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文素材运用技法两例中考考场作文万能素材

2020-05-14 08:30:01
相关推荐

如何运用素材作文十分重要。有些同学使用素材时,要么一字不漏地照搬照抄;要么寻章摘句,不得要领;要么游离主旨,牵强附会;要么随意改编,生编硬造;要么若即若离,没有把握精髓。这些都影响了文章的表现力。素材运用得好,会给文章增光添彩。但如何运用,却需要方法和技巧。下面结合高考作文,介绍两种常见的素材运用技法。 技巧指津 所谓借题发挥是指在作文中以某个材料为引子,然后由此引申出新观点,表达出新主题。看似在谈论材料中的话题,实际谈论另一个话题。借题发挥包括正向发挥和反向发挥,借助已有的材料或顺水推舟或反向联想说明自己的观点。它可以借物影射、借古喻今,最明显的特点是:(1)巧妙解释与恰当拓展;(2)使用借代、双关、曲解等修辞;(3)表达婉转但不晦涩,最好有一点幽默感。如老舍《茶馆》中有关“改良”“越改越凉”“穿一条裤子的交情”等段落,郭沫若的《黄钟与瓦釜》也是借题发挥的佳作。运用借题发挥的方法使用作文素材,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 借题发挥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具体写作时,既要注意通过材料挖掘出新主题,同时对新主题的发挥也要合情合理。 (2)借题发挥最重要的是要选好“题”,这个“题”要有发挥的余地。一般来说,具备这一条件的“题”在阅读和生活中都会出现。所以平常要留心观察,细心积累。 (3)注意借题发挥与讽喻现实的区别。讽喻现实是虚拟故事来说道理,借题发挥是实有其事却另有看法。 素材呈现 投棋勿逼 《棋经十三篇》云:“夫弈棋,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虚则易攻,实则难破。临时变通,宜勿执一。”《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说到下棋,头绪多自然气力疏散,气力疏散则难于救活。投子不要迫近,过于迫近,便会造成对手厚实而我方薄弱的局势,容易遭遇攻击,厚实就难以打开缺口。因地制宜,不要过于拘泥。” 2010年上海卷: 存余之道 文/上海一考生 《棋经十三篇》云:“投棋勿逼,逼则使彼实而我虚,虚则易攻,实则难破。”意即行棋时排兵布阵,每招每式,都需留有余地,若步步紧逼,只会使自己后防空虚,最终陷入被动局面。此乃中国围棋棋理之精微幽处,其实,这样的道理也点点滴滴渗透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河西走廊横卧在我国的大西部,那里曾经有着茂密的森林,自然界许许多多美好生灵都栖居于此。然而,人类的脚步践踏了这里的宁静。我们成群成片地将那绿的使者腰斩,我们无所不用其极地将那里的动物居民一网打尽。终于,浓郁的绿色在上渐渐淡去,圣灵的气息日渐衰微。现在,那里诗画般的景象早已烟消云散,没有青草绿树,飞鸟走兽,有的只是断壁残垣,飞沙漫天。 背离了存余之道,我们向自然欠下了累累孽债——血与泪的事实告诉我们,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在开发的同时注意保护,在索取的同时注意存留,方能使我们的子孙与自然长久和谐共处。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不仅在自然开发与利用上应该恪守“存余之道”,在人类的精神修养与锻造上,我们也同样能体会到“存余之道”的大用。古印度的苦行僧,为求心中的淡泊宁静,了无牵挂,极行禁欲主义,断绝饮食,枯坐息思,结果修道未成,自己反倒瘦骨嶙峋,奄奄一息。其实,理性沉思是建立在感性欲求之上的,人的精神是欲求的深化与升华,物质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人精神升华的重要助力。相反,完完全全断绝官能需求,理性的参悟也会趋向于抽象与玄虚。凡事贵在中庸,过犹不及,在清心寡欲的同时,留有对物质需求的一线余地,方是修身养性的正道。 人的心灵与成功之间,其实也应该留有距离。我们寒窗十年,终日埋首陈编,汲汲营营,心里装满对成功的渴望,会使我们忽略旅途中许多曼妙光景,终难参悟学海的奥义。让自己的心与成功之间存留一段空白吧,尽情欣赏沿途美景,抚摸生命的波澜起伏,对成功的渴望,才能永远装在心中。 存余之道,盛衰之理,不可不察也。 点评 这篇文章,从《棋经十三篇》中的一句话入手借题发挥,引出“存余之道”并以之统领全篇,强调做人做事“贵在中庸”,说得明白一些,就是一个“度”的把握,这一观点,理性而辩证。作者从中国围棋的“棋理”说起,联想到河西走廊的日渐衰微,从自然的开发到人类精神的修养与锻造,最后谈及人的心灵需求,从外及内,由浅入深,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借题发挥的层次性。 技巧指津 针对一些有特色的理性素材,我们可以采用套用仿拟法,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推演出新的观点或主张,从而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从形式上看,这些方式虽然是一种套用仿拟,但从内容上看,却具有新的意味,往往能平中见奇,别具一格,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运用“套用仿拟法”要注意三点:一是形似,就是要以原来的语句形式为基础,不能丢开它任意改变;二是神似,就是要有丰富的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三是根据自己的观点或主张有新的阐述或拓展。 素材呈现 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2011年重庆卷: 对抱怨情有独钟 文/重庆一考生 如梅兰芳情有独钟于戏剧,如钱钟书情有独钟于译文,如阿Q情有独钟于睡觉,有的人钟情于抱怨。 王国维有人生三境界之说,抱怨也有三个境界。 境界一:物是人非,事事喋喋不休。一天之计在于晨,可是他一起床就是馒头太硬,豆浆不够甜,或是空气不够新鲜,昨晚蚊子太多,睡得不好,半夜三更邻居家的孩子又开始哭闹,真是讨厌。本来好好的一个早上,被他抱怨得一无是处。早饭一过,就是一天的工作时间,他匆忙赶到单位,又开始向同事抱怨今天的公交车有多挤,被领导发现,叫到办公室一顿臭骂,一出来就又开始抱怨今天领导一定是吃了火药,拿自己开刀。一天的工作就在口水飞溅中过去,脑子里都是昨晚的蚊子和领导的苛刻。终于到了晚上,本来是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光,他却无心和家人散步,想起种种遭遇,他总觉得一定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 于是,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那从早到晚喋喋不休的是不是小人呢? 境界二:上帝为我关上一扇门,却没有开一扇窗。某日得闲,于窗前望远:想想这浮生,我为寻金色的前程而来,却在不知觉中开始了尘世的沉浮与泅渡,令人痛心的是,我至今一无所有。看看别人,有房有车有票子,古董收藏满屋子,哪像我至今养不起孩子。怪父母,没有给我堂堂仪表;怪妻子,不是贤内助帮我成功;怪老板,不识英雄用英雄,至今仍是个小兵。哎,生活如此之不幸,是怪命不好吧,老家门前的柳树就不该朝那个方向种。高楼于我如蜀道,难于上青天! 我说:万丈高楼从地起,哪有人生尽如意! 境界三:念社会之黑恶,独怆然而涕下!这种人可谓是抱怨的最高境界的代表,多是愤青,特别是中国新生代的学生。不知是各种信息的干扰还是他们通过实践自知,他们总认为世界无比黑暗。政府无官不贪,只是查出和没查出的分别;娱乐圈污秽不堪,为成功不择手段;社会道德严重缺失,很多人人性泯灭,各种震撼人心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温室效应即将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我们无处可逃。这就是他们眼中的世界。前面说的有人说教育制度如此不堪,有人说连慈善事业赚的也是黑心钱,人与人之间毫无温情可言,的确,有很多都是现实,可这些是谁的错?这些不是某一个人的错,这是我们应该共同肩负的责任,有胆指出别人的错,就要敢于改正自己身上的错,别总是在身后指指点点。 抱怨的时代结束了,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这个时代像袁苏妹和赵世术那样甘于默默奉献而不抱怨的人不多了。 水到渠成,由情之所钟: 钟于抱怨,得饮恨而终。 呜呼哀哉! 点评 作者时,根据王国维治学三境界的名言,采用套用仿拟的方法,推演出“抱怨三境界”,构思巧妙,层次清晰。行文中作者巧妙铺设“三”这个线索,具体阐述了三种抱怨的精髓,这种有统有分的行文布局,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针对抱怨成风的现实,嬉笑怒骂,冷讽热嘲,酣畅淋漓。针砭时弊,警醒国人。这篇杂文,针对国人的一些陋习,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颇有鲁迅遗风。像这样关注时事,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太少了。 以上只是高考中几种常见的运用技法,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写作实际进行选择或创新。素材看起来是“死”的,实际是“活”的,只要善于运用,素材被“点石成金”,文章便会散发无穷的魅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过端午节作文200字 我心中的诚信作文600字 端午节英语作文50词 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小学生春游作文怎么写 五一放假作文350字 相约好时节作文800字 童年小伙伴600字作文 教师节写老师的作文 生活中的矛盾作文600字 在考验中成长作文600字 描写小白兔外貌的作文 介绍我自己的作文300字 致未来的自己作文600字 谁动了我的奶酪材料作文 从失败到成功作文600字 话说洋车夫作文300字 花季里的阳光作文500字 高中英语小作文范文 妈妈您辛苦了作文800字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800字 我们该记住的作文600字 父爱的天空作文800字 环保从我做起作文600字 做小实验的作文400字 那一束光作文 我的五一作文100字 新时代新青年作文 快乐五一三百字作文 其实我还没长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