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文评讲课教案——评讲以“感动”为话题的记叙文习作   戴秋眉

2020-09-27 02:35:01
相关推荐

同学们,上一次的作文,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老师修改了一部分,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共同修改。

在那么多习作中,有一篇写得还算不错,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再也抹不掉的心痕》。

二、点评与修改

(一)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感动”的话题,学习如何切入话题,把握行文重点和扣住话题。

问题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杨老师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说过的“写作实际上是解题”这句话吗?哪位同学说说,就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教师通过问题1引导学生答出“什么感动作者”,“为什么感动了作者”两个问题,学习如何切入话题。

问题2:那在《再也抹不掉的心痕》这篇作文中,什么感动了作者“我”呢?

教师通过问题2,引导学生概括作文的中心事件,明确感动“我”的应为生活中具体的人或事或物。

问题3:那在这件事发生的过程中,作者“我”在哪时哪刻产生了感动的感觉,我的心在哪一点哪一刻被触动,激起涟漪?

教师通过问题3引导学生明确感动“我”的人或事或物中的触情点,明确行文中的重点和高潮。

教师小结:在撞到老人而老人宽慰我,让我安心去考试的时候,我第一次被触动,第二次是在知道老人去世的时候。这两点是触情点,在这两个时刻,作者的心被触动,产生了感动的感觉。感动我们的那一件事并不是一开始就让我们感动了,我们的感受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变化,那在它发展的哪个时刻哪一点你的内心被触动了呢?这就是我们要抓住的触情点,触动了我们的感情的那一点。而这一点正是我们要着重表现的。

问题4:这样一件事为什么感动了作者“我”?你能从这篇作文中看出来吗?

通过问题4让学生学会在行文中通过揭示话题的内涵而扣题。

教师小结:作者是为老人舍已为人,替别人着想的精神品质而感动,还是为老人对我的宽容和理解而感动?或者是为老人爱护少年的博爱精神而感动?同学们,我们并不是写完一件事,然后说自己很感动就足够了。因为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感受和理解不完全相同,你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感想。在作文中恰当地揭示出那个人,那件事,那件物的什么感动了你,为什么感动你。正因为这篇作文没有适当揭示出来,所以导致后面的感想显得牵强。我们看看这里最后一段。

“在那一天起,感动这颗种子便在我的心中发芽了,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迎来的不再是成功和失败,而是成功背后的努力,在努力背后的一番感动;在失败前的不再是沮丧,而是永不放弃,永不放弃背后的一番深深的感动。”

在这里,“感动”怎么和“成功”,“失败”,“不放弃”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了呢?正因为作者没有在前文写出来,所以最后的抒情显得牵强。事件和感受的切合度不够紧密,甚至不切合。这就是这篇习作不足的地方。

(二)引导学生点评与讨论修改习作,学习写好一件事。

过渡语:刚才我们说了这篇作文不足的地方,现在我们要看看它的优点。老师一开始说这篇作文是相对比较好的一篇了,那哪位同学能说说这篇作文有哪些写得好的地方?

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并理解以下几点:

1.写好一件事要叙事完整具体,切忌简单罗列事件。

以《再也抹不掉的心痕》和病文《平凡使我感动》做比较分析。

2.叙事要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明确触情点为重点,应详写。对于详写的方法主要讲细节描写。

以《再也抹不掉的心痕》和《树》两篇习作为例比较分析。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再也抹不掉的心痕》中的触情点,肯定其对老人被我撞倒后的对老人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并明确《树》一文中的触情点,即文中盆栽的顽强生命力,学生讨论修改方法,学会抓住文中的“盆”和“根”做细致刻画。

3.叙事要学会曲折行文,设置伏笔与悬念,层层推进,切忌平铺直叙。

(三)通过点评习作,引导学生对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手法恰当运用。

问题1:同学们,这次作文的文体要求是记叙文。那在记叙文中能不能用抒情和议论手法呢?能!那要怎么把它们用好?请同学们看看习作《母亲的爱》,说说这篇作文中的抒情用得好不好。

教师小结:1.《母亲的爱》这篇习作中第一段抒情中谈到自己遇到坎坷,感到委屈,或者骄傲而失去自我时一直在“我”身边的人是母亲,可是在下文中写的并不是这些情况,这就显得是为了抒情而抒情。同学们要明确:抒情要和文章内容密切相关。2.要在恰当的地方抒情,切忌一开始就滥抒情。

问题2:要在恰当的地方抒情,那恰当的地方指哪里呢?

教师小结:我们在记叙时,感情也在发生变化,而写到情感的高潮,我们常常会抑制不住,感情喷发,于是常常会由叙述转为抒情。那在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中,文章的高潮在哪里?触情点。

问题3:那我们看看《再也抹不掉的心痕》这篇习作,我们刚刚说了触情点在哪里?在这两处,作者是怎样处理的呢?他的处理是否得当?

教师小结:在文章第一个触情点,即在老人被我撞倒后宽慰我,让我安心赴考的时候,我的心虽然被感动了,但是作者并没有在此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只是这样写——“我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噎住了,再也说不出话来,只是猛地点头”。这种处理是非常恰当得体的,因为当时我怕赶不上考试,心里十分着急,感情被抑制住了,来不及多想。这也是为后面感情的喷发蓄势。而在第二个触情点,我知道老人去世后,眼泪流了下来,而情感再也控制不住,并且有机会有时间释放出来了,情感也应该被抒发出来。但是作者并没有很好地揭示出自己的心理活动,用“在我的伤心之余又是一番深深的感动”一句过渡,伤心到感动的转换显得不够连贯。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两节课我们一起对这次的作文进行了分析和修改,相信同学们对这道作文题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在作文思路和写作技巧上也有更为清晰的体会。有反思,有修改才会有进步。请同学们根据这堂课学习所得,课后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根据这次课学到的方法修改习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庭分波作文 文学类作文 付出总会有回报作文 以满足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波折为话题的作文 改变的作文素材 关于九月份的作文 难忘的那一刻作文350字 开学第一天作文600 小学三年级作文关爱 推荐一篇文章作文 传统文化的作文好标题 浮生若梦作文 黄冈优秀作文 运动员作文 茉莉作文 海滩之旅作文 我的朋友乐于助人作文 作文春游 观影感作文 军训团结作文 中考常考作文 她感动了我作文500字 六级作文要写题目吗 那件事感动了我作文 青春的味道作文800字 我敬佩的人500字作文 不虚此行作文 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 写大自然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