均摸清了闲散青少年的底数,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落实了多位一体的帮教措施。普遍建立了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就业技能培训基地。“社区青少年阳光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据我市田家庵区初步统计,2004年和2005年,青少年违法犯罪占全部违法犯罪总数的比例,分别同比下降25%和37%。团中央、团省委及省综治办领导就此专门来淮进行了调研。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全市有3个区被省文明委、省综治委、省禁毒委命名为“无毒区”,42个乡镇(街道)被命名为“无毒乡镇(街道)”。坚持“一校两表”(校内安全隐患排查表、校园周边环境情况摸排表),积极开展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三级帮教网络进一步健全,2005年,全市共回归929名,安置669名,帮教率达100%。三是健全人民内部矛盾调处机制。认真贯彻实施《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维护信访秩序。在全市推广潘集区纪检、综治、司法、信访“四位一体”抓调处的做法,提高了基层特别是乡镇街道一级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坚持一月一排查、每月一上报、两月一通报(乡镇、街道半月),许多地方实现了小矛盾不出村(居),大矛盾不出乡镇(街道)。

坚持律师参与接访、公证介入村委会选举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加大诉讼调解力度。全面组织开展了党政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进一步落实政策,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和包保防控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军队退役重点人员稳控工作。2005年,全市群众越级上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去省上访总人数较上年下降了4个位次。四是健全服务经济建设工作机制。坚持对在建重点工程实行“四个一”挂牌保护,对所有重点工程全部设立综治信息员、综治联络员、治安管理员、法律服务员等“四大员”。组织开展了为期40天的“严厉打击危害重点工程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先后集中开展了重点工程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百日行动”、火车站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专项整治、清理铁路沿线废旧金属收购站点等一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铁路沿线治安整治,巩固了车上“押”、地上“防”、公安“打”、进村“教”的有效办法,保持了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行,秩序良好。五是健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机制。继续深化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开展了“追逃找回一批、转化攻坚一批、打击处理一批、包保控制一批”的专项斗争和专案打击工作,较好完成了“三个零指标考核”。特别是积极开展农村反邪教警示教育,将农村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纳入了第三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探索了新形势下维护全市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的路子。

三、加强领导,强化工作督促检查。我们高度重视建设“平安cc”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建设“平安cc”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市到基层都建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综治委主任,行政一把手任第一副主任的综治工作机构;加大了经费保障力度,市、区两级财政专门列支综治专项经费人均达0.35元,每个社区每年安排综治工作经费5000元。我们还把加强督查工作作为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按照市委、市政府意见,市综治委切实加强了对各地区、部门的督促指导,先后制订下发了《市平安乡镇(街道)考核办法(试行)》、《市“平安乡镇(街道)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和《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文件,开展了多次工作督查。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也相继出台了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强化督查,促进了本地、本系统平安建设工作的落实。[文章来源于 mip.qwen.cn]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以建设“平安”为抓手,以政法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真正把平安建设这一符合淮南实际的重要工作摆上位置,认真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力争把淮南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安全的地区之一。我们将重点做到“加大五个力度、从五个方面下功夫”。

加大五个力度:一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继续推行纪检、综治、司法、信访“四位一体”抓调处的经验做法,着重抓好县区以下工作制度、机制和工作网络建设。加强对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防止矛盾激化,努力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二是加大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力度。认真落实〔2004〕28号文件,突出社会面、城市社区、城镇中心区等重点区域和案件多发季节、时段的防控。强化压发案工作,努力遏制抢劫抢夺、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等可防性侵财案件的上升势头。深化“警灯闪烁工程”,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加强考核,有效发挥社区巡逻车的作用。制定出台《城市居民区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具体实施办法,“将治安防范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综合设计、同步规划和独立验收”。力争年底前实现“三台合一”,完成GPS卫星定位系统建设;加大技防投入,建立完善交通要道、重点部位、公共复杂场所监控系统和报警服务网络,提高防控体系建设的技术含量。按照“加强监管、加快发展、促进规范、提高水平”的思路,加强保安服务业和治安防范产业化工作,推进治安防范社会化、职业化。

认真贯彻落实《省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办法》,建立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的内防内保工作机制。完善社区警务工作,巩固治安联防队伍,落实看楼护院“四种办法”,积极推广农村治安承包责任制。三是加大“严打”整治工作力度。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重点打击有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暴力恐怖、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事端等非法活动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健全治安形势定期分析评估制度,完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滚动排查整治制度,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和研究,组织有关部门共同进行整治,限期改变面貌。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失足青少年,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四是加大“为重点工程创平安”各项措施的落实力度。牢固树立“政府创环境、企业谋发展、百姓得实惠”观念,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促进全民创业,促进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严打经济犯罪活动,严惩干扰重点工程建设的各类“霸头”;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国企改制过程中的维护稳定工作,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对重点工程全部设立综治信息员、联络员、治安管理员和法律服务员等“四大员”;对在建重点工程,全面实施“一名直接联系的民警、一个治安办公室、一块安全告示牌、一套安全防范措施”等“四个一”制度,对铁路护路,全面落实“打、押、防、教”“四个字”措施,建立健全“保稳定、创安全、促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五是加大重点群体教育管理力度。坚持“以人为本抓基层,以防为主打基础”,加强社区青少年和农村留守青少年、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人口等违法犯罪易发多发人群的教育管理服务。围绕“实现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两个目标,以社区为主阵地、以教育引导帮扶为主要手段,加强“法制教育、技能培训、文体活动”三大活动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市“社区青少年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强化学校及周边治安问题的综合治理,改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按照“以业控人、以房管人”要求,推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人性化。加强禁吸戒毒,落实“多位一体”的包保帮教措施,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进家庭活动。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工作。

从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强基固本,在增强创建后劲上下功夫。坚持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打造“平安”的关键环节来抓,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市社区建设。进一步落实〔2003〕8号文件,整合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力量,确保综治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筑牢确保平安的第一道防线。二是用好载体,在促进工作落实上下功夫。认真组织开展好政法综治“工作落实年”活动。按照落实责任、落实基层、落实重点、落实机制和落实领导等“五个落实”的总体要求,细化分解平安建设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广泛开展平安系统、平安行业、平安单位等创建活动,开展“平安乡镇(街道)”、“平安社居委(村)”和“平安单位”命名表彰活动;以压发案、减上访、抓整改为重点,全面推进平安建设和政法综治队伍建设;从形势研判、组织指挥、信息网络、预警处置、考核奖惩等方面,加强平安创建工作机制建设。三是整合力量,在推动齐抓共管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的新路子,重点整合基层和部门工作力量。

要求各级、各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本部门、本单位职责,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工作,做到“五个一”,即“出台一个实施意见,开好一次动员部署会议,确定一个活动载体,开展一项创建活动,办好一件创建实事”。四是强化领导,在加大奖惩力度上下功夫。进一步调整和加强“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创建经费投入,及时研究解决平安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平安”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实行“三挂钩”:同晋职晋级挂钩、同提拔任用挂钩、同兑现奖惩挂钩。健全完善综治委委员联系基层制度、成员单位定期述职制度和平安建设工作定期报告制度。要求各县区、各部门每半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平安”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和绩效。层层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加大一票否决权制执行力度,严格责任追究。五是广泛宣传,在营造创建氛围上下功夫。认真规划实施“五五”普法,扎实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平安建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地、各部门的先进经验,努力营造“平安”建设的良好氛围。继续开展见义勇为表彰奖励活动,弘扬社会正气。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群众,努力使平安创建活动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动的作文 第一次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600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600字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旅游的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