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教师天地 > 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课文《初冬》教学反思

2020-01-31 13:00:01
相关推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初冬》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趣文网>收集, 本站地址:mip.qwen.c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初冬》教学反思

《初冬》是二期课改小学语文第三册“读课文边读边想”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按时间的顺序描写了初冬时节雾中山村的景象。课文写初冬的早晨,在一片大雾中,一切景物都变得模模糊糊,看不清楚,雾散之后一切景物又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1、读中感悟。这篇文章是一篇语言优美,用词精准的写景例文,课文中好句连连,在学习中要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背一背,既培养学生朗读水平,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句子美在哪里。如: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首先,通过抓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从“为什么说大柿子像红灯笼”一问入手,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观察想象,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从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把“大柿子”与“红灯笼”联系起来,理解了这个比喻句,体会出柿子的可爱和农民看到丰收景象后的喜悦心情,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具体的活的表象。其次通过自读自悟,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雾散后的柿子如此之美,学生观察图画,理解之后,肯定有很多感受。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读自悟,说说柿子还像什么,不仅找准了语言训练的能力训练点,而且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仿佛那些美的大柿子就在眼前,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初冬景色的美丽和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2、对比理解。通过雾中、雾后景物的变化,体会大自然的美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抓住同一景物在雾中和雾后的不同,来体会大雾神奇的作用,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具体可抓住“望不见→望得见”“看不清→看得清”“不耀眼→射出光芒”等词语,启发学生理解:为什么望不见了?为什么又望得见了?也可以设问:说说雾中和雾后,下面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塔、小山、田野、树林、太阳)通过学生同桌互读,男女生互读了解雾中、雾后的景色的不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趣的事的作文 我是初中生的作文 以珍惜为题的作文600字 描写草的作文400字 写昆明的作文 秋游公园作文 从生活中学会坚强作文 向同学学习作文 屈原作文素材 玩电子游戏的好处作文 亲情中考满分作文 高中万能作文开头 有关传承的作文 游上海城隍庙作文 考试准备作文 关于自我保护的作文400字 我的爱好是舞蹈作文 在突破中前行作文800字 作文题目做手工 我永远忘不了那句话作文 吹泡泡小作文 上课走神的作文 我最喜爱的小动物作文400字 高中作文优美语段 平凡的日子也精彩作文600字 你在我心里作文 同学对我的帮助作文 人生的道路作文800字 二年级可爱的小狗作文 心理健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