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满分作文素材运用解析

2020-08-23 17:18:01
相关推荐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满分作文素材运用解析2019 09 12 02:09:30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9年26期

徐增才

真题回放

请以“走向深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名师题解

从近五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上来看,济南卷的中考作文命题形式都为命题作文。2015年为“那声音常在心田”,2016年为“共度好时光”,2017年为“醒来”,2018年为“从未止步”,2019年则为“走向深处”。

对济南卷的审题立意,需要在关键词上进行突破。题目为短语类型,关键词本身不多,但可写的内容却很多。我们不妨分解一下关键词,其一为“走向”,其二为“深处”。这是一个动宾短语。

这里的“走向”可从字面和深层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字面上来看,走向的意思可以是指人自身走向某个地方,由此获得一种体验或者一种感悟。从深层来看,可以指灵魂或者思想走向深处,获得顿悟或感悟等。

“深处”更是写作的重点。这个深处从表层看,可以指由近及远的深,如森林的深处、小路的深处、花园的深处等等;从深层看,可以指心灵的深处、社会的深处、灵魂的深处、诗词的深处、文学的深处等等。

其实,今年的济南中考作文我们可以用添加词缀法来进行合理补题,以让作文更加富有深度。当然,这里的补题是自我考虑、自我打造、自我成文的一个过程。无论选取哪种立意,我们都要切记以表达真情、突出思想、展示文采为根本,真正打造一篇好的考场作文。当然,这道题目没有限定文体,但是在文体选择上,以写记叙类文章更易抒发感情,更能表达思想。擅长写议论文的同学也可以确立论点,打造精彩的文章。有文学特长的考生可在小说、日记或其他文体上琢磨斟酌,这道题目还是能写出不同风格的精彩文章的。

满分作文一

走向深处

济南一考生

大海的深处是冰冷,悬崖的深处是黑暗,天空的深处是广袤……那么,人生的深处又是什么呢?

伍诗绮曾言:“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做真正的自己。”是的,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先干一件事情——深刻认识自己,走向人生的深处。唯有认清自己做的事情才能够无怨无悔,尽心尽力,不为外物所迷惑、动摇。正如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正是认识自己的内心并坚持了自己的初衷,所以可以不惧他人诋毁,毅然前行,以死明志;与其相应的史学家司马迁也是这样,他深知自己“成一家之言”的志向,所以忍常人之不能忍,以生鉴志。可见,若要探寻人生的“深处”,心中必须藏一面明镜,把自己清清楚楚地照出来。

“如果内心的花朵不曾绽放,那么枯叶蝶的一生也只是一片枯叶。”林清玄这样说道。若一个人的一生从未奉献过,奋斗过,拼搏过,那么他便从未到达过人生的“深处”。哲学家尼采也这样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最大辜负。”与其相悖的是,现在年轻人中开始宣扬“佛系生活”“大隐于市”的理念,实在与年轻人本应有的阳光朝气大相径庭。但“存在即合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过大,加之一些“毒鸡汤”的迫害,年轻人的斗志便一点一点被消磨了。但,这绝不是自甘堕落的理由,无论是青年人还是成年人,自暴自弃绝不是解决问题、躲避现实的方法。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生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宽度。因此,我们应将自身与国家连在一起,从而走向生命的深处。正如雷锋同志所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予人玫瑰,留有余香。”帮助他人也就是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国家奉献,在这其中找到乐趣便到达了人生的“深处”。

泰戈尔曾道:“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愿你我可以乘着岁月的小船,到达人生的“深处”。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

考生开篇明志,选取“大海”“悬崖”“天空”构成铺陈排比,由物及人,指出要探究人生的深度。开篇设置悬念,总领全篇。第二段开篇通过引用,揭示主旨,指明人应该认识深处的自己。立意统领全篇,引用出彩,富有理论气息。伍诗绮的话语引出中心论点,直抒胸臆;林清玄的名言比喻论证,物人结合;尼采的哲思恰到好处,增添理论气息;雷锋的语录点明时代价值;结尾泰戈尔的名言总结全篇。引用处处精彩,打动人心。

文章由浅入深,层层剖析,彰显逻辑。开篇先提出疑问,然后运用屈原、司马迁的例子说明人需要明镜照亮自己,这是“是什么”的层面;列举现代青年的负面做法,正反对比,这是“为什么”的层面;写自己应该与国家结合在一起,为人民服务,这是“怎么做”的层面。文章可谓结构突出,论证也在逐级“走向深处”。

满分作文二

走向深处

济南一考生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没错,王安石在阐述一个道理,走向深处,走向别人所不至的地方,才能发现更多的风景。

如果苏轼没有走向人生的深处,他就不会写出脍炙人口的《赤壁赋》;如果孔子没有走向人民的深处,他就不能发现人间疾苦,留下流传百世的“仁爱”的思想;如果李白没有走向孤独的深处,他又怎能写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清丽诗篇,至今存在于孩童响亮的嗓音里?

如果没有走向深处,走向大自然的深处、人间百姓生活的深处、深夜寂寞孤独心灵的深处,这些文人的心境、思想又怎么能穿越千百重重的迷雾,一直照亮我们的心口,依然与我们的血脉共同奔腾、生活、传承?

深处,向来不只是黑暗邪恶幽长的触手,它那厚重的一眼看不透的面纱背后,是等待被发掘的宝藏,是万年未开启的大门,是通往人生高度的敲门砖。

深处,从来不仅指步行可至的地方,更是指心灵对世间万事万物道理的融合。

王安石在游完褒禅山后,写文记述这桩兴事后,仍是后悔不已。没有走向更深的深处,一探少人所至的瑰景,但他却用思想的力量,体悟这种未能走向深处的原因,最终升华了自己的思想,得到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悟:若想看到非凡之景,必至常人所不致之地,就这样,他完成了自己思想走向深处的使命,即后来凭着这“走向深处”的一腔孤勇与热血,坚决走向改革之路。谁又可知不是此次游记给予了他启发与坚持的韧劲呢?给了他走向深处的勇气呢?

所以,走向深处的不只是脚步,更要是心灵。从某种程度来说,走向深处,也是对自己所热爱事物的坚持。王阳明作为心学大家,年少时曾一度沉痴朱熹的理学思想,即使是后来他遭贬,被流放到偏远的山村,他仍最爱坐在那片山沟里茂密的竹林深处,独自思索着学与思的关系,钻研着那万事万物的道理,最终也铸就了心学之派,思想遗产光明如炬,照亮了万世万代。

终于,走向深处的思想学识,还是为了发现自己,也许是发现自己的所爱,也许是发现自己内心所缺少的精神,更是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

你我皆能走向深处,“深窥自己的心,然后发现真正的奇迹在于自己”。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

突出生活气息,素材丰富到位。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富有哲思气息,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生活感悟,妙语连珠,俯拾皆是,看得出对生活的用心思考和感悟。文章重点选取两三素材,用心论证一种道理。苏轼、孔子、李白构成排比铺陈,与后文的重点素材点面结合。王安石游历褒禅山的经历和体会在文中多次出现,重点剖析,引人共鸣。

逐层深入,素材引人深思。考生围绕“走向深处”拓展思考,开篇提出“走向深处,走向别人所不至的地方,才能发现更多的风景”,论点鲜明,生活素材和生活感悟统领全篇。文章接着指出这里的走向深处不仅是步行所至,更是走向灵魂的深处,是学问钻研的深处,是远离浅尝辄止,是进入最佳境界。这种生活感悟给人思考,显得高远而与众不同。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9年26期作文与考试·初中版的其它文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500 开学计划作文600字 追梦路上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天作文300字 打铁花的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感恩有你作文600字 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 追逐梦想作文6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600字 新学期新征程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开头 沟通作文600字 尊重作文600字 大扫除作文600字 想象作文300字三年级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作文 被老师打屁股作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大全 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每逢佳节作文 五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寒假作文300字 拜年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50字 突破作文600字 元宵节400字作文 春节的作文200字 春节作文五百字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