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文怎样设置悬念

2020-10-17 20:50:01
相关推荐

《三国演义》中有个“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讲的是周瑜偷看曹军水营回来,决定要除掉蔡、张二人。此时正好曹操的说客来访,周瑜得知后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如此如此”究竟是些什么内容?这也正是读者急于想知道的,可是你急我不急,作者故弄玄虚,并不去立即作出说明,只是先露个风,如说哑谜,使人顿生疑窦。这就是古典作品常用的悬念法,现代作品也常用此法,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即设置疑团,不作解答,以唤起读者“穷根究底”的兴趣和急切期待的心理。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悬念法一般运用于叙事性作品中,通常在叙事过程中有意结下一个“扣子”,以引起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急切关心。这种写法容易引人入胜,形成波澜。悬念的设置一般要有三个环节:第一是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设置谜面。把读者置于悬念之中。第二是利用“悬”而有“念”的心理因素,使读者产生急切求解的心理。第三是拨开密布在读者心头的疑云,即解决矛盾,揭示谜底。让读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艺术上的享受。 设置悬念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标题法。就是利用标题设置疑问,制造悬念。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件事是谁干的》、《妈妈称职不称职》看了这样的标题,读者就会急切地往下阅读。 ★二、倒叙法。即把事情的结果或情节中最精彩的部分特意提到文章的开头,使读者产生一种追根溯源的欲望,然后再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如《背影》义务教育八年级《语文》上册,读到题目,我们不禁要问:父亲肯定有许多方面令作者不能忘怀,为何单单不忘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读者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到文中去找答案。再如《杨修之死》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上册,作者先写杨修猜解鸡肋令,曹操以“乱我军心”将之斩首,思贤若渴的曹操仅因这一事就会将聪颖过人的杨修处死吗?还有何因?为解这一悬念,文章接着叙述了杨修平时的为人以及他惹来杀身之祸的原因。采用倒叙应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千万不可为倒叙而倒叙,当倒叙的部分叙述完毕回到顺叙时要交待清楚,要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否则,会使文章头绪不清,脉络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描写法。就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情描写造成悬念。如《最后一课》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开头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描写:“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还有对镇上其他人的描写:“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严肃。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韩麦尔先生穿着只有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镇上的人们个个都显得严肃、忧愁,这种外貌和神情描写,渲染了一种严肃的气氛,预示着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究竟发生了什么?为解开这个悬念,读者就会带着一种探寻的心理,饶有兴致地读下去。 ★四、误会法。利用误会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来妙趣横生。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没有读过此文的人,一定以为作者写的是一种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的蜥蜴类四脚爬虫又名“变色龙”,待我们读过此文才发现,原来作者写的是一个人――奥楚蔑洛夫,他善于溜须拍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他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表现出善变的“技能”,小说以“变色龙”为题,含蓄形象地揭露这个人物的丑恶面目。 ★五、欲扬先抑法。词典对欲扬先抑的解释是: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扬”和“抑”,都是一种强调手段,指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运用此法,能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制造悬念,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战国策》中有一个“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开头先把冯谖贬抑到最低处: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发牢骚,可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读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孟尝君为什么还要礼遇他呢?悬念不料接下来作者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原来作者是想利用开头的“抑”村托后面的“扬”。 ★六、设问法。就是运用设问制造悬念。如《羚羊木雕》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开头用妈妈的一句问话造成悬念:什么“羚羊”?妈问这干什么?这样。一下抓住读者,引出了故事,以下按事件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交待了羚羊木雕的来龙去脉。这种写法,要比直接陈述事件的经过更让人感觉兴味无穷。 ★七、插叙法。即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再接上原来的情节,如鲁迅的《故乡》,当写到“我”回故乡准备拜访亲戚本家时,情节突然中断,插入一大段回忆少年闰土的文字,制造了悬念:“我”拜望亲戚本家了吗?闰土为什么很想见“我”一面?读完插叙的内容以后,我们不禁又要问:“我”心目中的少年闰土现在怎样了?“我们”见了面,闰土还会口若悬河,无话不谈吗?悬念一个接一个,一环扣一环,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另一方面可以使文势曲折变化,跌宕起伏,读来趣味横生。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设置悬念要注意两点:第一,设置悬念贵在巧,巧于藏而不露,即设悬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和全文的结构要求而定,如果脱离了这些而设悬,就会显得虚假,不可信,也就失去了设悬的作用。第二,设悬要早,解悬要迟。设悬早,抓住读者就早;解悬迟,就可以从容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故事波澜起伏,曲折跌宕,读来趣味横生。使文势曲折变化,跌岩起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 9850289.ht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女孩绑架作文 写菊花作文300字 环境卫生的作文 温暖的回忆作文400字 青少年自强不息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点评 描写春节的英语作文 未来的机器人英语作文 英雄英文作文 动物的描写作文 什么的味道作文500字 写徐志摩的作文 保持健康英语作文带翻译50字 周记作文350字 吃垃圾食品的危害作文 触动我心灵的事作文 人云亦云作文 玩滑板的作文 小猪开店作文 与诚信同行作文800字 老师不在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呼唤作文800字 关于美景的作文 那盏灯亮了作文700字 作文摘草莓 感恩作文新颖题目 春节趣事作文 小动物的作文400字 我家的春节作文