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2020-01-01 15:45:01
相关推荐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的意义,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句式的翻译。

3.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思想,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二.板书课题,介绍孟子生平及思想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 不可胜(shēng)食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衣帛(bó)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谨庠(xiáng)序之教

孝悌(tì)之义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各自朗读

3.学生齐读

4.指名朗读

5.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熟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2.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五.布置作业

1.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

2.对照注释自读课文,能作口头翻译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疏通词句,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2.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教学步骤:

一.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课文

2.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①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 填然鼓之 鼓:名词作动词

③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 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8-12 21:13薛少[内蒙古网友]IP:3064983676
    教案内容很丰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非常有意义。
    顶7踩0
  2. 2020-03-25 02:16大猫[天津市网友]IP:3407376539
    这个教案很有深度,对于理解古代政治思想有很大帮助。
    顶9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同桌作文500字 写人的作文800字 我的朋友作文500字 自命题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 有关青春的作文 关于生命的作文 写狗的作文 倡议书作文 感动的作文 第一次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600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600字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旅游的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