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河北:这个春天里的别样农忙

2020-10-17 01:15:01
相关推荐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3月13日,景县志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驾驶农机进行除草作业。 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

没有任何一个严冬不会过去。疫情之下,在这个悄然而至的春天里,燕赵大地上正在进行着一场紧锣密鼓的春耕。

蜜桃树的枝条急需开花挂果前的修剪,熬过寒冬的小麦迎来抽穗前的施肥和除草,樱桃树静等着人工授粉,草莓也通过网络走上了网销渠道……热气腾腾的华北土地上,戴着口罩的农户们忙碌得通身是汗,他们精心伺候着田间地头的瓜果菜粮,这也预示着这个严冬,不会阻挡今年的收成。

3月2日,晋州金农龙农业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给温室樱桃人工授粉。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

春时不等人 这里农时忙

3月5日,沧州黄骅市联众专业种植家庭农场。绿油油的麦田里,黄骅农业农村局官庄技术推广站站长白艳梅拔了一株巴掌高的小麦,扒拉着发黄的苗株,给蹲在一旁的种植大户讲解注意事项:“有点发黄,抓紧施肥。”

说完,她站起来朝这片2000多亩地的小麦看了看,拍打掉手里的土说:“现在是小麦顶凌追肥的关键时候,春季管理很关键,吃不上劲,后面就会减产10% 20%。”

身后的种粮大户不住点头。

远处,一台突突响的拖拉机,拉着追肥机正在作业。这一幕在北方的这个季节非常常见,如果要找出和往年的不一样,那就是拖拉机手戴着蓝色的口罩,罩住了大半个脸。

顶凌追肥只是小麦春季管理的其中一项,这个工作大概在3月中旬就应完成。当地小麦种植下一步还要进行春季除草作业,“哪一个环节都很重要,春时不等人。”白艳梅说。

不仅如此,去年旱情造成当地减少了40%的小麦种植面积,春耕时,这些空闲的土地,急需等待恰当的时机种上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来减少损失。“现在还在等墒情,地湿还不够,得随时到地头观察,一旦条件成熟,马上抢种。”白艳梅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捻了捻。

3月2日,石家庄赵县。赵县北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经纪人范立涛,又下到地里测温。“温度还是不够,现在每天只有10时到下午3时之间可以作业。”范立涛解释,除草剂的最佳发挥温度是5℃左右,现在气温还有点低。

不过,抢抓农时在农业专业人士眼中,每一天都非常宝贵。“我们合作社全托管的土地有15000亩,半托管的土地有20000亩,要在5月完成除草工作,还是得抓紧干。”范立涛说。

3月4日,邢台内丘县小辛旺村昌盛达农业生态园,农户们正忙着卷起大棚顶部的棉被。生态园里有樱桃也有葡萄,该村聘请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经济林专家郭宝林说,现在是樱桃树的授粉期,对温度很敏感,一定要控制在20℃ 25℃。“樱桃树从开花到结果只有45天时间,这几天管理不好,后面收成就大受影响。”

因为不能到村里现场指导,郭宝林就一遍遍在微信上嘱咐,天天看村民报给他的大棚温度,心里才踏实一点。

春季大棚里的温度,不只是果树专家关注的焦点,果蔬专家也把眼睛盯在了上面。

“春季气温变化大,也是大棚温度控制最难的季节,棚内的温湿度决定着蔬菜的长势,一个不注意就容易引发病虫害。”师建华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经济作物中心设施栽培课题组组长,每天她要从农户微信群里一遍遍重复,注意控温,注意控温。

这个阶段的大棚蔬菜,灰霉病、白粉病高发,可能一次通风过度,就能把一棚菜报销。“拿大棚放风来说,要求农户放顶风,但是有农户图方便放底风,底风大,挨着风口的幼苗一夜之间就产生冰冻灾害。”师建华说,棚内的蔬菜说起来娇气,但是管理科学了,从苗到果其实都很“听话”。

平乡县果树协会会长、高级农技师孙玉锐这几天天天都下地转,今天大刘庄,明天大东门,每次出门先拿几个口罩揣上。“往年,我们都是组织几十个农户现场指导。”孙玉锐说,平乡县18个乡种植水蜜桃和葡萄,现在正是剪枝的关键节点,影响接下来的开花挂果。“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今年我们一周内分批培训了50名技术人员,让他们回村再教村里农户搞修剪。总之不能耽搁春时。”

3月2日清晨,石家庄市栾城区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民驾驶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出发,准备进行春耕生产。 河北日报记者 田 明摄

智慧应用多 科技来助力

3月6日,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麦田里,藁城区丰可得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2台自走式打药机一字排开,正在为小麦进行“一喷综防”作业。

场面非常震撼。

因为这种比普通拖拉机高出不少的打药机,喷幅能达到12米。也就是说,打药机喷过去一趟,能覆盖12米范围内的植被,还比人工作业喷得更匀称。

春小麦“一喷综防”管理,主要喷洒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等混合农药。对于小麦接下来的生长,这个时期非常关键。

在种植户中,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农业种植统防统治经历了“海陆空”三个发展阶段。

“海”指的是人海战术。以前种粮大户雇人打农药,2壶药打1亩地,8元一壶,一亩地成本是16元。承包的地越多,雇的人就越多。

“尤其现在疫情期间,打药机大大减少了多人下地干活的情况。”丰可得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和宾说。

“陆”指的是打药机,刘和宾购置的打药机服务农户时,一亩地只收5元。农户一算账,合算。这也是他一年小麦、玉米两季,能作业15万亩地的原因。

而去年,刘和宾已经把智慧农机升级到了“空”:购置了6台无人机,“打药机和无人机的作业成本、效率差不多,一天都能作业600多亩地,但是小麦长高一点,打药机作业条件就不如无人机好了。”

刘和宾尝到了智慧农机的甜头,不断升级改造手里的机器,这不,打药机上新配置的装置,能在手机上实时看到这台机器所在位置、一天的作业量。

无人机作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今天,我们一组安排俩飞手,一天就能完成几百亩地的喷洒作业。”范立涛说。

两台无人机嗡嗡响着启动了,在地头飞手的操作下,嗖一下飞到几十米外的地界另一头,在空中来个漂亮的拐弯后,细密的雾气就顺着飞手操控的路线均匀喷洒下来。

“20多分钟能喷洒10亩地。”范立涛说,这还不是最先进的,最先进的设备带有测绘机,先期对田间的电线杆、树木等障碍物绘制成图,再制出路线,不考虑温度的情况下,能实现24小时作业。

赵县北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有20多名机手,12名主飞手,在春耕期间,要完成3.5万亩土地的除草剂喷洒作业。早在春节前,合作社就采购了足量的农药,采集了村民需要托管的农田信息,所以,春耕时节,农户坐家里打打电话,范立涛这边就把活儿干了。

类似的智慧农耕机械,在农村已经比较常见。

临城县石城乡寺庄村,菜农们用上了白萝卜播种机。以前,这是纯靠手工播种的农活儿。双行精量播种机绳带掩埋深度较为一致,播种效果更好。1个小时能播种3亩地,相比传统的人工播种,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

南宫市薛吴村乡李张凡村今年用上了新型旋耕机和卫星平地机,500多亩地的平整作业只用了13天。

以前旋耕作业存在土表高低不平、旋耕深度不齐的问题,后期需要大量人工平整,极易造成人群扎堆。通过车载移动卫星基站和车载控制器实时监测,促使旋耕深度和土表高度误差小于2厘米。

石家庄周边县市的蔬菜大棚里,熊蜂从蜂箱里钻出来,翅膀一展就奔着西红柿花去了。蜂授粉替代了人工点化授粉,一棵柿秧上长出来的果子大不一样:结出来的果子可溶性固形物要比人工授粉多得多,同样体积的西红柿,重量也要大,长出畸形果的概率也低。“除了类似的微生物源农药,大棚里还大力推广了很多植物源农药,这个季节正在运用。我们不光追求产量,还要看质量。”师建华说。

线上线下齐发力 打通流通新渠道

2月1日,肃宁县肉鸭养殖户老王慌了,年前备下的饲料眼瞅着就见底,可疫情期间本县的饲料厂都无法安排送货,三万多只鸭子吃啥?

他拨打了肃宁县农业农村局的解困电话。

“从一过年,就忙炸了。”肃宁县农业农村局主任科员葛明放回忆,肃宁县是肉鸭和蛋鸡养殖大县,肉鸭一年出栏四五拨,近2000万只,蛋鸡也有300多万只的饲养量,县里8家饲料厂,本来供需都不成问题,疫情之下,农资出村出镇挺困难。

各乡镇执行的防控标准并不统一,当地多次召开协调会,根据具体问题制定出土方法,“配送饲料的司机不下车,车门上贴一张纸代表封条,减少人员接触,减轻村镇的顾虑。”葛明放说,很快,肃宁县开始核发《农产品(农资)跨省跨市运输通行证》,最大可能保证了农资产品的运输流通。

老王家的肉鸭总算有粮了。可紧接着吃饱了肚子的鸭子又面临出栏屠宰问题。年前,山东放养在肃宁的2万多只肉鸭,年后该出栏了却运不回去,过了38 42天的最佳成长期,这批肉鸭就砸手里,一只鸭子几十块钱,农户赔不起。

肃宁县农业农村局又紧急联系当地的屠宰大户东风养殖有限公司,“我们帮企业职工办理个人出入证和运输车辆通行证,在2月1日逐步恢复生产。”葛明放说,这批肉鸭按时被送进屠宰场,流向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3月5日,肃宁县恒景农机合作社的2086亩冬小麦正式进入春灌阶段。社长崔热闹说,第一批30吨化肥已经运抵合作社。和往年不同的是,这些肥料购买和配送,都是网购模式。

葛明放说,当地的农资经销公司年前普遍存货,各村镇的种植大户,只需通过微信或电话下单,农资公司就会集中配送一车到村头指定地点,农户再到村口拉走,谁也见不着谁。

相比农资的运输,农技知识有更多的渠道输送到春耕一线。

2月27日起,石家庄3760个村一早一晚都能收到“农技讲座”,村民们端着碗蹲在大门口就能收听,他们都管这叫“空中大喇叭”。

“我主讲设施蔬菜,光录制节目就录了1个多小时。”师建华说,石家庄农林科学研究院出动了多位专家,录制了包含小麦、设施蔬菜、果树、花卉春管,甘薯、马铃薯、鲜食玉米、油料作物春种及病虫害防治等12方面的技术内容。

“每年春时各项蔬菜的注意事项和集中问题,都在肚子里装着,今年要做的,就是整理出来,用广播的形式让农户了解,避免扎堆现场指导。”师建华介绍。

师建华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手机微信不断响。她笑笑说,她每天被@的遍数都数不过来,有时半夜还有人向她请教技术问题。她说得最多的话是,你把视频拍得再清楚点。

小事儿通过视频照片解决,大事儿就得跑一趟才能找出解决办法。

“前几天,平山一个基地黄瓜苗得了白粉病,照片视频都看不出问题根源。”师建华说,以前她下地不愿意戴手套口罩,现在,为了农户安全,她全副武装下到田间。

过去,师建华一到大棚,身边马上围上来一群农户,他们都想听听专家指点。现在,大家间隔1米多远,一次只能进4个人,几个人都边听边拿着手机录,要把师建华的讲解扩散给更多人。

一进棚她就闻出幼苗铵中毒,推断是施肥过量,不用看温湿度,她的经验告诉她大棚浇水也多了,“找出毛病就能对症下药,现在这一棚黄瓜就要上市了。”

疫情之下,产品销路也受到了短期困扰,但办法总比问题多一点。

3月6日上午,肃宁县农户韩红岩将满满一车黑宝圆茄交到了合作社,当天的成交价是8元每公斤,他乐呵呵地说:“这个价格比去年同期还要高,挺满意。”

这是当地农业农村局通过多方协调,由合作社与北京新发地定点销售点联系好,打通的销售渠道。

3月1日,内丘县阳光小区的大门口,来了一辆面包车,下来几个年轻人,手脚麻利地搬下几个箱子,一会儿工夫,小区里走出几位居民,领走了他们头一天订下的新鲜草莓。

送货的是内丘县小辛旺村村民。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延昌说,往年头春节前到春节期间,都是村里草莓采摘的旺季,“俺们村种的是红颜99品种,特别甜。”

疫情期间,采摘停了,草莓销路也成了问题,远处送不出去,近处能不能卖卖看?很快,他们通过内丘在线平台开展预售,19.9元每斤的价格,主打内丘县城的社区居民,每天几百斤草莓都被订购一空,村里再安排车,按照订户地址送到小区门口。“肯定是要增加成本,但是特殊时期,保本就卖。”(河北日报记者白云)

记者感言

抢出一个春天

春天来了。

到田间地头走一走,你会感慨春的力量:熬过了寒冬的麦苗,倔强地拔节;干巴巴的果树枝上开始冒出嫩芽;大棚里的黄瓜一天就能蹿一截……

和春天一起来的,还有一群人。他们戴着口罩到田间地头,为农时而忙。

不管是线上线下传授农技知识的专家,还是埋头田间一身泥土的农户,不管是调度农资运输的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加紧生产农资的工厂,我们从没有一个时刻,对社会运转链条的环节之多有如此清晰的观感。

一度,疫情带来的影响,令各地也经历了手脚忙乱、措手不及。但很快,所有的力量都被调动起来,从上到下拧成一股绳,要抢出一个春天。

这是因为,冬小麦是夏粮的主体,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全力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关系着后面的粮食生产是不是能达到预期,更关系到国人的饭碗。

果瓜蔬菜、蛋奶肉的及时供应,不仅保障着老百姓的餐桌,还关系着疫情之下,民心安稳。

尤其在当前形势下,一把青菜“走”到社区的路途,并不容易——要经历农技专家的科学指导、农户们田间地头的精心伺候、政府部门的协调调度、国家对运输等环节的政策保障等诸多努力。

数据显示,河北省春管春播期间需要肥料320万吨(实物)、农作物种子31万吨、农药1.18万吨。这些物资从哪儿来,怎么运到田间地头,又怎么恰当地运用到农作物上去?

背后,是那千千万万个劳动者忙碌的身影。

省农业农村厅为350家企业提供了民生保供企业资质证明,同时印发了《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工作方案》,协调各地在疫情防控农资采购运销中,给予优先配置和道路通行。

石家庄农林科学研究院成立了12支科技小分队,对接小麦、鲜食玉米、设施蔬菜、无土栽培等11个项目的农技指导。

……

他们的办法很土,运输货车门上贴个限制下车的纸条,要比费尽唾沫说服村民在卡点放行更有效。

他们的办法也很高效,师建华想到自家社区也得吃菜吃水果,就动员农户发动亲友“吃”社区。平乡县油召乡张二町村王建波头一回用了淘宝直播,把自家大棚的草莓搬到了网上,居然就没再愁过销路问题。

办法总比困难多。民间的智慧,科技的傍身,官方的引导,形成了一股合力。

这就是这个春天的力量,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更加坚韧。(河北日报记者白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难过作文 诗意作文 我三百字作文 师生作文 风筝的作文 作文景物描写 作文一千字 作文 我的梦 群作文 神话作文 六年级作文下册 作文未来的我 五年级作文上册 高中议论文作文 年高考作文 期待的作文 作文与生活 我的动物的作文 小作文400字 作文的类型 记忆中的作文 作文大全三年级 亲人的作文 怀念的作文 美食作文怎么写 季节的作文 优秀600字作文 的智慧作文 观后感的作文 早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