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教案

2020-06-28 13:15:01
相关推荐

>> >> >> >> 文章正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教案)发表时间:2014 11 13 20:15:23来源:大邑中学高2012级编辑:大邑中学高2012级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教案)

学习目标:1、通过对高考作文试题的感知,总结新材料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应注意的问题。

2、 通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探究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而逐步提高审题立意的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对高考作文试题的感知,总结新材料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难点:通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探究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而逐步提高审题立意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 点拨法 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环节:回顾自己近一年来新材料作文写作的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二、研讨探究:认真阅读近几年湖南高考作文试题,尝试写出立意,并探究高考作文试题的出题规律,及审题立意应注意的问题。

1、(2011年湖南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立意:1、从“自我中心”到“具有他人意识”是一种成熟;2、尊重他人、保持谦逊的品性;3、学会感恩、懂得分享;4、语言艺术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5、要学会角色转换,要进行换位思考;6、俯下身子去交往,构建社会和谐。

2、(2008年湖南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参考立意:①置身太近反而难以把握; ②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③距离产生美/美在朦胧,美在平淡

3、探究高考作文试题的设题规律及审题立意应注意的问题。

设题规律: ①题型:材料+提示语+要求(或材料+要求)

②要求是固定的,切合考纲要求

③命题材料更贴近时代、社会和考生的生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让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

④注重思辨性,富含生活哲理,材料的寓意往往含而不露。

审题立意时应注意:

① 审材料:新材料作文给出材料,规定了作文的范围和含意,审题需要解读出材料中所蕴含的“意”,这是准确立意的前提。 观点不能脱离材料,可多角度立论,行文时只选定一个。

②审提示语(范围、角度、意图)

③审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要求自己根据材料提炼出观点;“也许……,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都要求我们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应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独特思考;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文体特征要鲜明。

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方法

方法一:整体把握,抓关键词句法

例题1:(2009年宁夏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在裤兜里摸出10元钱,放在女孩面前。走过去之后,小钱说:“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善良落入了不诚信的圈套。”小孙说:“别因他人行骗,自己放弃行善。”小李说:“诚信?善良?彭宇救人成了被告,谁还敢善良啊?”小周说:“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小吴说:“我提议,咱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不管这个女孩儿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得做些什么。”大家都说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讨论:对比以下几种立意角度,说出其中的优劣,为什么?

A、诚信不可失 B、坚守善良 C、铭记诚信,时时行善 D、多说不如实干 E、莫行善,以免陷入骗局

立意A的病因:没抓住材料的主体(主要对象、事件等);这则材料的主要对象不是女孩,而是几个高中生。

立意D的病因:囫囵吞枣,只抓大概(表层)或只抓只言片语,没仔细揣摩材料的本质。

立意E的病因:随意解读,忽视倾向。

审题指导:第一步:反复阅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基本内容;

第二步:划出观点句、议论句、情态词、动词等;

第三步:概括事件始末或人物态度(人物+事件+结果)

第四步: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抓住材料中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

第五步: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立意:1、永怀善良之心;2、留住善良;3、让善良之花盛开;4、莫让善良丢失; 5、行善是一种美德

练习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审题指导:第一步:找出关键词句;第二步:由具体现象提炼为抽象道理,即突破生活表现,挖掘材料寓意。善于类比,巧抓“事”与“意”的相似点,深入挖掘内在含义。

参考立意: 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 ②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

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 ④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方法二:由果溯因法

例题2:(2011年辽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第一步:概括事件始末或人物态度(谁 怎么做 怎么样)

第二步:对不同人物的结果或态度逐一探究“为什么”(原因: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

第三步:由浅入深,确定最佳立意(原因往往有多个,抓最主要的原因来立意会更符合题意。不少材料的原因往往表现出的只是表面上的浅层次的原因,应仔细揣摩关键词句)

第四步:根据“要怎样”“不要怎样”或“只有 才能”的基本格式,写出观点句。

参考立意:1、面对权威,敢于坚持真理,不要迷信权威,不要盲从,随波逐流 2、实践出真知,求真务实 3、独立思考,不盲从盲听盲看盲信 4、莫让圆滑挡住了追求真理的脚步

练习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

参考立意:从蜗牛角度:贪图安逸享乐必酿成苦果;不可轻敌,麻痹轻敌往往会自取灭亡

从萤火虫角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吸取有用的经验,变劣势为优势。

方法三、求同寻异法

例题3:(2010年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满满地抓了一大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果都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中一个装得最满的大筐,费了半天劲也没搬动。他喘了喘气,重选了一小筐,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贷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后就将追回的20万贷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得到了1万英镑的奖金。

审题指导:第一步:多则材料的文题。材料一多,材料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学会辩证思维,从现象到本质地深入分析,抓住多则材料间的"关联点"。第二步:抓住每则材料的关键词句或是探求其原因,由关键词或原因,仔细揣摩材料间的关系,找出其共同点; 第三步:根据共同点确定立意

参考立意:有舍才会有得;只有理性而又智慧地放弃才能得到最终的成功。

例题4:(1997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材料二: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上别人碰上麻烦事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审题指导:第一步:材料的特点是两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抓住每则材料的关键词句,找出材料间的“关联点”

第二步: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在审题时,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

第三步:用“要(正面)……不要(反面)”这样的并列复句来表达。

参考立意:欣赏别人,更要有自己的行动

练习3:(2009全国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美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材料二: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材料三: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有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1、重视生活中的细节;2、小事情孕育大成功;3、动脑、研究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练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自主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材料二: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答案解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

参考立意: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方法四、倾向揣摩法

例题5:阅读下面的材料,自主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答题解析: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这则材料中“好事之徒”,“趋之若鹜”,贬斥之情溢于言表,显然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参考立意:①要有独特的美;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如不顾材料的倾向性而提炼 “攻关不怕难”、“坚持就能成功”之类的观点,就有跑题之嫌。

四、作业: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1上海)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立意: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天地;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人生不会什么都过去。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能捺住就成名”,横批“撇捺人生”。“若”字如果不向左撇就是“苦”字,“各”字如果能把那一捺变成一点就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

这副对联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根据你的思考或者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既要学会放弃,又要懂得坚守;撇开人生的诱惑,捺住寂寞、清苦、磨难。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自拟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材料一:百米赛跑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材料二: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磨合期高速行驶,新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

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材。

参考立意:凡事要适度,欲速则不达,要按规律办事。

来源:大邑中学高2012级编辑:大邑中学高2012级COPYRIGHT 2008 四川省大邑中学版权所有四川省大邑中学和联合设计制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1-10 20:27点墨攒花[陕西省网友]IP:3399940539
    第二条评论:对于作文训练新材料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这份教案很有帮助。
    顶5踩0
  2. 2020-08-26 03:29歇斯底里那么疯狂[江苏省网友]IP:3400418292
    第条评论:这份教案内容很实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值得推荐。
    顶7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 六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关于雨的作文 写猫的作文 植树作文 作文书 关于爱的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英语作文 借物抒情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 托物言志作文 超越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