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散文

浮光掠影

2020-01-05 10:45:01
相关推荐

【成语名字】浮光掠影

【汉语拼音】fú guāng lüè yǐng

【成语解释】

“浮光掠影”之“掠”,【成语典故】作“略”,“略”通“掠”,为轻拂、轻拭而过的意思。“浮光掠影”指“表面反射的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用来比喻见识粗浅,不够仔细深入。语或出清.冯班《钝吟杂录.卷五》。后亦用“浮光掠影”比喻文章言论的内容肤浅空泛。有时也用来形容印象不深刻。△“走马看花”、“浮光漾影”

【成语典故】

清.冯班《钝吟杂录.卷五》

沧浪云:“不落言筌,不涉理路。”按:此二言似是而非,惑人为最。夫迷悟相觉,则假言以为筌;邪正相背,斯循理而得路。迷者既觉,则向来之言还归无言;邪者既返,则向来之路未尝涉路,是以经教纷纭,实无一法可说也。此在教家已自如此,若教外别传则绝尘而奔,诚非凡情浅见所测,吾不敢言也。至于诗者,言也,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咏歌之,但其言微,不与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者乎?诗者,讽刺之言也,凭理而发,怨诽者不乱,好色者不淫,故曰:“思无邪!”但其理元或在文外,与寻常文笔言理者不同,安得不涉理路乎?沧浪论诗,止是浮光略影,如有所见,其实脚跟未曾点地,故云:“盛唐之诗如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种种比喻,殊不如刘梦得云“兴在象外”一语妙绝。

【成语注解】

1、沧浪:严羽,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南宋邵武人,生卒年不详。为文学批评家,论诗以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为上,且以禅说诗,清人王渔洋本其说而立神韵一派。着有《沧浪诗集》、《沧浪诗话》等。

2、浮光略影:浮光,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略影,即掠影,指一闪而过的影子。

3、 “空中之色”诸句: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的原文作“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4、刘梦得:刘禹锡(公元772~846),字梦得,唐彭城人。贞元九年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因与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晚年时,曾为太子宾客,故亦称为刘宾客。刘氏擅长诗文,当时与白居易为好友,诗名相若。

5、兴在象外:感兴存在于表象之外。诗六义之一,先言他物以引领所咏之事的诗歌作法。

【成语出处】

1、清.蓝鼎元〈方舆小序〉:“代之言者,率又浮光掠影,语焉不详。求其谈之历历,如聚米画沙,可按而行,渺未之见也。”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九五.集部.诗文评类一.沧浪诗话》:“又四灵之派方盛,世皆以晚唐相高,故为此一家之言,以救一时之弊。后人辗转承流,渐至于浮光掠影,初非羽之所及知誉者太过,毁者亦太过也。”

3、《清朝四书文.廖腾奎.子谓子夏曰》:“思辞坚切,一洗浮光掠影之谈。其篇法气韵,亦深有得于古文者。”

4、《镜花缘.第一八回》:“总之,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成语用法】

一、

语义说明:比喻见识粗浅,不够仔细深入。

使用类别:用在“敷衍随便”的表述上。

【浮光掠影造句】 1、这本书要精读,不能以浮光掠影为足。

2、《老残游记》写得很深入,绝非浮光掠影地看看就能完全领会。

二、

语义说明:比喻文章或言论的内容肤浅空泛。

使用类别:用在“文章肤浅”、“言谈空泛”的表述上。

【浮光掠影造句】

1、这种浮光掠影的言论,难以令人信服。

2、议论必须确有根据,若只是浮光掠影,人云亦云,有何价值?

3、这篇论文表达的思想只是浮光掠影,所见欠缺深度,结语当然不着边际。

三、

语义说明:形容印象不深刻。

使用类别:用在“印象不深”的表述上。

【浮光掠影造句】

1、浮光掠影忆往事,不堪回首话当年。

2、人生如梦,梦中所见只是浮光掠影罢了。

3、浮光掠影地游览,怎能深入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

4、我当年住在北平的时间很短,如今只有些浮光掠影的印象。

5、那些地方我虽去过,但脑海中的浮光掠影,现在已模糊不清。

【近义词】 走马看花,蜻蜓点水

辨似:

形音辨误

同:“浮光掠影”及“走马看花”都有观察粗略,不仔细深入的意思。

异:“浮光掠影”侧重于见识肤浅或印象不深刻;“走马看花”侧重于行动匆忙急速。

浮光掠影 走马看花 辨似造句

浮光掠影忆往事,不堪回首话当年。

随着旅行团出游,每个景点都只能走马看花,无从仔细欣赏。

【浮光掠影的成语故事】

“浮光掠影”,指“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都是指虚幻而难以深入观察的事物。这个成语可能出自于清代冯班《钝吟杂录.卷五》这篇文章的“浮光略影”。冯氏纠缪的对象是宋代严羽所写的《沧浪诗话》。严氏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有一段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严氏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诗的写作,不是用来卖弄学问,谈道说理的;所以诗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的谈论,也不要只是卖弄语言文字。冯班认为严氏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来描述诗的写作是大有问题的。诗是用来“言志”,也就是用来“说出意念”的,只是为了把感情充分发抒,所以演变成咏歌,这虽然和正常言语不同,但也是“言”呀!怎能说“不落言筌”呢?诗也可以拿来表述讽刺的情感,这也就是论理呀!怎么可以说是“不涉理路”呢?因此他认为严羽的见解就像严氏自己形容盛唐诗所用的一些比喻:“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一样,都是“浮光略影”,看起来似有见地,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脚跟没踏在地面上一样,是相当地空泛,不可信的。后来“浮光掠影”这个成语可能就从这里的“浮光略影”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见识粗浅,不够仔细深入,也用来特指文章言论的内容肤浅空泛;有时也用来形容印象不深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3-26 21:52破蔑[香港网友]IP:3416982415
    感觉有点忧伤意味让人不禁陷入沉思。
    顶24踩0
  2. 2021-03-12 13:24物语私心[安徽省网友]IP:1905164645
    好像在人生啊都是匆匆忙忙过客留只是抹浮光掠影。
    顶10踩0
  3. 2020-02-27 04:57贤君[山西省网友]IP:3406937083
    这个词好有意境啊让人联想到夜晚城市灯光闪烁很美。
    顶6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敬老爱老的作文 你是我最感激的人作文 祖国我想对你说的作文 我的姥姥作文200字 小学作文成长的烦恼 捉迷藏三百字作文 点亮心中的那盏灯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400字 月亮200字作文 以月亮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毕业季的作文 青春的英语作文 我理想的婚姻英语作文 温暖留在心里作文600字 我的傻爸爸作文 描写天气的作文100字 介绍东西的作文 全国劳动模范作文 关于徐霞客的作文 中国成立作文 学英语的经验英语作文 我爱吃什么作文 激动的泪水作文500字 初中语文作文题目 名胜古迹的作文400字 小学生清明节作文 作文白衣天使 烧烤英文作文 国庆作文高一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