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记叙文写作中道具设计及使用

2020-10-13 09:25:01
相关推荐

1 记叙文写作中道具设计及使用 据调查,农村语文教师大多认为农村学生的作文存在以下问题:一、缺少素材,大多言之无物;二、缺少真情实感,大多无病呻吟;三、行文没有波澜,没有亮点,平淡无奇。四、很多学生厌倦写作,写作文成了他们痛苦的事。因此教学生写作文也成了痛苦的事。针对这种情况,我以 记叙文写作中道具设计和使用 打开缺口,做了一点尝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浅见。 道具,本指演出戏剧或拍摄电影等所用的器物。而作文中的 道具 则是指在文章中串联故事、凸显主人公性格,表现中心思想,激活情节的载体和寄托物。在记叙文写作中设计道具,可以亮化作文,丰富作文内容,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以课文为载体,让学生领悟 道具作文 的妙处 朱自清的《背景》是一篇表现父子情深的经典名作。作者在表现这种情感时不是简单的他叙,而是将这种感情寄托在 道具 背影上。但是要让学生领会这种用 道具 串联文章,寄托情感的方法不容易。所以在教这篇课文之前,让学生写了一篇表现亲情的文章。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朱自清的《背影》作比较,谈看法,谈收获,让学生明白2 在写作中,如果恰当运用道具会得到以下妙处: 1、 能使淡而无味的作文变得鲜亮夺目,拥有自己的亮点; 2、 因为道具串起文章内容,所以作文的脉络清晰,富有条理性。 3、 可以用道具寄托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真挚的情感。 4、 运用道具,可以凸显文章的细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以范文为载体,让学生学习如何在作文中的运用 道具 ,给作文增色。 1、以 道具 为线索串联文章。 以教学《背影》为例。在教授这课时我就将它作为作文范文来教。首先我让学生明确这篇范文的结构,即 总 分 总 式,先架起文章的框架。然后指明范文运用的 道具 即 背影 ,之后让学生到文中找含有 背影 的句子,然后用小标题概括内容。进行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范文是如何首尾点题,并且是如何用道具 背影 串联文章内容的。学生经过讨论后总结:思念父亲,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收父来信,怀念背影。学生一看板书,就知道这篇文章就围绕 背影 展开,也豁然开朗,这就是用道具作线索串联文章,条理果真清晰。 3 2、以 道具 为载体寄托情感。 还是以《背影》为例。文章的 父爱子,子爱父 的挚爱亲情都寄托在背影上。但四次背影,究竟哪个背影最能寄托作者情感呢?学生由此展开激烈地讨论,最后一致认为是:父亲爬月台为 我 为我买橘时的背影最能体现人物的感情。他们的理由是:(1) 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家境惨淡的情况下,父亲送 我 去车站,还不忘为 我 做如此琐屑的事,而这件事 我 完全可以做,但他偏要亲力亲为,可见一颗爱子之心。 (2)此时的父亲年老体衰,动作迟缓,爬月台买橘对于他来说显得艰难,然后他做了,并且甘之如饴,可见他的爱子之心。(3) 我 看到父亲买橘的背影, 我 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我 被感动了,才有后来的爱父之情。(4)作者独独对买橘的背影作了详细而细腻的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详写,正因为这个背影寄托着作者真挚的情感。学生将理由娓娓道来,我顺势总结:文中的 背影 是作者用来寄托情感的道具,为了让读者真切的感受作者的情感,那么对这道具就必须进行细腻的描写,在描写中流露感情,让读者去体会。这样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以 道具 为媒介领悟生活启示。 我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两个片段: 片段一:我考试失败了,灰头丧气,妈妈见我这样对我说: 孩子,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我们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4 找原因,找方法,振作起来! 片段二:生活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严重地打击了我的自信心。这天,心情郁闷的我信步来到白浪河畔,心事重重地坐在一架盛开的紫藤萝下。缤纷的紫藤萝并没有使我的心情有所好转。 这时,天气突变,骤雨突降。我站在亭子里避雨。见紫藤萝在雨中哭泣,被雨滴击打得左右摇摆,落瓣满地。想到自己与花相似的遭遇,不由悲从中来。 雨后,阳光万道。我惊讶地发现:历经风雨的紫藤萝迎着阳光重抖精神,仪态万方,那紫紫白白的颜色,比雨前更加艳丽。 我顿悟:人生也是如此。当我们面对不期而遇的磨难,只有像紫藤萝一样挺起腰杆,才能战胜挫折,勇对风雨,笑傲生活。 当我将两个片段一在投影上显示,学生就嚷嚷了: 当然是片段二好了! 我就顺水推舟问一个学生: 片段二好在哪里? 片段一太空洞了! 学生如是说, 片段二通过雨中的藤萝得出生活启示,给人的感觉很实在,而且易于接受,而且还很有文采! 这学生说得太好了,顺此我就总结: 对,这就是道具作文的第二种设计方法,即从道具中领悟生活启示,而不是存脆说理,这样就给人一种有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这种理论的得出实在而且深刻,在作文是一个亮点。 讲完之5 后当然是练了。 其实方法还有,但我的观点是:知道方法很重要,但熟练运用方法更重要。 三、尝试练习,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道具进行写作。 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一个过程,而要满意的实践成果,就更需要过程。为了让学生掌握运用 道具作文 的设计方法设计作文,看范文是一种方法,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练笔。 因此在接下的几个星期的作文写作中,都要求学生运用到道具写作。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由于不愿意受妈妈的管束,和妈妈产生了矛盾,闹僵后,我从家里跑了出去 后来由于一个道具情境的出现,终于使自己认识到了妈妈的苦心,而回家与她言归于好。这边的道具是寄托情感的。 习作交上来,我发现有学生用 被子 作道具,有学生用 大小燕子 ,也有学生用 一双红手套 看到他们的习作我知道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 道具 这个概念,并且也知道在习作中运用道具了,然而要想运用自如,还需下一番功夫。怎么改正呢?我认为批改很重要。 我批改作文的方式通常是 面批 ,对学生的作文面批之后,再让学生进行第二次写作。面批作文时指出作文缺点,如果发现学生对 道具作文 的概念不清,还可以再教,再让学生写。第二次不行就写第三次,写到合格为止。而且多次作文不仅训练学生的构思设计能力,对于学生的作文语言,中心的展示等都有举足轻重6 的作用。 四、在评价中辨析和提高对 道具作文 的再认识。 为了让学生对道具作文进行 道具作文 再认识,我还要求学生互批作文。批改作文时以小组为单位,人手一篇作文,按照以下要求批改:⑴看卷面是否整洁、书写是否工整;⑵看是否有错别字、语病;(3)文章是否运用道具进行写作?(4)如果运用道具进行写作了,道具是什么,是作线索还是寄托情感?(5)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6)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7)看文章的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与结尾是否照应;(8)看语言是否简练、流畅、生动、深刻。在每次批改的时候,根据写法要求的不同,学生注意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同样,学生在批改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欣赏能力、写作能力。我感到学生批改的认真,感悟也较强,因为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学生能非常具体地加以体会;每次让学生读学生的范文,我发现他们都听的特别认真,很长时间都念念不忘,被读的同学也许是多年之后想起也是幸福甜蜜的回忆。所以,我牢牢抓住课堂,将学生互相评改作文、读学生范文、交流感悟当作重中之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真切感受 道具作文 的写法。 为了让他们更熟练的运用道具进行写作,我采用了激励的方法。班上有一个叫龙小俊的学生,平时作文也不突出,7 仅有一次,他的一篇《印记》较突出,在文中,他就通过 月牙石 表现他对儿时生活的怀念。我认为选材很新,立意也深,于是就把他的作文投到丹阳日报,没想到隔一个星期居然发表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时,他是很腼腆的笑了一下,但是让我吃惊的是之后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感觉到他的认真,也的确都写得很好,我想这就是激励的魅力吧。当然不可能每一个人的作文都能在丹阳日报发表,于是我办了初三(4)班作文班报,凡写得好的作文都可以编在班报上,而且规定凡被录用都能加分。事实证明 激励之下必有好学生 ,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我想最后的中考成绩高于别的班级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在作文中运用 道具 能够给人以清晰的思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能够让读者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给作文增色添彩,何乐而不为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 美丽的作文 美丽的 作文 作文《家》 初中的作文 450作文 我们作文 作文翻译 作文美食 作文动物 推荐作文 事作文 作文优秀 作文家乡 作文优秀作文 的故事作文 自己作文 篇作文 作文800字作文 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