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五篇.pdf

2020-05-12 09:27:01
相关推荐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 “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 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 800 字的作文) 篇一:书生 上苍赐人以三书,一曰有字之书,二曰无字之书,三曰心灵之书。此 三者,同出而异名,殊途而同归。读书者可称书生,而凡世间之人, 或多或寡,必读此三书,故世间之人皆为书生也。 有字之书,文章著述也。以一字概之,是为录。往圣先贤著经典, 而后人传习之;诗仙词圣书佳句,而后人吟咏之。有字之书,乃作文 章者之见闻经历、所思所想,付诸于文。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 史公所著之《史记》,皆属有字之书也。李太白狂歌之《将进酒》, 杜子美哀叹之《石壕吏》,亦属有字之书也。以文章传道义,以诗篇 记良辰,此有字书之真谛也。 无字之书,生活经历也。以一字概之,是为行。劳心柴米油盐, 远游名山大川,皆读无字之书也。无字之书是为行万里路,如古徐霞 客之游览,如马可波罗之远渡。于万化冥合之间,读自然造物之书。 鬼斧神工,最美之书乃天成。无字之书亦是平日生活,秋风卷屋,五 斗折腰,利锁名缰,虚苦劳神。于困顿失意之时,读泪湿汗浸之书。 披荆斩棘,最重之书乃人生。 心灵之书,思想精神也。以一字概之,是为己。人即心,心即道, 道即天,天人合一。人以心观宇宙,观宇宙亦是观心。陆九渊曾言: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灵之书包罗万象,可绝非万象 本身也。康德、柏拉图之思考,于此二人乃心灵之书,而其著述非心 灵之书,故此书无法外借也。心灵之书乃思想本身,发于人,终于人。 凡世间之人皆有心灵之书,而此中玄奥不可言传。 文人以有字之书录无字之书,圣人以有字之书传心灵之书;学者 以无字之书习有字之书,行者以无字之书证心灵之书;贤者以心灵之 书衍有字之书,哲人以心灵之书明无字之书。此三书连环相扣,缺一 不可。书生在世,读尽经典,而读此三书断不可厚此薄彼,需雨露均 沾,相辅相成。 失有字之书,则文明难以传承发展;略无字之书,则学问皆如纸 上谈兵;缺心灵之书,则人生浑若傀儡木偶。幸上苍非悭吝之辈,播 此三书于人间。是故世人尽能读此三书,行此三书,传此三书。 故世人皆能成书生也。 篇二:人生三读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中有言:见天地,见自己,见苍生。这与一位 作家的“人生三书”论不谋而合。读“有字之书”,即见天地万物的 运行之理,读“无字之书”,即见芸芸苍生的社会迹象,读“心灵之 书”,即见自己内心的所欲所求。不过如何将三者有机的结合,使自 己既不读死书,又不汲汲于世,也不闭锁内心呢?想必,以知识和社 会经验来丰富内心,剔除纷扰,才是“读书”之途。 现今社会,基础教育的普及早已使“有字之书”谙熟于每个人的 心中,而网络的大潮则将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日富一日地带到人们面 前。能够说,“有字之书”中的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从世 界各地喷薄而出。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一体化和泛娱乐化的兴起,各 种从所未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被写在了如今的“无字之书”上。 不过,一位哲人曾说“不知情权比知情权更加重要”,它能够让高尚 的心灵不被无用的言论所累。面对“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 “心灵之书”便格外重要。只有在“心灵之书”中读得坚定,读出信 念,读出亘古不变的普世价值,读出道德律令和精神准则,才能拒绝 动摇,读到真实的自我与内心。否则,如尼尔·波兹曼所言“我们终 将毁于自己所爱的东西。”而知识和社会阅历同样能够成为人的武装, 从书本和社会中剔除糟粕与流俗,才能达到心灵的上升。 同样,伟大的心灵亦有益于个人对“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 的理解。抗战时曾有文人说自己当年读宋人著作不知国破家亡之苦, 只有到了抗战时国家陷于危难,方得与宋人同情。赫尔曼·黑塞在谈 及读书时,也说自己阅读歌德的《亲和力》时,因为误读了它而完全 成了另一本书。由此可见,真正伟大的心灵会以知识和阅历审视自己, 提升自己,使自己拥有“读书”更加聪慧的耳目。 诚然,无论哪一本书,多读未必有益,精读却又怕陷入“牛角尖” 的困局,不过这三“读”互相作用,又互相反作用,以知识和社会阅 历丰富内心,升华的内心又从社会和书本中去除杂质,淘得真金,在 持续循环中臻于完美。从“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所得,重读 “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结晶。 如此一来,人生三读,岂不快哉? 篇三:人生如书,逐级而读 说话的境界分三个等级:境界是忘言,其次是慎言、寡言、讷于言, 第三是修辞或辞令。人生亦是如此,于“有字之书”中初步领略世界, 于“无字之书”中体悟世间冷暖,最终在“心灵之书”中沉淀深邃灵 魂。循序渐进,方可臻于完满。 “有字之书”恰似借用他人视角看喧腾社会。它能够是外交辞令 式的《左传》,能够是纵横捭阖式的《国语》,抑或是清新淡雅式的 《世说新语》,它让我们从中获取知识,领略六韬三略的风采。诸子 百家的言论,唐宋元明清的诗歌,这些世间流传下来的经典亦是人生 不可或缺的法门。 不过拘囿于“纸上得来”的东西难免“终觉浅”。人生不需要过 于厚实的理论堆砌,因为我们深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这 也正是人生境界的第二阶段———“无字之书”,我们可引申为亲自 经历、人生阅历。 于时光中,某些细碎经历会化为齑粉,如“字”的升华,语境仍 存,体悟延伸。这不是太虚幻境,但它容许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式 的理想飞扬;这不是光耀万世的烫金碑文,但它却是荒冢之上凹凸有 致、刻骨铭心的生命曲线。这便是体悟的升华。“无字之书”脱离了 字的 * ,自然也增加了人性养成的难度。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人云亦 云、旅进旅退,这些都是缺乏 * 的典型。这时便需有“心灵之书”作为 灵魂指引。 所以,“心灵之书”便是万千阅历、森罗万象在心灵中的最后沉 淀。筛去附赘悬疣,掌握人生方向;积淀潜思“哲理”,挖掘生命的 深度。它是盖茨比于黛西空虚扭曲灵魂中所见的灵魂真谛;它是“画 魂”潘玉良挣脱世俗偏见追求的艺术巅峰;它甚至能够是理查德·帕 克这只猛虎背后隐藏的人性。 不过,这种境界岂是普通大众都可攀缘而至的!时下,浮躁之风 盛行,很多人无暇顾及“心灵之书”的 * ,甚至连“无字之书”都不乐 意总结分析,停留在“有字之书”层次的人则越来越多。如此之势, 便如厝火积薪,一瞬便可燎原。正因如此,范雨素的成长经历,才会 掀起互联网众多网民点赞转发的狂潮,这种共鸣也揭露了当代人的精 神短板、“心灵之书”缺席的现实。 人生如书,需逐级而读,终级境界仍需以心体之,以心察之。 篇四:在书本与大地中浇灌心灵 曾有作家言人生不可或缺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 窃以为他所言极是。人唯有在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同 时持续翻阅,省察,增删,直面截然不同于外界的内心,方能成器。 杨绛曾说 现在的年轻人,读得愈少,想得愈多,造成了很多无 谓的烦恼。 可见 有字之书 是奠定个人思想的基础。古人精挑细选出 《古文观止》为蒙学教材,正是因为白纸黑字间的前人经验,智慧能 为阅历尚浅的少年素绢般人生底色上绘上万紫千红。 有字之书 贯通 了个体与群体,当代与未来,让人的双脚还不够坚实时,眼光便能深 邃至整个世界。这些字中所传达的思想,描绘的历史,奔涌的情愫为 我们在信息化洪流裹挟下的灵魂提供了一丝以文学对抗 存有的荒芜 的可能。 不过纸上得来总觉浅,皓首穷经迸发不出莫言对高密乡的热情, 也无法让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拥有如此悲壮的关怀。从有字之书中得 到的箴言,体悟,终究要在无字之书中得到验证与升华。那是独一无 二的社会阅历,人生轨迹所淘洗出的精粹与沉淀。于生活的无字之书 中,沉潜于书页上的人生百态被淋漓演绎,比起做一个旁观者,置身 其中的感受更加鲜活也更加残酷,它让人们避免陷入 群体无意识代替 个体无意识 思维吞并,让农村妇女范雨素质朴的文字也能直击人心。 无字之书鞭挞虚幻,让阅读他的人们时刻保持着清醒与冷静,同时又 保有温热的关怀和悲悯: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关怀与感同身受的悲悯, 这或许正是曹文轩所呼吁的儿童文学中缺乏的 无字之书 ! 无论有字无字,眼见耳闻,终归是要落实于心。再多的有字之书, 倘若不内化于心,不过是附庸风雅地卖弄墨水,再多的无字之书,倘 若不内化于心,也只落得 海归 变 海龟 般尴尬境地。黑塞的一句话 如同黄钟大吕, 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恰恰是通往自己的道路 。翻开 心灵之书,是近乎严酷的自省,是修剪不必要的枝枝蔓蔓,增添来自 有字和无字之书的吸纳与内化,是冷静地直面内心,与自我对话的过 程。 吾日三省吾身 ,不妨说日阅心灵之书。这是一个更需要勇气与 意志的过程:带着剜肉补疮的决绝,携着刮骨疗伤的清醒,将如附骨 之疽般的狭隘、嫉妒、自私悉数斩断,成就 心如明镜台 。在信息与 行动严重不对等的时代,科技经济等理性力量逐渐占领人文关怀的当 下,我们更要以书本和大地浇灌心灵。这位作家的话,无疑振聋发聩。 篇五:读心为魂 阅读常被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大本书:一本 是 有字之书 ,一本是 无字之书 ,一本是 心灵之书 。 这话说得确实精僻(辟),当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 有字 之书 为人之底,以 无字之书 为人之骨,以 心灵之书 为人之魂。 有字之书 指世间客观存有的一切文字内容,也是人们狭义上阅 读之物。杜拉斯曾说过 每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 。夜晚用一本书来填 满闲暇的时光,一方面夯实了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开拓了人的视野。 培根也常强调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但若仅仅停留在阅读 有字之书 ,便易陷入苦读成疾的泥潭。 专读书也是有弊病的 ,鲁迅鼓励人们使所学的知识活起来,这 便是所谓的 无字之书 。 无字之书 深深根植于生活这片包罗万象的土地上,经历百态人 生也是另一种阅读。向生活寻求知识,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为成为 一个大写的人搭好身骨。这本大书中没有直接易得的文字总结,它更 需要人活化地看待,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从中撷取成长所需的营养, 做到经世致用。 读着这两本书,能拥有 谈笑有鸿儒 的展望,但真正贯穿人一生 的更关键的是 心灵之书 。 心灵之书 似乎更为玄妙,大家如齐白石也只能说成 要常有古 人之微妙在心间 。我将这种微妙理解为一种自我意识,如果一个人永 远是外在事物的反映,缺乏自我的内在焦点,那他仍是无用的。特别 在物欲快速膨胀的当下,潜心读书的人都已消失殆尽,更不用提回归 本心,发出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的深层自我反思!拥有向 内探寻的自我意识,才能回答人何以为人的终极难题。而且每个人的 心灵都脉动着不同人格的血液,借鉴他人确为一条捷径,但读懂自己 内心更为重要。常读 心灵之书 ,为自己注入独立之灵魂。 从另一方面来认知, 有字 与 无字 之书都是为了读透 心灵之 书 服务。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对读通心灵才为终极目标的明证。他们 是两条殊途同归的方式, 心灵之书 散落在世界的每一隅里。 阅读向着领悟 心灵之书 出发!为保有人鲜明生机的愿望,时刻 铭记以读心为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成长作文 反思作文 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600字六年级 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20年后的家乡作文 我的家乡二年级作文 荡秋千作文 桥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 坚持不懈的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 家乡变化的作文 日出作文 我的朋友 作文 初中作文素材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500字 写人的作文800字 我的朋友作文500字 自命题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 有关青春的作文 关于生命的作文 写狗的作文 倡议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