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思维导图在小学四年级习作中的运用

2020-09-28 10:30:01
相关推荐

思维导图在小学四年级习作中的运用 2018 11 16 12:11:04 学周刊 2018年34期

宋金凤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明确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习作是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它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通过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特征以及思维导图与作文的关系,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选材,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巧妙的构思,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优美的语言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习作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9132(2018)34 0129 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 9132.2018.34.081

习作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必修课,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害怕习作,有的学生的习作文不对题,离题太远。他们的文章没有中心,缺乏严谨性,常常出现思路不清没有层次的状况。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不够具体,泛泛而谈,缺乏深刻性。如果在习作指导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学生的习作水平会进步很快。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运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

一、思维导图的特征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图形,放射性是它最显著的特点。它由主题和各级分支组成。中心主题由关键字组成,各级分支是从主题延伸出去,形成一级一级的阶梯状结构。每一级的子中心可以成为下一级的联想和想象的起点。

二、思维导图与作文的关系

习作是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它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确定的作文题目中心点放置于导图的中间,然后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点,进行大胆想象,无拘无束地向不同的角度发散想象开去,向四周增加各级分支,让习作教学有目标地进行下去。

三、思维导图在习作中的具体运用

(一)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合理选材

作文涉及的内容多而广,而引导学生进行选材是指导写作的第一步。教学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选择,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他们就能很自觉地把这种放射性思维一级一级地勾画出来,形成一幅有广度和深度的思维导图,从而快速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每一篇作文都有具体的习作要求,当学生在了解了习作要求之后,他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本次作文需要写什么内容,这也就是思维导图中所提到的“中心点”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准确地选择一个中心词作为导图的“中心点”。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中心词进行大胆的自由想象,并用关键词在每一级的分支中作记录,这样学生就会有选择地进行写作。例如,我在教学鲁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时,内容是“父母的爱”。我引导学生可以写母亲关心我的学习;可以写母亲关心我的身体健康;也可以写母亲对我其他方面的关心与照顾……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敞开心扉,把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用思维导图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然后引导学生筛选写作素材,最后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部分进行习作,效果非常好。

这样,学生在写作之前,边想边画,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选择写作素材中最能彰显文章主题的内容,就会有话可写,彻底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扰。每个学生的思维的独特个性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巧妙构思

在学生选择好了写作素材之后,接下来就是怎样把这些素材进行“排兵布阵”,安排好它们的最佳位置,才能体现出一篇佳作的水平。我们知道,一篇美文的诞生,成功的关键在于作者的布局谋篇。在习作中解决“布局谋篇”这一排兵布阵的问题时,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前面所画的选材导图的基础上,再进行有序的安排,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自己思维的脉络,即先写什么内容,再写哪些内容,有条有理,脉络清楚,这样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鲁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时,要求学生写读书经历中所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自己读书的体会。于是我让学生先利用思维导图,再现自己读过的印象深刻或者是最喜欢的书,想想准备选择哪几类写,重点写什么,每一类中比较喜欢的书有什么,它们分别给了你什么收获,最后学生根据选材时的导图又进行全面设计,整体构思。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思路清晰,中心明确。

(三)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优美的语言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明确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我们在写作指导时发现,有不少学生在作文中所写的句子不够生动具体形象。这时我们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继续完善前面所画得思维导图,重点引导学生怎么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例如: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等增添在原有的思维导图上,让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具体形象。还可以把想到的本次习作可能要用到的好词好句记录在思维导图旁边,也可以是平时积累的名人名言,古诗佳句。如果学生在写作时有了这些资料的引入,可以突出主题,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甚至可以说是点睛之笔。思维导图就能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让文章焕发光彩,璀璨生辉。

如我班一名学生在写鲁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母爱情深》一文时,她在思维导图中设计了描写母爱的比喻句、排比句,并在习作中写出了这样的句子:母爱像春天刚绽开笑脸的桃花,母爱像夏天酷暑中的一缕清风。母爱是亲切的话语,母爱是热情的鼓励,母爱是严格的要求,母爱是我读书时送来的一杯清茶……并引用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母爱情深溢于图中,母爱深情见于文中。

我们可以看出,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写作前,就画了一张习作“全景图”。这张习作“全景图”指导学生了解了“写什么内容”“怎么构思”“用上哪些修辞手法和名言佳句会使文章生动形象”,这样一来,学生在习作时条理清楚,语言流畅,语句优美,习作水平会更上一层楼,就会诞生更多的美文佳作。

学生在每次习作之前,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选材、构思和表达方法的设计,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习作的水平,也加快写作速度,同时在无形中降低了习作难度,就会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静,高海燕.思维导图与写作方法[M].四季出版社,2017.

[2] 小学帮教研团队.思维导图构思作文[M].四季出版社,2017.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 美丽的作文 美丽的 作文 作文《家》 初中的作文 450作文 我们作文 作文翻译 作文美食 作文动物 推荐作文 事作文 作文优秀 作文家乡 作文优秀作文 的故事作文 自己作文 篇作文 作文800字作文 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