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文写得不好原来一直找错了原因 现在明白不算迟

2020-09-09 13:48: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作文写得不好原来一直找错了原因,现在明白不算迟

很多同学、老师、家长经常纠结于作文写不好,有的认为读的书少,有的认为写得太少,总之,分析了很多原因,这些原因对于作文写得好不好是有影响,但还不一定是决定影响。因为,读书多的孩子作文也不一定好,写得多的同学作文同样不一定好。那影响学生作文写得好不好的重要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作文是学生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学生在作文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一些不同的习惯。良好的作文习惯,能使他们作文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不好的作文习惯必将给作文带来消极的影响。

所谓习惯,就是人们经过长期的重复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不会轻易改变的行为。从生理机制方面说,它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人们常说:“久练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就是说,人的某些动作经过反复练习能成为自然的需要。习惯属于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往往能决定学习的好坏。因此,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中所说的:“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所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是每位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是作文教学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当前,在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少学生学习了五六年作文,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严格训练,没有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常常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的学生文题拿到手,不分析,不揣摩,即兴下笔,言不及义;有的学生不习惯编拟写作提纲,总是想一点,写一点,不能终篇;有的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懒得查字典,错别字连篇;有的学生不注意使用标点,或一逗到底,或句读不分,使人莫明其妙;有的学生书写潦草,文面不整洁;有的学生提笔行文,放笔就交,不愿意对文字精雕细刻;有的学生拿到文本,只看分数,不顾批语。凡此种种,都是小学生作文中的不良习惯。

那么,如何克服这些不良习惯,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好的作文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勤于观察的习惯。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作文需要材料,材料主要来源于观察。作文离不开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而观察力是思维与写作的第一要素,因为只有观察才能获得生活表象,记忆才得以积蓄,思维、想象才能够展开。因此,要想解决学生写文章笔重千钧、文思滞涩的困难,必须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开展观察训练,要注意下面几点:

(1)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但对认识的事物缺乏观察分析的能力,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要寻根问底。同时,直观形象的事物,生动活泼的目标,形式新颖的对象,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因此,我们要针对儿童这些特点,引导他们栽培植物,饲养小动物,采集标本,制作模型,进行科学小实验,组织参观游览,观看电影,开展野炊、故事会、课外阅读等活动,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培养观察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对社会生活的热爱之情。

(2)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地进行。

如先引导学生观察静态的事物,再观察变化中的事物;先观察单一的内容,再观察繁杂的内容;先观察熟悉的,再观察生疏的;先观察具体的,再观察抽象的;先作短暂性的观察,再作连续性的观察,等等。在低中年级,指导可细一些,具体一些;到了高年级,可以只提出要求和注意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去,主要是回答他们发现的问题,辅导好中下学生。

(3)以阅读教材为范例,对学生进行间接的观察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记录。或展现和讴歌壮丽的祖国山河,或塑造和赞颂光辉的英雄形象,或讲述祖国历史的悠久与辉煌,或说明文化科学的伟大成就。所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充实、琳琅满目的作文材料。因此,作文训练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

2.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进行周密、深入的分析思考,弄清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审题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材范围和写作重点,辨明文章的体裁,考虑文章的人称等。审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具体化的过程。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虽然迅速发展,但还不成熟。因此,他们不善于冷静地思考问题,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也不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表现在审题上,就是不习惯于认真分析,特别是对于那些一目了然的题目更不愿细心琢磨。我们指导学生审题就要针对他们的思维特点,从提高表达能力出发、培养审题习惯。

审题训练主要有“读、嚼、定、想、看”五种形式。“读”,就是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题目,读出题目的重音。“嚼”,就是咬文嚼字,仔细琢磨题目中的每一个词,特别是中心词和题眼。“定”,就是确定哪些要求是题目已经定下来的,哪些是题目没有定下来的。“想”,凡是没有定下来的要开动脑筋想想,哪些材料最熟悉,最能体现题意。“看”,看题目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具体要求,决不能疏忽大意。这五种训练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的思维准确性、灵活性,使学生把握题意,开拓审题的思路。

3.培养编拟提纲的习惯。

如果说整个作文过程存在着一道道“工序”的话,那么编拟写作提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然而,现在多数学生对这一作文“工序”却掉以轻心,认为编写作文提纲是费二遍事,不如直接写爽快,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写作提纲就是作文的蓝图或骨架。在审题、构思之后,把流动的思路用文字记载为提纲,它能帮助我们明确:文章表达一个什么中心,选用哪些材料,采用何种结构,详略如何安排。有了结构提纲,就能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反之,随想随写,随写随想,容易条理不清,或遗漏重要内容,或出现游离部分。

教师要恰当指导学生编拟写作提纲,使学生逐渐养成这种习惯。一般可以这样训练:审题以后,让学生思考一定时间(确定中心,选择材料),然后提问:你打算在文章中表达怎样的主题?用哪些材料来表达它?你打算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主体部分的重点材料怎么安排?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过渡?等等。学生回答后,就共同列出提纲,并进行讨论修改。编拟写作提纲,实际上是把头脑中的构思程序化,书面化,也是一种思维训练。

4.培养讲究文面的习惯。

文面是文章的外表,是文章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文章的外表是否整洁美观,字写得是否正确好看,标点是否准确无误,行款是否合乎格式要求,这些都直接影响文章内容的表达,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看法。因此,养成文面整洁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是重要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指导。

(1)文必加点。

郭沫若指出:“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每种常用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教育学生养成文必加点的习惯。如标点符号在文本和稿纸上要占格: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分号、叹号占一格,引号、书名号和括号前后分两部分,各占一格,破折号、省略号占两格。要根据句意、感情、语气能正确地使用标点。

(2)行款正确。

一个字占一个格。文章的标题要上下各空一行居中写,标题中间的标点照用,整个标题不要打书名号。文章每段都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文章如要署名,应写在标题下面的正中。在每行开头第一个字的位置上,不要出现七种点号和三种标号(引号、括号和书名号)的后一半;在每行末的一个字的位置上,不要出现三种标号(引号、括号和书名号)的前一半。

(3)书写工整。

字要写得笔画分明,横平竖直,大小匀称,距离和谐。在书写时,遇到记不清的字形,或者订正错别字,一定要借助于字典。

以上三条,教者都要以身作则,信守不渝,给学生做出榜样。

5.培养修改文章的习惯。

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些话说明一个道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命题学生做,学生作文教师改。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教师在改文中疲于奔命,束缚身心,而且把学生屏弃在改文实践的大门之外,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客体。

对修改文章,叶圣陶先生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并进而指出:“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这里叶老不仅指明了修改文章的重要意义,而且还指出了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在强调了教师发挥改文的指导作用之外、特别强调了要让学生参加改文的实践,在改文的实践中去锤炼自己的思想,提高认识能力,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作文习惯。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改文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耳治。

即将写好的文章念两遍,通过读,用心搜索,听听其中有什么毛病,将“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鲁迅语)

(2)重抄。

“读一遍,不如抄一遍。”在抄写过程中,要做到“八看八查”。即①看题目,查中心;②看选材,查内容;③看剪裁,查详略;④看组织,查结构;⑤看表达,查语言;⑥看衔接,查过渡;⑦看句意,查标点;⑧看卷面,查书写。

(3)搁置。

将草稿写好后放一段时间再来重新修改。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可以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可以将文章改得更好些。

(4)咨询。

请别人看草稿,或念给别人听,请他们提意见,根据意见,对文稿进行换、增、删、调。

6.培养作文后记的习惯。

现在,有不少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往往先看分数,分数看到了,就把作文本塞到书包里去了;有的学生至多再浏览一下总批,也就完事大吉了。这样做是不对的。其实,一次完整的作文过程应当包括“作文后记”这一环节。所谓“作文后记”就是看了老师的批语或听了老师的讲评后,在作文后面写上一些话,这些话或是感想,或是心得,或是体会,或是认识,这就是“作文后记”。写“作文后记”实际上是对批语或讲评的消化,对自己作文优缺点的再认识。写“作文后记”有助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作文后记”的内容大体有以下几种:

(1)对基础知识的订正。学生在行文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字、别字、病句等,可以把它们订正过来,写成“作文后记”。

(2)对作文成败的认识。学生每次作文都有一些优点或不足,通过老师批改与讲评,有了新的认识,可以把这种认识写成“作文后记”。

(3)对写作本文的体会。学生在构思、写作每一篇作文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触,可以将体会最深的地方写成“作文后记”。

(4)对批语讲评的看法。学生对老师的批语或讲评如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需要沟通思想,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写成“作文后记”。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既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任务,又是长期的复杂的练习过程。它要求教者持之以恒,努力不懈,既要做到“严”,又要注意“韧”,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急于求成。关键在于善于诱导,及时指点,教师要下一番功夫才能凑效。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0-11-27 02:00黄琪[辽宁省网友]IP:710967798
    作文写得不好并不代表能力不好只是需要间和努力加油!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冬天真美作文500字 金黄色的秋天作文 这才是真正的青春作文 写一篇描写花的作文 时代造英雄作文 沉潜作文素材 游记作文600字初二 亲情作文600字初三 荷花池作文600字 秋天的枫叶作文500字 和谐之美作文600字 有关节约的作文 知恩图报的作文 包粽子作文300字三年级 初中新闻作文 梦想作文1000 歌颂祖国作文600字 感人作文素材 我的梦想三年级作文 憧憬作文600字 感动就在身边 作文 我的端午作文500字 采桔子作文 我懂了一个道理作文 我喜欢的语文课作文 真挚的友情作文 河流污染作文 在什么中什么作文 什么是叙事作文 关于桂花糕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