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2018高考作文把握中考作文命题趋势!

2020-09-04 15:57:02
相关推荐

向“新时代”的祖国及成长中的自己

中考练笔:①见证你的成长;②同一成长;③用我的手描绘出你的未来;④成长的印记;⑤话题:传承

全国卷二:读了六句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二战期间战斗机防护,多数人认为,应该在机身中弹多的地方加强防护。但有一位专家认为,应该注意防护弹痕少的地方。如果这部分有重创,后果会非常严重。而往往这部分数据会被忽略。事实证明,专家是正确的。

请考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段作文。

1.看似简单,实则有难度

这道题目取材于“二战”期间真实事件,是一道哲理思辨类试题。可以从以下角度确定立意?

根据从弹痕现象分析防护重点,可以考虑从因果关系角度分析;

根据“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可以考虑从惯性思维角度分析;

根据沃德“力排众议”“是正确的”,可以从打破常规思维及其效果角度分析;

根据看得见的返航飞机数据与被忽略的未返航飞机数据,可以从现象与本质角度分析;

根据“军方调查”“决定”与“沃德力排众议”“事实证明”“正确”,可以从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角度分析。

2.中高考作文对思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若干年前,很多中考作文题还强调抒情。在中考阅卷时,无可避免会发现学生为文造情,或者用华丽辞藻包装苍白的抒情。或者干脆装深沉。思辨性写作命题,一个意图就是避免这样的写作套路,避免乱编故事,瞎抒情。

但考虑到初中阶段的学生,不能把思辨性放得太深,还是要鼓励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带着思考去体验。中考作文和高考作文对学生思考能力要求的不同。现状也是,中考作文中纯议论性的文章,并不多。

这几年河南省中考作文命题有一个趋势:将体验性和思辨性交融,尤其强调思辨性命题。

写作角度一:被忽略部分的重要性

中考练笔:①那些你忽略的事;②“小”的力量;③因忽略而珍贵;④不要忽略

写作角度二: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考练笔:①真相;②追本溯源;③釜底抽薪;④最重要的才是最主要的;⑤有效的防护

写作角度三:逆向思维

中考练笔:①反方向前行;②角度;③转弯;④真理掌握在谁的手里?⑤长远的眼光

全国卷三:材料作文

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

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7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中提供的这三则材料,言浅理明,贯穿其中是思想主线却十分清晰,都关涉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总体指向,立意落脚点要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与个人的成长,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自己怎样与时代一起成长。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指向态度、信念、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向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指向理想、目标。

这应是作文立意的起点和前提,要以此来统率前两幅标语,要思考自己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作为参与到国家的发展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题目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作文。可以围绕这三幅标语,建构起三者之间的关系,多角度探讨发展问题。

写作时可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着眼身边的人物和事件,以此来反映时代的变革与影响。

写作角度一:不同阶段,不同目标,不同使命

中考练笔:①今年我中考;②青春的使命;③勇敢面对 ;④ ,是我的责任; ⑤ ,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⑥话题:变

写作角度二:对未来的合理展望

中考练笔:①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②如果我有时光机; ③ ,我想对你说;④未来的 ,你好

写作角度三:社会热词、热议话题(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新时代)

中考练笔:①传承精髓,赢在未来;②新时代的新青年;③幸福是 ;④我眼中的

上海

谈“被需要”的心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18年的天津卷高考作文试题继续保持生活化、多元化、“小题大做”的命题特点,题目贴近考生实际,由考生非常熟悉的“器”入手,要求考生围绕有关“器”的丰富内涵并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展开写作,意在考查考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思考生活的能力,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材料中的“器”既可以让考生联想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玉不琢,不成器”“庙堂之器”“大器晚成”“器度”“器量”等先哲古语与古词,也可以结合当下中国科技迅猛发展而连绵不绝、横空出世的“国之利器”;既可以理解为工具,也可以理解为利器,还可以上升为精神、品质与文化。

可见,命题人是在倡导学生写自己对“器”的亲身体验、感想、感悟,多角度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即可,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贴近现实又与现实若即若离,学生容易发挥。

近年中考作文几乎都是围绕着“自我”而展开,通过自我与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关系,考查同学们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

新课标有关于初中生作文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一要求。因此,“自我”是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关注的核心。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提示着要写“自我”。

写作角度一:自身修养:器量、包容、气度

中考练笔:①做人要有“气度”;②用微笑面对生活中的挫折;②做一个有“才气”的中学生;③共度好时光;④这,是一种修养;⑤别样的回馈;⑥并肩逐梦;⑦我学会了

写作角度二: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

中考练笔:①厉害了,新四大发明;②祖国强大,我自豪;③我的心随“辽宁舰”起航;④新时代,新挑战

写作角度三:梦想期望

中考练笔:①我看到了未来;②我希望拥有一个 ;③期待啊, ;④奔跑吧,我的梦

写作角度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考练笔:①青春需要雕琢;②砥砺前行;③用微笑面对生活中的挫折;④每一次 ,都值得 ;⑤在 中扬帆远;⑥ 催我前行

北京

大作文题为二选一: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两道作文题目更具时代性与人文性。既需要结合当前时代来谈,又需要加以文学性的表达,使文章充满人文情怀。

第一道题目的材料从今年的高考出发,让正在参加高考的考生回顾过去18年来祖国的发展,这可以确保任何一位考生都有话说。同时,为了避免题目“大而空”,避免考生在写作时流于空谈,题目又要求把祖国的发展与青年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写,这能让考生的写作“更接地气”。

由此,需要强调的是,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兼顾“祖国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要写出祖国的发展对个人的成长所起到的帮助,否则就有“走题”之嫌。

第二题关注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属于通常所说的“环保”话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题目要求展开想象,要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所以,考生在写作时不能仅仅描写景物,还要凸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写作时,既可以实写,写这些年生态环境变好了,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变化;也可以虚写,展望更美好的未来。还可以回顾过去,把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

第一题中考练笔:

①在祖国的怀抱;②为 而努力;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④青春是一首高昂的歌;⑤在铺满阳光的路上

第二题中考练笔:

①家乡的变化;②遥看那片树林;③我的新“家”;④又见蓝天;⑤窗外的美景;⑥新科技,新生态;⑦绿色的梦;⑧我的节能环保日;⑨大自然的倾述;

天津

“器”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江苏

生活处处有语言

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试题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从自然界的花鸟的角度谈语言。第二句从语言的分类的角度把语言分成两大类:有声的、无声的。第三句从语言的作用的角度说语言。考生从下面这些角度立意行文都在题意范围。比如:

立意一:可以抓材料第一句,“花解语,鸟自鸣”,可以是写实。

立意二:也可以抓第二句“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写甲骨、缣帛、金、石、玉、砖、瓦、陶、玺印、封泥、钱币等。它们无声的语言也都附着了大量文字信息,因而成为华夏民族找到的最适合的书写材料。它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立意三:抓第三句,谈语言丰富生活,或演绎生命或传承文化。

文体上偏向叙事散文,重感悟与人生体验。

写作角度一:生活处处有语言

中考练笔:①在语文的世界里②听见生活的声音③最动听的声音

写作角度二:语言的功用

中考练笔:①你的叮咛伴我成长②一次难忘的对话③ ,让我告诉你

写作角度三:语言的意义和价值

中考练笔:①中国话, ②语文有魅力

浙江

讲现代浙江精神,知行合一和创新

浙江历史上有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现代有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作为浙江学子,在人生新起点,有什么看法。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灿烂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因为涉及的话题是考生接触比较少、平时不太思考的“浙江精神”,缺乏类似的生活素材和思想素材,所以本题虽然具有浙江地域特色,但学生很难写好;但对平时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考生来说,则容易写得比较顺手。

考生要写好此题,不妨注意下面几点:

一是“读懂”命题材料的内容,抓住材料主要内容来立意。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社会广度和思想深度,考生进入话题易,深入话题难。要写好文章,“读清”材料内容就比较要紧了。

二是“读清”命题材料,善于利用材料资源来构思。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不重视“写之前”(审题立意),而注重“写之中”(如何把思想表达出来)。考生只要扣住命题材料的内容一段一段写来,主体部分先写传统浙江精神,再写浙江精神创造浙江传奇,再写出一两点“体验和思考”如“我要为浙江付出自己的努力”,这样的文章,只要有具体内容,可以拿到常规分。

写作角度一:传承与创新中考练笔:①创新让 更好;②以“经世致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③不该丢下的传统;④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⑤让“创新之花”开满人生之路;⑥洗去心灵的尘埃;⑦下个奇迹我来创造;⑧学以致用,积沙成丘

写作角度二:浙商的创造与创新、创业精神

中考练笔:①成长路上,不惧 ;②路上的“灯塔”;③因为你,我更强;④成功离不开 ;⑤不畏未来,勇立潮头;⑥ ,我的精神食粮

写作角度三:实干精神是成功的关键

中考练笔:①梦想需要行动的脚步来丈量;② 了不起;③“生命之花”因行动而常开不败;④ 知行合一,成就未来

写作角度四:未来的自己

中考练笔:①写给10年后的自己一封信; ②别样的青春;③生命是 ;④做最好的自己;⑤愿乘风,破万里浪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其中的一些命题趋势

也为中考作文命题方向透露了信号

总的来说,中考趋向思辨性,高考趋向人文性,但核心都是阅读积累。

不管是中考作文还是高考作文,老师们不约而同提到阅读积累的重要性。而没有阅读,是现在中学生作文的核心问题。

中考作文和高考作文对一线教师的引导就是,你得逼着学生去阅读。现在的作文命题推动着老师和学生去注重思维能力的开发。

所以,阅读吧,孩子们~

汇杰教育:河南小、初、高个性化教育口碑品牌。

专注:小、初、高精品小班、专业一对一全科辅导13年。

汇杰教育辐射六大学习中心:

城东路学习中心,陇海路学习中心,大学路学习中心;

管城区学习中心,二七区学习中心,中原区学习中心。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内容!]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仓鼠作文100字 初中生运动会作文 永恒的瞬间作文600字 想象作文我变成了什么 描写夏天的作文500字 描写家乡小河的作文 美丽的小河边作文 放学排队作文 钓鱼过程作文 初中作文辅导班 文具大战作文 2016上海高考作文 人与动物的关系英语作文 三年级作文写景物 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 励志类作文600字 我和某某的故事作文 城市的颜色作文 共享好时光作文800字 记忆深刻的一件事作文 发绿豆芽的作文 家的意义英语作文 小学作文写作辅导 作文与考试小学版 高中作文励志 高考作文优美句子摘抄 暑假里的一件事作文150字 父母对孩子爱的作文 读书的意义作文 举手之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