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部编版语文七上写作名师指导附范文及点评

2020-09-15 14:54:01
相关推荐

部编版语文七上写作名师指导(附范文及点评)

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名师指导(附范文)

文题展示:1.选取学校或家庭的某处景物仔细观察,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为背景,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写作导航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可见,要写好文章,就要在生活中学习写作。

一、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大自然的春花秋月、校园的一草一木、家庭的平凡琐事、社会的点滴见闻等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

二、积累生活素材,不仅要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三、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有真体验、真感受。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环境进行描写,才能写得见人见物见精神,才能绘声绘色、描述生动。

例文引路

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

市场上卖的枕头不适合我,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感觉舒适极了,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馨香。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没办法,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母亲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连夜里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后来才知道,这些绿豆壳花了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绿豆枕了,我做作业时都会捧着它。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飘然落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母亲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啊!

上初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塞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在学校的每一夜,枕着药枕,听枕中药材因挤压而发出的微微声响,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名师点评

本文选择生活中的小事——父母为我准备枕头一事,以极为普通的枕头为线索,由小见大,感悟到父母对子女的一片爱意,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文章三写枕头,让这一小物件成为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且由此构成层层递进的结构,构思新颖,不落俗套。

第二单元《学会记事》名师指导(附范文)

文题展示:在你的学习或生活中肯定有许多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

请从你的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要求:①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②记事要完整、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④字数不少于500字,书写要工整。

写作导航

怎样才能记述好一件事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记事要完整。即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但交代这六要素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

二、记事要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在记叙六要素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记叙时就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事要有条理。每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四、记事要具体。要试着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环境描写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五、记事要有真情实感。记事是为了传情达意,有真情实感的材料才能打动读者,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例文引路

那一次,我用尽了洪荒之力

“快点、再快点、再快点……”我的耳畔充满了同学们的加油声与呼喊声。我竭力地跑着、跑着。“最后一圈了,加油啊,加油!”我想,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必须夺得第一,为班级争光!于是我咬紧牙关,甩开膀子,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奋力地往前冲刺着……然而,意外发生了,可能由于我用力太过,快接近终点的时候,我竟然眼前一黑,两腿一软,倒了下去……

我不知道我是怎样回到寝室的床上的,只见班主任李老师也在我旁边关切地看着我。

“醒了?没事就好!”我突然发现李老师焦急的脸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老师,对不起,我……”我知道我失败了。

“没关系,你尽力了,没事就好。别想着比赛的事了。”老师轻抚着我的额头,面带微笑地对我说。

同学们也都在旁边忙个不停:有的为我倒水,有的为我拿药,有的拉着我的手,有的凑到我的跟前和我聊天……一时间,在我的周围,我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浓浓的情谊。我的双眼忍不住模糊了。

运动会结束了,我们班因为我长跑丢分而无缘冠军队。本来我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的,我也一直相信自己能行,因为这是我的强项,所以班级决定把仅有的两个长跑名额中的一个给了我。我的肩上承担着老师和同学们的希望,然而,我却让他们失望了。

我总在埋怨自己为什么偏偏在那个时候发烧感冒,为什么不能坚持到终点!然而那天我是真的不行了!那天,我真的已经用尽全力了!

一年过去了,这件事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虽然我为那一次没能帮助班级得到冠军而惋惜,但我也为那一次感受到的老师和同学们真挚的关爱而万分激动。

那一次,我用尽了洪荒之力!

那一次,我收获了浓烈的爱!

名师点评

这篇习作叙述了自己用尽洪荒之力,虽没有成功,却无怨无悔,收获了老师和同学浓浓爱意的故事。首先,叙述条理清晰,“运动会上——运动会结束——一年过去了”,整个事件清晰地显现在读者的面前;其次,叙事详略得当,“运动会上”部分详写,突出了题目中的“洪荒之力”。再次,小作者采用倒叙的写法,开篇即营造悬念,吸引读者注意,结尾洗练含情,如豹之尾,洪荒之力,跃然纸上。

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名师指导(附范文)

文题展示:请写一篇写人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主题鲜明,内容具体,人物个性鲜明,思路清晰,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航

记叙文除了要记事,也常常要描写人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人内向,有人泼辣;有人粗犷,有人细腻;有人幽默,有人朴实。写人要细心观察,认真比较,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把“这个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各方面入手,找出人物在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异于常人之处,抓住最有特点的方面做细节描写,使人物鲜活起来!

一、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饰、体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要写好人物的外貌,就要细心观察,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人之处,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将其扩大,运用一点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同时不要忽略对眼睛的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理不同,眼神也各不相同。

二、语言描写: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等不同,语言风格也一定不同。语言描写要把握语言风格,切忌众口同腔。

三、动作描写:动作描写首先要做到准确、真实,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实事求是,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在动词的运用上要揣摩、推敲,选择最恰当、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词语。对于连续性动作的描写,一定要先想到动作的先后顺序,除了写出做了什么,还要写出是怎么做的,在什么背景下做的。

四、心理描写:写自己的心理容易,写他人的心理难。可以直接用“他想”“他自言自语地说”“他默默地告诉自己”“他在心中发誓”等语句引出;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反映人物内心隐藏着的微妙感情。

例文引路

生命如此匆匆,岁月如此悠悠;“群”情如此浓浓,我们如此快乐!

——题记

三朵“金花”

在丰富多彩的“群”中,有这么一个由三朵“金花”组合的“品字”群,会令你不得不刮目相看。

喏,西南面那穿着红色休闲装的,此刻正安静地捧着一本书,认真地品读着,就像与世隔绝一样,万物不在其“眼中”。那东南面的一位,身穿天蓝牛仔服,像一个活动性极强的“原子”,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哪儿人最多,就往哪儿去。还有东北面那位,身穿紫色衬衫,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双手托着腮,望着无边的苍穹,熟知的人准会猜到,她又在思索人生哲理了。她们呢,就是本校的“品字”群。教室里,“红”坐在最前面,“蓝”和“紫”分列其左右,呈“品”字形。说来也怪,她们走在一起也呈“品”字形,成为校园一景。

“三家”会集

“品字”群中,还真可谓人才济济。不信,说给你听听。

“红”,群主兼小草文学社社长,小有名气的“校园小作家”。那一篇篇变成铅字的佳作,不禁令“群芳”失色,“须眉”开颜。“红”曾夸下海口:做中国的下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因为有志气,被称为“希望作家”。

“蓝”呢,人际关系挺不错。开口一个“哥儿们”,闭口一个“姐儿们”;到哪儿,“民心”便向哪儿。因此,“蓝”还信誓旦旦地说:十年后,竞选某某州的州长,如若不成,就帮别人拉选票。也许因为“蓝”有这样的“野心”,同学们便封她为“喳喳呼呼活动家”。

那“紫”呢,周身满是“哲学细胞”。你听:“流星是为寻求生命的永恒,而来到那本不是其轨迹的轨迹,超脱了瞬间的永恒……”诸如此类的深奥“哲理”,让人如坠云里雾中。也不知是褒是贬,她被同学们称为“雏形哲学家”。

忧乐年华

经过几个月的拼搏,期中考试终于降下帷幕。成绩揭晓,“品字”群的世界顿时乌云密布,看那阵势,八成有暴雨。也难怪,“品字”群怎么敌得过天天琢磨怎么应付考试的“机器人”们。

不一会儿,“蓝”走上讲台:“诸位女士们、先生们,注意啦!据可靠消息,‘希望作家’即日进京,领取2016年‘圣陶杯’文学奖。”话音刚落,教室里掌声雷动。那来势凶猛的暴雨戛然而止,“品字”群又被明媚阳光拥抱着……

名师点评

习作以“快乐”为线索,从不同角度综合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写法刻画了“品字”群三朵“金花”的不同个性,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篇首安排了简短的“题记”,作为全文内容的提示,开头新颖,起引领作用;结尾戛然而止,干脆利落,加上省略号的运用,给读者以想象空间。文章语言幽默诙谐,生动有趣,读后仿佛看到“品字”群中的三个快乐的中学生,活灵活现地向我们走来。

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名师指导(附范文)

文题展示

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写作导航

所谓思路清晰,就是指一篇文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完整。叙述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情节要完整。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必然存在着前后相继的衔接性。因此,构思作文时要考虑情节的完整性和衔接性。

二、顺序要合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清楚。记叙的顺序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运用顺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一般以时间、空间或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放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或过渡。否则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

3.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另一件事情的叙述。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三、过渡要自然。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以下的情况需要过渡:

1.在倒叙引入和结束的地方。即当文章引入倒叙的时候,或者是倒叙完了,文章又回到了顺叙的时候,要运用过渡词、句或段,使文章连贯。

2.上文和下文的意思发生转折时。如果没有过渡,上下文就会显得自相矛盾。

3.事件或场面转换时,以使文气贯通,浑然一体。

常用的过渡方法有:1.过渡段:即用一小段文字独立成段。2.过渡句:即用一两句话放在上段的最后或是下段的开头。3.过渡性词语:如用“因此、但是、然而、于是”等来表示段落间的各种关系转换。

四、前后要照应。即前边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1.文题照应。就是文章的正文和标题相照应;2.前后照应。即文章中前后内容之间的照应;3.首尾照应。即文章的结尾与开头照应。

例文引路

这天,我回家晚了

丁展

家,是一个平凡的字,也是一个平凡的地方。那一个冬夜,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那是冬季的一个傍晚,轮到我放学后打扫卫生。我想着反正作业都做完了,晚上没什么事,就慢慢打扫算了。于是我就不停地和同学开玩笑,打打闹闹,拖拖拉拉,直到我突然看了一下表,呀!都快七点钟了,冬天的夜晚很早就已经来临了,而我却毫无察觉。

我匆匆忙忙地关灯关门,摸出教室,走廊里黑漆漆的,学校里已经空无一人,只剩下呼呼的北风声在操场上回响。我顿时浑身激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感觉自己来到了魔戒世界,不知何时突然之间会跳出一个妖魔鬼怪似的。我强装镇定,后悔不已,只能默默地埋怨自己,一边暗暗地给自己打气,一边马不停蹄地快速走出校园,心里默念:千万别出什么事啊!我越来越紧张,脚下生风,迅速地拐进小巷里,朝家奔去。

不远的家好像很遥远,熟悉的小巷也变得陌生了,小路上少有人经过,只剩下长长的影子陪伴着孤独行走的我;路灯透着暗暗的橘黄色,忽明忽暗;西北风也配合着不停地刮打着巷边的树枝。我毛骨悚然:这哪里还是平日里热闹的小巷啊!分明就置身在恐怖片中!身后仿佛总是跟着些不知名的东西,甩也甩不掉。我走得更加快了,紧紧地抿着嘴唇,屏住呼吸,耳边只听到北风的咆哮声;我缩着脖子,弓着背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朝家飞奔,简直可与飞人刘翔媲美。

终于远远地看见我家窗户的灯光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啊!我的家啊!我一个箭步冲进单元门,一鼓作气越过台阶,刚想拿钥匙,家门轻轻地打开了,温暖灯光照亮了走道。餐桌上早已经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空气中充满着食物的香味。我缓缓地放下书包,瘫坐在椅子上,面前早已经摆放了一大杯香甜的热牛奶,我痛快地大喝一口,之前的疲惫和惊悚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母亲絮絮叨叨,亲切地询问着;父亲走过来,重重地拍了下我的肩膀。

这就是家,家原来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一个可以慰藉心灵的地方。

名师点评

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材料:事情发生的原委值日不抓紧时间造成回家晚了、事情的经过回家途中的身体体验和心理煎熬、事情的结果回到家中终于真切地体会到家的含义。此外,小作者将身体感受与心理反应融合,从动作和心理两方面对当时的心理体验进行了不同寻常的细致描摹,表现了一个晚归少年从独自在黑暗中奔走到忽然回到家的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

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名师指导(附范文)

文题展示:请以“记忆中的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你”可以是老师、同学,也可以是亲人,甚至是陌生人;“记忆中”说明“你”不在身边。

写作导航

有了中心,文章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

一、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选材要紧扣时代旋律,抓住时代脉搏,唱响和谐主旋律,才能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深度。

二、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文章线索分为以下几类:人物线索,事情线索,物品线索,地点线索,时间线索,感情线索。

三、详略要得当。详略的安排不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占有量,也不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喜好程度,而是取决于文章的中心。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需泼墨如水,与中心思想有关的次要材料不可不写,但要略写,而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坚决不能写。

四、点扣题要适时。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在开题中嵌入能够体现中心的语句,在行文中适合点题的地方要尽量点题。结尾再用一两句抒情议论句画龙点睛,强化中心。

例文引路

记忆中的你

轻轻打开一扇窗,静静啜饮一口茶,让窗外栀子花香与茶中馥香一道,伴我沉思,伴我品味。

——题记

在记忆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是最耀眼的,像那天空的流星,那美丽的一瞬间划过,便永远不再回头。记忆中的你,也许因为父母的缘故吧,搬到别的村子去了。你还记得那个纯洁而又美丽的故事吗?记忆里的我们,洒满阳光的红扑扑的脸上总是笑嘻嘻的。在那遥远的村庄,你生活得好吗?你还记得那个在故乡与你一同玩耍的女孩吗?

由于父母的离异,班里有许多同学嘲笑你。你自尊心强,虽然你打心底里心疼母亲,但你绝不容许别人说你父亲一句坏话,否则你就用武力解决。在别人眼里,你很孤僻,很冷漠,是难以亲近的。

直到有一天,我路过你座位时,不小心碰到了你的文具盒,我连忙怯怯地说:“对不起。”没想到你却微笑着对我说:“没关系。”你知道吗?从那一刻起,我知道其实你并不是冷漠,你只是需要朋友,我要做你的朋友。从那时起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走进我们的游戏乐园,走到那片如茵的草地上,抚摸着曾经和我们一般高的小树,仿佛能感到小树之间的亲密感,我好羡慕。以前,我们在一起玩耍,说悄悄话。如今,你在何处?遥望远方,我仿佛能看到我们在场地上跳动的身影,我仿佛能看到细雨中,我们同撑一把小伞;在晴朗的夜晚,我们一起数星星……

你还记得我这个和你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朋友吗?你还记得这个令你忧伤而又快乐的村庄吗?你还记得我们一起栽的理想之树吗?它已经长大了。我还记得你为了证实我们的友谊,不惜剪掉心爱的长发,和我一起留起了学生头,我和你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跑着,笑着……

我知道你很无奈,你走了,带着悲伤和欢乐离开了,但是我们的诺言和友谊没有被带走,它们会永放生命的光芒。

没有送别,没有离别礼物,只有祝福,只留下一串串的思念和回忆。

我们不应该为分别而伤心,因为我们有美好的三年,愿彼此心中永远保存那份纯洁美丽的友谊。

名师点评

本文叙写了作者与一个朋友间的故事,感情真挚,中心明确,有详有略。文章语言流畅,开头自然,内容精彩连贯,和朋友之间的交往写得很生动,但又描写了因朋友离别的悲伤,

突出了友谊的伟大和童心的纯洁,给人以启迪。

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名师指导(附范文)

文题展示:1.请以“假如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想象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故事新编。对我们熟悉的文学作品进行改造,让它以新的面目出现。

写作导航

通常联想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由现在联想到过去,按现在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二、由现在联想到未来,把假设的内容写成真实的情节。三、由甲联想到乙,让成语典故、俚言俗语等为我们旧瓶装新酒。将成语典故或者俚言俗语加以适当的改编扩充,使其成为作文中的故事情节。或者把目前的热门话题灵活地转移到文中人物身上来,以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但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联想要自然贴切,联想的事物与其触发点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生活中有过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

例文引路

假如我梦回乌江……

梦得一江春水向东流,不求醉生梦死。

——题记

我一身素装立于帐前,见你矗立在乌江畔,战袍遮不住的是你魁梧、尽显男儿本色的身躯。乌江水滚滚,宛如短短白绫翻转,四目相对的一刹那,我知道,外表平静的你,此刻必定心如刀割。

于是,孤独的影子又多了一个。沉默良久,我的双手不自觉地触到了琴弦。你回转身,微怔片刻,又点点头。于是,乌江边,响起了凄婉的琴声,你的双唇微微颤动,我听到了你的歌声,听到了你慷慨激昂却又不失清雅的歌声,竟是那首《霸王别姬》。这,是生平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即便这样,我也很满足。够了,一切都够了。

歌声中,我听出了你对生与死的无奈,感受到了你的困惑与无助,体会到了你的悲哀与绝望!你不明白,是你杀掉了十万秦兵使得民心涣散,还是鸿门宴上的优柔寡断致使霸业拱手让人?你困惑,为何当初万人之上,此刻却连最爱的人也保护不了?你无奈,有勇有谋,却为何今日面临绝境……一曲终了,你默叹:“对不住你了,明日,即便血流成河,也要护你周全。”你起身,走进帐去,我的泪,决堤而下。

闪着银光的剑,在夜里更冰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爱过了,便不遗憾。涅盘一次,心如止水,从此便可笑看红尘散场。纵使一切结束,项王,你也一定要在心里疼惜那个你爱过的人,不要让这个因风而瘦的名字,打湿千年风月无力拯救的凄美,如此便好。虞姬定将不会拖累你,去战斗吧,我庇佑你。只愿在多年后一个无法言说的意境中彼此隔空隔水地望着,任由你憔悴……

剑起,人亡,寂寞的乌江边,盛开一朵洁白的梨花。恍惚中,我听到项王那响彻天穹的怒喊,同时听到的,还有那首歌,那首寄托无限情思的歌,那首项王唱给虞姬的歌,来自心灵深处的歌——《霸王别姬》。

名师点评

时光倒转流逝,作者化身虞姬,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与霸王项羽在乌江河畔生离死别的悲壮场面,给人以独特的情感体验。无论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还是神态描写,都想象合理,符合特定情景中的人物性格特点;运用比喻展开想象,生动形象;幻觉描写,凄美动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责任作文400字 我的妹妹作文400字 不会忘记作文 与成长有关的作文 什么的快乐作文 关于火锅的作文 优美作文800字 寒山寺作文 关于孝心的作文 友谊类作文 我家的家风作文 鱼香肉丝作文 下雪的作文400字 成长作文550字 雪作文450字 端午节习俗的作文 炒青菜作文 我想对自己说 作文 高中英语优秀作文 运动作文300字 关于静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800字 美丽的家乡三年级作文 五四青年的作文 关于西游记的作文 去年高考作文 特别的日子作文 人的五官作文 庖丁解牛作文 我眼中的家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