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中话题作文审题方法——话题作文

2020-08-22 14:21:01
相关推荐

“话题”即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相比,给予同学们写作的空间更大。话题作文的题目本身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材料、话题、要求。同学们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材料对于话题的引导和限制作用,并看清有关字数和文体的具体要求。

请同学们看下面两个例子:

知识好比宝石,求知如同采金。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求知的体验常伴你左右。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是一种求知,李白、徐霞客漫游名山大川是一种求知,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是一种求知,学生学做家务事是一种求知,甚至五岁的小孩趴在地上观察蚂蚁搬食也是一种求知……对于求知你或许有难忘的经历,或许有深切的感受,或许有独到的认识。

请以“求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遇到这个题目后,我们首先应该分析它的材料部分,同学们头脑当中一定要形成这样的意识,材料中的每句话都对自己有提示作用。第一句话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揭示出了知识的价值和求知的重要意义。第二句话实际上是想要调动同学们积极地去思考日常生活中求知的经历。后面几句话实际上是帮助我们开阔我们的思路,不要将求知仅仅理解为获得书本知识,实际上求知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最后几句话实际上是引导我们选择文体,有难忘的经历实际上可以写成记叙文,有独到的认识自然可以写成议论文。

第二个例子是这样的:

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

“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

“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那么装一大碗石子来吧!”

徒弟照做了。

“满了吗?”问。“满了!”

师傅抓来一把沙,掺入碗里,没有溢。

“满了吗?”师傅又问。“满了!”

师傅抓起一把石灰,掺入碗里,还没有溢。

“满了吗?”师傅再问。“满了!”

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

以“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这个话题实际上难度并不是很大,从情节上分析我们很容易把握住它的实质,那就是为人不能自满或学无止境。但具体写作的过程中有不少同学想要反向立意,那就是知足常乐,这个立意看似没有脱离话题“满”,但却忽视了材料对于话题的限制作用,导致在审题上出现了偏差。

总的来说,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选择了不同的命题作文的形式,所以同学们唯有熟练掌握各种类型的作文题目的审题方法,才能做到成竹在胸,为作文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作点评

灯塔·孤舟·游船

佚名

社会浮华多变,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有的人是灯塔,固守在自己的脚下;有的人是“不系之舟”,随水而去;有的人则是游船……

官场黑暗,舞弊成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便“怒辞平章令”,从此伴桑径乐篱而眠;耻入腐朽王朝,“迂疏漫浪”的吴承恩遂“拂袖而去”。他们是灯塔,在混浊的世间孤独坚守的隐者,是浊浪滔天的海上屹立的灯塔。诚然,于那个黑暗的年代,他们的高洁令我们敬佩,然而,对于今天的社会呢?

我们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仍能做那样的一座灯塔,隐居世外,避世桃源吗?当然不能。“外化而内不化,外圆而内方”。融入这个社会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那么我们是该做“不系之舟”吗?很多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了自己,随波逐流。他们溜须拍马,只为步步高升;他们铤而走险,只为一己私欲;他们圆滑世故,从无半句真言。他们像“不系之舟”,毫无原则;像泛滥的洪水,让道德与责任处处失守。他们“内外皆化”,让那个包装了的虚伪的自己逐步蚕食了那个内在的真我。他们的人生也终将像海上的孤舟,最终不知会漂到何方。

而有些人则是游船,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却又不止步于原地,动力十足的航行于大海之上,于是他们便在人生的路上高歌猛进。

他家财万贯,是著名的商人,却没有身陷商场洪流,终日为金钱奔波。他又是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两座爱琴海古城,为考古界树起了一座丰碑。他就是谢里曼。“我的梦想一直是想当一位考古学家。但是我知道考古是需要大量资金与技术支持的。考古不是与社会脱节的一个人的探索。”谢里曼拥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商人,一个是内在的从不忘记梦想的考古学家。内在的自己指明方向,外在的自己不断拼搏,人生的游船怎不会扬帆起航?

每当想起孟乔波,我记起的不是她那遍及亚洲的茶庄,也不是她庞大的资产,而是她始终萦绕茶香的心。“我永远是卖茶的。”她总是这样说。经商几十年的她,从来不曾改变爱茶的初衷。“我想让咖啡的国度也萦绕茶香。”这个梦想为她人生的游船指明航向,无论激流险滩,人生的游船总是不曾偏离航线。内在的真我从不迷失于物欲横流的“商业战场”。

灯塔,过分执著。孤舟,毫无原则。游船,“内外兼修”。柳宗元曾说“为人,应外圆内方”。让外在的自己干练坚强,内在的自己坚守梦想,把握好人生的游船,针对自己。

点评:

本文构思精巧,选用“灯塔、孤舟和游船”三样事物作为三种对待自己的不同态度的载体:灯塔,过分执著了;孤舟,毫无原则;游船,“内外兼修”。并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否定灯塔和孤舟,认为这都不是“慎对自己”,只有游船的内外兼修才是真正的慎对自己。思路清晰,层层深入,值得借鉴。

此外,选材上,并没有把“自己”局限为“作者本人”,略写陶潜、吴承恩,详写谢里曼、孟乔波,拓展了写作构思的空间,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语言上,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方法俯拾皆是,文采飞扬。确实堪称考场上的上乘之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暖就是那么简单作文600字 初中作文我的新同学 写过春节的作文200字 放学之后作文 二年级介绍自己的作文 福尔摩斯作文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文 my trip英语作文80字 2014安徽高考语文作文 扫墓的作文 走丢的作文 体育课的作文 奶奶的味道作文 作文奇妙的梦 三年级作文新学期的打算 老师的礼物作文 湖边风景作文 蒲公英的作文300字 初心依然作文500字 父亲的温度作文 城市文化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 七年级写人写事作文 自作自受作文 chatgpt高考作文 亲情无价作文 三年级数学作文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作文 关于责任的作文素材 鸢尾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