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辅导58:文明礼仪需要一些仪式感

2020-04-25 16:39:01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辅导58:文明礼仪需要一些仪式感高考作文辅导58:文明礼仪需要一些仪式感

老熊的语文高考备考

发布时间:03 1408:28中小学教师,优质原创作者

01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昨天,扬州大学迎来新学期第一堂课,课堂呈现出了最熟悉又陌生的“上课礼”。大学作为传播、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记者采访获悉,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倡议师生从开学第一课开始重拾课堂礼仪,这一“新鲜”事引起师生热议。

某报就此开展“我看扬州大学重拾‘上课礼’”征文活动,请以读者的身份使用“尚理”的姓名,给报社(统一称《复兴时报》)“我看扬州大学重拾‘上课礼’”的专栏编辑李明写一封信,就这一新鲜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畅谈亲身体会。

要求: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02审题指导

材料引述的事件指向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学校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渗透进细小的活动中、不经意的环节上,使之成为春风化雨、历久弥新、令人回味无穷的育人“利器”。

首先,要准确理解“上课礼”这一现象的内涵:

①“上课礼”承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倡礼仪课堂其实只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小步,应从课堂到生活都要贯彻文明礼仪。

②尊师重教是一个传统美德,恢复“上课礼”这一优良文明礼仪,可以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加强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③“上课礼”不是一种机械的形式,它承载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大学教育应是做文明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教育。让其回归课堂既是对教育的反思,又是一种查漏补缺,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注重行为文明的细节,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④课前互相致礼,重拾“上课礼”就是让美好的记忆回归,让大家再次学会敬畏。

其次,从文体上看,参加的报社专栏的讨论,立论也好,驳论也罢,或者讲述自己的故事,都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书信的格式、用语要求,也不能有所忽视,这实际上是考查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03主要问题

忽视材料。很多考生不注意时评类作文的写法,不从材料的特定话题“上课礼”出发,根本不管材料,或只是对材料一笔带过,然后就另起炉灶,自说自话。

偷换概念。没有理解,也没正面写“上课礼“本身的内涵和意义,而是将“上课礼“这一课堂礼仪的概念扩大化,变成对”礼仪“的论述,谈交往礼仪,家庭礼仪,职场礼仪,外交礼仪等,或者谈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如何继承中华文明,或者谈感恩、尊重、品德等。

未拟标题。要求“自拟标题”,但很多考生没有写标题,按照高考要求,一般是扣除2分。

写书信体作文要不要拟标题?无论题目有无要求,都建议拟个标题,可用表明观点的词句做标题(如:《让仪式承载礼仪》《莫让礼仪流于形式》),也可以是主标题加副标题的形式,拟个较有文采的主标题,再以“给……的一封信”为副标题,相得益彰,还可以直接用“给……的一封信”做标题。

比如2015年全国卷1要求写书信,并未要求拟题,但还是应在标题位置写上:给小陈(老陈、交警)的一封信。

文体不符。题目明确要求“写一封信“,部分考生不符要求,或者书信格式不正确,尤其是称呼和祝福语的格式。且收信人应明确为“李明编辑”,写信人是“尚理”,虽是细节,不可忽略。

以下是书信的规范格式:

(图片来自互联网 如侵权联系删除)

04好题示例

仪式,亦是情意(60分)

上课有礼,教育有仪(55分)

礼出于本心,道得于礼节(54分)

重拾上课礼,传扬中华风(56分)

礼重内容,亦重形式(57分)

礼可学于心,亦可显于形(53分)

尊师重教须有“礼”(55分)

重拾“上课礼”,让尊重留驻校园

重拾上课礼,是立德树人的体现

让文明礼仪回归校园

文明礼仪需要一些仪式感

透过形式看礼仪

礼多人不怪

礼节,不只是一层壳

上课礼,让我们学会敬畏

重拾上课礼,重拾美好记忆

是真礼仪还是走过场?

是“复礼”还是“作秀”

弘扬礼仪,内容大于形式

莫让礼仪变形式

校园礼仪,不应“虚有其表”

礼仪之“本”与“末”

践行校园礼仪:用心而非形式

05素材积累

不学礼,无以立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用礼仪来文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诗经》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06满分佳作

作者是一名高三女孩,名副其实的才女,平常语文成绩名列年级前茅,曾在报刊发表文章十多篇。据“监考”的家长称,完成此文耗时约50分钟,全文字迹娟秀,卷面美观,兹录于此,略有改动。

仪式,亦是情意(60分)

尊敬的编辑李明先生:

展信佳!

扬州大学重拾“上课礼”,继承的是传统礼仪,滋润的是师生情意。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传道受业解惑的神圣场所,这样的“上课礼”,恰若丝缕清风,化育学生心田!

点评:开篇即提出观点,用语精简,切中肯綮,对应标题

诚然,老师和学生之间,已不需要古时的繁文缛节。但上课礼,仍然是值得倡导的合适仪式——于学生而言,这是以一种尊重的姿态,诉说对师长的敬重;于师者而言,也可借此传递善意,表达关怀。而师生的关系,由此得到一些有益的交流、互动与共情发展。

点评:从师生双向的角度,简述“上课礼”的内涵和意义,表达到位

不赞同者或许认为,情感就蕴藏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可以用很多其它方式自然表达,何须一套被规规矩矩限定的仪式?此话也非苛责,不无道理,但自然表达虽好,再加一些仪式感,不就内容和形式兼具了?

点评:引出可能存在的争议与质疑,然后做一些辩驳

当下,师生关系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尤其是大学校园,崇尚自由,倡导平等。学生的拘谨谦恭少了,老师的师道尊严也淡了,这未必是坏事。但随之引发的不良现象,也让我们不安。有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毫无敬畏感,上课迟到、逃课司空见惯,整个大学课堂,美其名曰“个性”,实则混乱不堪。

点评:联系现实,引出当今师生关系的现状,指出“不良现象”

人民大学曾有一位研究生在微信“朋友圈”谩骂侮辱学界前辈,被导师“逐出师门”,断绝了师生关系。不管其中原委几何,学生之举无疑有错在先,缺乏敬畏感怕是重要一点。因此,校园重拾上课礼,营造相互尊重、文明友善的氛围,以期修复师生关系,是有创意也是有深意的。

点评:列举实例,加以分析,“修复”“创意”“深意”等词用得极好

其实说到礼节和仪式感,我之前也挺淡漠,觉得不必拘泥。直到于书卷中见识近代大师作画,始有感悟。沐浴,更衣,焚香,备墨,一切仪式就绪,才入正题。想必大师并不会认为这是多余,而是在袅袅熏香里,凝神静气,生出一分庄重,平添一份认真,然后一心虔诚,以面对毕生所爱。

点评:结合个人实际,阐述对“仪式感”的看法

你看,随性表达固然自在洒脱,仪式之庄重不也令人生敬?正是这“陈框旧矩”,承载了一份深情,再熏陶彼此。上课的时候,拖沓入座,歪七竖八,每个人都难免多了懈怠,失了敬畏。而师生起立,站直身体,相互对视,致以问候,再入座的时候,坐姿估摸也端正了一些吧。有人说这很“新鲜”,其实恐怕是我们把传统礼仪丢得太久了。

点评:回到材料核心“上课礼”,描写具体场景。行文扣住材料,也扣住标题的观点

自然,学校的文明礼仪,绝不是仅仅依靠“上课礼”来维系。换句话说,“上课礼”执行得好,不代表师生的关系就融洽和谐了。但,师生可以以上课礼为契机,让礼仪的回归找到一个通道。这种礼节也不是要打破师生的平等关系,也丝毫不折损人格尊严,而是在适度的仪式中,显现出庄重,再在庄重中流露真情来。

点评:理性分析,正确对待“上课礼”的内涵与意义,避免绝对和夸大

所以我说,仪式,亦是情意,知者自知。

点评:结尾一句话,而有余味。重申观点,首尾圆合

顺祝

编安!

投稿人:尚理

2020年3月10日

(审题:九师联盟命题方,点评:湘语文。特此鸣谢)

03 1408:2903 1408:2503 1317:52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模仿北京的春节写一篇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六一见闻作文500字 劳动的颜色作文范文 假期里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我的年度汉字作文800字 快乐的寒假作文600字 有真好半命题作文600字 我被表扬了作文300字 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暖作文600字六年级优秀作文 朝着阳光奔跑作文600字 端午见闻作文400字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端午节作文400字以上 挫折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爱在细微处600字作文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800字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600字 从那以后作文600字 关于过年的作文200字 我懂得了感恩作文500字 征文和作文有什么区别 新时代新青年作文800字 学会忘记作文600字 高二英语作文范文10篇 打女生阴部作文 我懂得了珍惜作文400字 我学会了炒菜作文400 今年高考四川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