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深圳线上测试语文作文范文6篇

2020-08-26 13:36:01
相关推荐

结尾强调自己的观点。)

总评

文章优点:

一、驳论文的文体特征鲜明。有破有立,破立结合。驳,先树箭靶,有的放矢;立,立场鲜明,意志坚定。

二、紧贴材料,针对性强。文章针对是否要家长监考展开议论,适度拓展到面对人生的大考。这是材料的任务要求,而有的文章一上来就泛泛而谈,一下子跳到所有考试和所有监考,这是不符合材料要求的,也是不合逻辑的。试想一下:凡是考试都不必监考或都必须监考,这可能吗?

三、观点有高度,分析有深度。由学业考试上升到人生大考,再到社会大考,文章的见解有高度。第四段的论述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度分析,尤其强调了成年意识和慎独的品质。文章涉及个人成长、青年意识、国家形象、时代色彩,这是这个时代的高中生必备的写作素养。

不足之处:

一、驳论还有不充分处。第二、三段有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感觉。

二、驳论方法不丰富。以驳对方观点为主,缺少更加生动形象的驳论证和驳论据。

(深圳中学 刘艳平)

第02篇

审视的眼睛不必属于某人

(“审视的眼睛”作为标题有一定创意,如果将“某人”改为“家长”会更契合题意,或者在文章开头对此标题加以阐释。)

深圳中学考生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面临高考的学生们应把学习放在防疫之外的最高位。(开篇揭示本文写作大背景“疫情”,引出小背景“在线测试”。)线上考试意义重大,有部分师生认为,应发动家长来参与监考。然而,我认为家长参与监考并非必要之举。(根据任务二的写作要求提出观点,清楚明了。)离开家长监督,也不仅有学生自觉来保障公平。(进一步阐述论点,为后文的论述做准备。不过,这句话表述不甚通畅,根据全文意思,不妨改为“离开家长监督,以学生自觉为本、其他技术手段监考为辅,方是上策。”)

首先,发动父母参与监考,本身会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第二段开头亮出反驳的第一层次,即“家长监考的不利影响”。)疫情自一月以来不断扩散、发展(用词不够准确,可删去“发展”),而恢复到可控局面耗时漫长已是不争事实。(语句不通顺,可改为“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局面必定需要漫长的时间。”)期间居家隔离(表述不当,可改为“滞留在家”)的除了学生,也包括各位家长。长期停工造成的经济损失,需要家长在复工后尽力弥补。线上考试于工作日的白天举行,与家长工作时间冲突且耗时颇久。要求家长监督考试,会造成家长工作生活安排的不便,以至于整个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根据疫情期间社会现实,分析家长居家监考的困难,层层推进。不过“以至于”这句稍显夸张,可改为“甚至可能给家庭经济状况带来影响”,这样表述更为严谨。)对于一些家庭条件特殊的学生而言,这一矛盾尤为特殊(突出)。权衡利弊,要求我们除追求公正考试外,应同时注意到这些消极因素。(本段结尾再次重申家长监考的不利影响,如果把“消极因素”改为“可能给学生家庭带来的不利影响”更能有针对性地总结本段。)

其次,父母参与监考,并不能保证考试结果的绝对可信。(第三段紧接着第二段,从对考试结果的影响角度来驳斥家长需要参与监考的观点。)确实,人工监考是长期以来的监考传统,有其确实的(不可否认的)重要作用,也应该被每一场真正极为重要的大型考试所采用;(。)然而,监考主体变更为家长,则可能导致其可信度和可行性下降。家长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就如泥土对麦种的不倦(无私)奉献一样,虽具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却不能保证真正落到每一个家庭的实在。麦田中总有几株衰败的麦子。它们从泥土处接受了过多的养分与水;(分号使用不规范)(考生用比喻论证的方式,将家长和学生的关系比喻为“泥土”于“麦子”,很有想法,可惜在比喻论证过程中,衰败的麦子与家长监考似乎关联不大,建议删去。)那家长若是给予孩子过多的溺爱,通过种种方式纵容甚至帮助孩子作弊,家长监考的结果是否还可信?(通过反问形式增强语势,反驳有力。)事实上,对于相当数量的重视结果更多(重视结果甚于学习过程)的家长,在考试中走后门、帮助购买作弊工具甚至主动(“甚至主动”改为“来”)帮助作弊的情况并不少见。何况,家长缺乏监考经验,期望其切实关注学生考试情况本身并不现实。考试公正,不应该依靠与考试无关的人。(段尾再次强调考试与家长并不应该关联在一起,收束干脆。)

最后,线上考试中最重要的是自觉,可依靠的除了自觉还要其他因素。(反驳完毕后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开头形成照应。)归根结底,考试是对学生自身情况的反映,而应对考试负责的最终也只是学生自己。学生在考试中不对自己负责,那么事实的后果终将反馈于其自身。若校方希望采取外力保障考试公正,那么国外各大院校的线上考试都可以提供真实可行的经验。线上直播、视频监控等,都是可行可效的方法。家长的存在本身也不会超过“督促”而实现“保证。(反驳支持家长监考的观点后,提出线上考试的最重要因素在于自觉,并提出可以应用其他技术手段来保证考试的公正。)

审视的眼睛不必属于他人。(呼应标题)多一双眼,不代表可以洞悉一切;何况父母的双眼不应,也不能够仅仅看着孩子的试卷。如同世上的一切公正,考试公正也应由学生主体自发捍卫开始,用科学可信的手段保障。父母监考是否必要且可行?这需要我们正视、思考。(疑问句结尾,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可以改为反问句形式,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

点评

本文开篇以疫情防控、在线考试为背景,直接对“家长监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反驳,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全文逻辑思路清楚,从家长监考对家庭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家长监考对于考试本身的影响这两个角度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紧接着提出在线测试的真正重要的因素,并提出监考的可行方法。本文的不足主要在于行文流畅性有所欠缺,少数句子不够通顺,个别用词不准确。总体来看,是一篇值得学习的驳论文。

(深圳中学 刘莎)

第03篇

缺乏监考,何以为试?

深圳中学一考生

新春伊始,病毒使全国人民卷入一场名为疫情防控的考试,而高三学子也因此迎来一场特殊的线上测试。对此,有人提出“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的观点。(选定第二种看法,明确任务)我认为,此言欠妥,监考的空缺会使考试空心化。(亮明观点。为什么不接上标题中的那句话?)首段明确交代所选择的写作任务,就题中所提供的看法亮出自己观点——监考的空缺会使考试空心化。入题简洁迅速。

考试是对学业的检测,其目的在于对考生知识水平的考查。(由考试的目的说起。)若从此本质反思,“重在自觉”无疑有失偏颇,甚至有些本末倒置,(没讲清楚,中间缺少必要语句联结。)而依赖于“自觉”二字,实际上是对所有考生高度自觉做了理想化的预设,这之中忽视了群体自觉的差异性。(紧扣对方论点,找出漏洞。)在考生这一群体中,有勤勉认真严肃对待的,有随性肆意轻浮对待的,更有偷鸡摸狗斜目对待的,怎能搬出所有考生都自觉的唐·吉诃德式的假定呢?(差异有三,好!)若是缺乏监管,后二者不就借自觉的名号,扯过一张华丽的高分皮毛,裹住知识水平低下的实体吗?(表述形象。)这不正与考试的目的背道而驰吗?这既是“自欺”,更是“他欺”;(以举例的方式批驳“重在自觉”的危害,指出其与考试目的背道而驰,回扣了本段首句。)而对严肃者来说,他们虽达成了个人的自觉,但少数个体的不自觉导致了考试无法反映群体的真实水平,从而使自觉者无法于群体中准确确认自己的位置。(紧承上文谈自觉者,使论述更为全面。)不自觉者由此从外部瓦解了自觉者的努力,考试也由此沦为闹剧。(得出结论。)主体段落一,从考试目的的角度,抓住对方论点漏洞,指出“忽视群体自觉的差异”的危害,进而得出结论——考试也由此沦为闹剧。此为空心化一。

考试是由命题人、考生、监考员与阅卷人共同参与的流程,缺乏任何一环都会使考试缺乏完整性。若从此反思,一场监考员缺席的考试就没有其应有的完整过程。既然连基本的完整性都无法达成,那缺乏监考,只靠自觉的过程怎会更重要呢?唯有监考员参与的考试,才可升格为标准考试规格,凸显考试应有的严肃性。主体段落二,从考试的完整性角度指出缺乏监考的考试不足以称之为考试,体现不了考试该有的严肃性。此为空心化二。

不仅是考试,任何流程的公正与标准化都离不开监管。若把不需监考,重在自觉的观点安在社会机构,不正犯下只进不出,扣押物资,将口罩与防护服优先分发给美容医院的红十字会式的错误吗?这种乱象应使人警醒:面对“疫情防控”的考试,切忌“不需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的方法论。唯有加强监管,才能使“考试”透明公正,使“考试”完整严肃。主题段落三,由考试延伸至社会,从正面立论强调监管的重要性。

加缪有言:“在缺乏规则的世界,存在的只有陷入深渊的生命。”个中真谛流溢其间。缺乏规则,缺乏监考,何以为试?收束段,由有关规则的名言说起,以反问句收束全文,回扣文题。

总评

这篇文章选择了任务②,抓住题中所提供的看法中的“自觉” “不需要监考”等作为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完论点后从社会现象入手立论,驳立结合,较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

问题:

1.任务的完成还有缺漏。任务②是让考生选择其中一种看法写一篇驳论文,而任何一种看法都依托于命题人所给材料,本文虽在立论部分提及“疫情防控”,但完全忽略了材料中“希望父母参与监考”和“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两句话。文章没有针对“父母参与监考”进行论述。后一句是写作拓展和升华的重要依据,在谈及社会现象及立论时完全可以把写作方向调整到这句话上来,以使文章更有宽度与高度。

2.论证不够严谨,批驳的点不够完整。首先,“考试空心化”这一首段提出的观点在后文主体段落中并未得到充分证明。其次,要驳倒一种观点务必要先厘清这种观点,找出其逻辑漏洞,题目所提供的第二种看法实际上存在两个核心问题:自觉能否替代监考的作用?考试的过程相对于什么更重要?而文章并未涉及第二个问题,且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试图将原本互为关联的“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的观点强行分开。

3.文章的剪裁有待改进。全文主体有三段,驳论一论证充分,驳论二与立论都颇显单薄与仓促。

对考生而言,驳论文的写作较为陌生。本文符合驳论文写作要求,写作任务完成尚可,部分论证较为出色,是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判51分。 (深圳中学 周飞)

第04篇

此时“无监”胜“有监”

(化用诗句,且观点鲜明)

深圳市新安中学高中部高三11班 黄美鲜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肆虐下,深圳的高三学子也在经历一场不平凡的“线上测试。”(简要概括材料,并增强语境感)面对这次特别的检测,有人建议父母参与监考以保证结果可信。然依我之见,家长监考既无必要,也未必能显其真实水准。况且,无人监考更是对自我的一次品德测试!(树靶子,亮观点,先驳后立,简明有力)

何为考试?考试是检验自己的一种手段,不仅在于其形式意义,更在于这是一次宝贵的查漏补阙的机会,一次总结自我的最佳途径。(以设问及“是”字句,透过现象看“考试”本质)而如今,面对相较以往的条件更宽松的线上测试,我们作为已经历了十二年上百余次考试的深圳学子,更能明白箭上弦上之际,每一场考试的重要性,也具有作为一名高三学子应有的自律自觉。(联系学生已有的良好考试习惯。)所以我认为,对于有心向好的同学,其能完善自我并反映真实水平的意义更重于作弊换取虚荣的意义!(以考试的本质与意义来论述“无监”对自律性强同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当然,也有人会争论:不是所有的高三学子都有那一份自觉与诚实,有家长和老师的监考至少能保证成绩的真实性。但在我看来,其实不然。(将考情分层,针对自觉性弱的同学再度设问,穷追不舍。)其一在条件本不允许,不是所有的学生的家长都闲有空余时间来监考孩子,疫情冲击下的成人世界本就压抑紧迫,怎能因自身原因而去给父母雪上加霜?(“有监”的可行性)况且,即便是教师监考,镜头下盲点也随处可寻,若真想作弊仍然有千百种方法。(“有监”的可信性)所以,我认为,无监考的方式,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也是对学生的一次品德检测。(通过反驳论据来推倒对方论点。对方认为有监考能保证结果的真实可信,便从家长和教师两方面来分析绝对化表述的漏洞,以达到推翻对方论点的目的。)

人民日报曾评:“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若在仅有80余天就要一展鸿图之时选择丢弃诚信,获得一份暂时的虚假的荣光,那么不足百天后的高考则会让你人仰马翻,而到那时,一切的虚假将有迹可循,无数悔恨之泪也无法弥补,“自成因果,莫向外求。”(由这场线上考试延伸到高考来分析“无监”的意义)更何况,人生这场旅途本应是风雨兼程的,其间将有无数场比这次“线上考试”来得更严肃更重要,(进而过渡至“无监”给予人生的启示)此时作弊或者仍然需要有人监督才能扼制自己的作弊之心的人,那么就已经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考试的成绩优秀与否本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能求得问心无愧。(从时间纵向维度来谈“无监”的必要性。)

对于优秀的同学而言,无监考的线上测试是一次查漏的机会;对于自制力有欠的同学,无监考测试若能做到诚信应对,则已做到了自我突破,那这次考试于他而言更多一份激励的意义!这次成功与否都将成为剩下80天前进的动力。(回扣学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无监”自有其意义!)疫情肆虐下给高三学子设置了重重的困难,但暴雪冽冬后仍将是春暖花开,此时选择“无监”胜于“有监”者,也必将于2020年盛夏守得云开见月明!(再次回扣观点,回应语境,并以比喻论证引人深思与奋进!)

总评

整篇文章观点鲜明、破立结立、结构严谨、层层深入。能够从学情出发,以“无监”之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考试本身延伸至人生这张大“考卷”,来分析“有监”之不妥以及“无监”之于“个人品质”上的价值。着眼点小而深,再加之语言的流畅简明,不失为一佳作!(点评:深圳市新安中学 易丹)

第05篇

线上考试更需自觉

(标题和正文蓝色部分为老师升格文字)

高三(13)班黄韵菲

今天,作为高三学生的我们迎来了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这场特别的考试,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而这场考试也引发了人们的议论,有人说希望父母参与监考,从而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却是:线上考试需要自觉,无需监考。(自己的态度立场出来,才能接上“诚然”)

诚然,当考试有监考人在场时,他人的监督会使正在考试的我们警醒,在他人的监督之下,考试作弊现象有效减少,考试结果也更加真实可信。但是,以父母参与监考为例,我们很可能会提前知道题目,又若父母在监考途中离开半晌,望着触手可得的电脑、手机以及教辅资料,我们的心中总有这样一个声音告诉我们:“只要动动手就能获得正确的答案,你不是担心考不好吗?你不是担心排名下降吗?就查看这一次,不会有任何人发现的……”。实际上,有监考并不能杜绝作弊的现象,只要“有心”,总能找到作弊的时机,无论线上线下都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监考是否能发挥它的预期功能似乎也要打个问号了。(添一结语,明确的是反驳的对象)

从深层次来看,“监考有用论”还折射出了一种认知前提,即一场考试最大的功能不过是用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然而,在我看来,我们所需要的考试更应该是一种能对“教育”而不只是“知识”进行观照的镜子,而我们所需要九年义务教育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点和做题技巧,它更是包含着对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品德的培养。康德曾说过:“只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由此可见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而自觉恰好是思想品德中重要的一环。考试也许是知识水平的称量器,但是无人监考却还可能是自觉心的培养皿与检测剂。(修改之后,让文章“破”中有“立”)

其实,今后的人生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我们便是那答卷人。这些考试不仅仅是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考驾照、考教师资格证这样狭义上的考试,还有交友、婚姻、事业往来等等广义上的“考试”,这些“考试”很多时候都没有“监考人”在场,“答卷人”必须依靠自觉,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影响终生。因此自觉考试至关重要,而今日的线上统一考试是我们迈向今后种种“考试”的重要一步。

若在今后的“考试”中不自觉,又会如何呢?近日,一位上海画家在朋友圈上公布绘画界的“确诊”病例,那些“确诊”画作的作者均抄袭了杨振华2003年抗击非典的组画,而这些抄袭者均来自各大高校、美院,让人大跌眼镜。可见失去原创的自觉是多么令人心寒。那些层出不穷的抄袭造假事件向我们再一次强调了自觉的重要性。

总之,面对这场特别的考试,我们并不提倡监考,更应提倡自觉。这是因为唯有自觉,我们才能更自信、更真实的面对今后大大小小的“考试”。

点评:严格来说,升格以前,本文并不算是一篇“纯正”的驳论文。但是作为考场作文,小作者十分机智地在开篇的“黄金低价段”处抛出了“诚然”一词,轻松地“迷惑”了阅卷老师的双眼。“诚然”意味着有退有进。此处的“诚然”表示:暂且认可监考对抄袭现象的削减作用,这是退;否认监考对抄袭现象的杜绝作用,这是进。一退一进间,对方观点得以凸显,对方观点的漏洞又被更有针对性地击破。接着,作者试图变守为攻地确立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小作者处理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是,始终紧扣“这场考试”的“特别”之处来谈,并将其自然地延展到未来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类似考试中,由此证明自觉心的长远价值,进而顺利实现文章在思想性上的升华。稍有遗憾的是,如果能够在确立自己观点时也始终保持驳论文“针锋相对”的本色,这篇文章的任务完成度将会更高一些。(点评人:伍懿)

第06篇

学生们失去自觉性了吗

(标题问句,引发思考,借鉴鲁迅先生《中国人失去自信了吗?》)

深大附中高三(6)班李慧

若单就这现状而言,学生们确已失去自觉性了。(开篇依然模仿)从小到大,大小考试,总于考前能听得或老师或父母说的一句诚信考试,莫要作弊,至于中高考,那更是严苛不已,从头到脚扫一遭,录指纹又认脸,生是怕有那孙猴儿变来代考之人。严防死守下,可见自觉性缺失之厉害。

但这状况,约莫也并非考生之过,不过是出于保证考试结果真实可信的初衷罢了。这便是监考的功效。于是在这特殊时期,居家考试,人们难免存着惯常思维——考,即须监,不监,便不公平。这逻辑看似顺畅,却毫无根据。(此处的“不公平”应调整为“不真实”,与上文“真实可信”和下文“作弊”相对应。第一“驳”——驳惯性思维的误区,针对“看法一”的“真实论”。)

考试并不意味着作弊,学校进行考试的用意何在?检测近期教学成果。学生考试目的何在?从作答中找出问题来,查漏补缺。那作弊的“功效”何在?于校有重排名的压力,回家遇问成绩的“险境”——如此,“不得已”而为之。到底有人铤而走险,便是在校考核也屡有人因作弊被抓,这是从未消弥的现象,便也谈不上自不自觉了。(追问三连环,环环相扣,回应第一“驳”,监考也可能存在“不真实”。)考试的本质是自我检测,作弊并非其本质,过程中的收获较之结果更重要,如此,监考与否,无关紧要。(先“破”再“立”,夯实自己的立场。)

考试是对自己的真实可信,而非对“结果”。(第二“驳”,驳斥看法一中的“结果”)若不夸大对成绩,对排名的重视——即对结果的重视,又有谁会顶着“取消成绩”之险作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监考监考,监的是考生,监不住的是人心。不监,便不公平(“公平”依然要换成“真实”)——这话令人啼笑皆非。监督不过是一个形式,一个惯常行为,那人是自觉的,外人在与不在,考场监于不监——他都是自觉的。对于如何培养考生自觉性,想来要比一味"黑化”他人,无端揣测他是否会作弊要重要许多。(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培养“自觉”)考试检验了一个人自身的“真材实料”到底几斤几两,考生见了卷子心里也便明晰了,监考倒也无用了。(再次夯实自己的立场)

学生们的自觉性从未失去。第三“驳”,挖掘出了提倡监考方的真正担忧“认为学生不够自觉”,如果此处补充一些事实论据,会更有说服力。从小到大,大小考试,那声声叮嘱,句句劝导,是倡导自觉,而非作弊使然。(挖掘考试劝导“诚信“目的,新且有力)人生还长远,如今有纸笔为盾矛,行考场之战场,(由眼前“有形”考试,引申到“无形”的各种人生之考,增加论述的深度)尚有人为你监工,防小人偷袭(此句费解,可改为“促你修炼自觉”)。若未来行于社会大道,再无人理会,不靠自身自觉行本分之事,靠旁门左道"上位",终成不了大事,至于害人害己——这自觉绝非监考了才在,它永存于考生们心中。(进一步深挖“自觉”的普遍性,回应此段中心“自觉从未失去”)于此疫情特殊时期,考生们一边为一场特别的“疫情防控全国联考”出力——呆在家中,一边在无人监考的考场上,用自觉燃起熠熠光辉。(此句未表达完整,可再补充一句 “用自觉燃气熠熠光辉,岂不有交相辉映之美?”)

因为特别,我们有特别的应对。紧扣命题“特别”,漂亮居家,线上,无人监考,我们靠自觉性,享受着考试的过程,在过程中收获这些天学习的回报。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这些“考试”,均不例配监考人员,做为答卷人的我,(点金之笔,让文章有了深度)正以此次考试为契机,树立自觉的习惯,在未来考场征途上,一览自律自觉下的秀美风光。(最后强化自己的立场)

点评本次作文,不少同学选择了任务二,其中很多同学却并不清楚“驳论”的写法,以至于写来写去还是“立论”的样子。本文的小作者非常巧妙地借用了鲁迅先生的名篇——《中国人你失去自信了吗?》,“照样子”来写文章,既写得较规范,也显示出机智。

文章主体几个分论点,紧扣第一种看法的“结果”“真实”来一一反驳,又挖掘出对方关注的真正核心——“认为学生缺少自觉”,论证上层层递进,反驳有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驳论起点——学生自觉的丧失,在“看法一”中并没有显在突出,以之作为论辩的逻辑起点,不够严密。这也是模仿经典时,我们需要比较思考的地方。文章还有个别词句也不够严谨,但是在短时间内,既能将读过的经典学以致用,又能较准的审清问题,抓住核心,值得大家学习。点评人:赵金(深大附中)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给男朋友的小作文 春节作文的结尾 自信作文600字 春节作文500 作文封面 春作文 作文700字 作文爱 爱作文 作文的英语 坚持的力量作文600字 作文稿纸模板a4打印 开心的一天作文300字 我的寒假计划英语作文 我想对你说作文600字 假期生活作文600字 有什么真好作文 元宵节习俗作文 英语作文100字左右 跨越作文600字 写物作文400字 寒假作文600字 大年初一的作文 我的乐园400字作文 写烟花的作文 叙事作文500字 放假了作文 扫地作文 300字作文三年级 环保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